文章解析

quàn
jiǔ
yuán
jiǔ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xiè
yǒu
zhāo
jǐn
槿
zhī
宿
huā
jūn
jīn
shēng
yǒu
zhú
chán
sēng
lín
xià
xué
léng
qié
yòu
suí
dào
shì
shān
zhōng
liàn
dān
shā
bǎi
nián
fēn
bàn
suì
chūn
duō
yǐn
měi
jiǔ
rán
bēi
jiē
hào
xiāo
chóu
yào
shén
jiā
bēi
shì
liǎng
bēi
fǎn
tiān
sān
bēi
mǐng
dǐng
huò
xiào
rèn
kuáng
táo
táo
shú
zhī
kuàng
zài
míng
píng
shēng
yǒu
fēng
shēn
xīn
cáng
xiàn
jǐng
qiǎo
yán
zhī
wǎng
luó
fēi
jiàn
zuì

译文

薤叶上有清晨的露水,槿树枝上没有过夜的花。你如今的人生也如同这朝露和槿花一样,人生短促,生命有限。既不追随禅僧,在山林中学习《楞伽经》。又不跟随道士,在山中炼制丹药。百年的时间夜晚占了一半,一年之中春天的时光没有多少。为什么不饮用美酒,为何要独自悲伤叹息。人们都说酒是消除忧愁的药,其速度之快没有什么能超过它。喝一杯能驱散世间的忧虑,喝两杯能恢复自然的和气。喝三杯就会大醉,或许会欢笑,随意狂歌。醉得其乐陶陶又昏昏沉沉,我哪里还知道其他的事。况且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一生充满了风波。人心深处暗藏着陷阱,用巧妙的言辞编织成网罗。抬起眼并非看不见(这些险恶),不喝醉又能怎么样呢。

逐句剖析

"薤叶有朝露":薤叶上有清晨的露水,

"槿枝无宿花":槿树枝上没有过夜的花。

"君今亦如此":你如今的人生也如同这朝露和槿花一样,

"促促生有涯":人生短促,生命有限。

"既不逐禅僧":既不追随禅僧,

"林下学楞伽":在山林中学习《楞伽经》。

"又不随道士":又不跟随道士,

"山中炼丹砂":在山中炼制丹药。

"百年夜分半":百年的时间夜晚占了一半,

"一岁春无多":一年之中春天的时光没有多少。

"何不饮美酒":为什么不饮用美酒,

"胡然自悲嗟":为何要独自悲伤叹息。

"俗号销愁药":人们都说酒是消除忧愁的药,

# 愁:一作忧。

"神速无以加":其速度之快没有什么能超过它。

"一杯驱世虑":喝一杯能驱散世间的忧虑,

"两杯反天和":喝两杯能恢复自然的和气。

"三杯即酩酊":喝三杯就会大醉,

"或笑任狂歌":或许会欢笑,随意狂歌。

"陶陶复兀兀":醉得其乐陶陶又昏昏沉沉,

"吾孰知其他":我哪里还知道其他的事。

"况在名利途":况且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

"平生有风波":一生充满了风波。

"深心藏陷阱":人心深处暗藏着陷阱,

"巧言织网罗":用巧妙的言辞编织成网罗。

"举目非不见":抬起眼并非看不见(这些险恶),

"不醉欲如何":不喝醉又能怎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居易的《劝酒寄元九》作于唐朝。诗开篇以薤叶朝露、槿枝无花起兴,感叹人生短暂。继而指出友人既未参禅求仙,时光便匆匆流逝。诗中强调人生苦短,劝友人以酒消愁,称酒能驱散忧愁,还描绘饮酒后陶陶兀兀、忘却烦恼的状态。最后点明名利途中多陷阱,借酒释怀更显必要,尽显对友人的关怀与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起兴:“薤叶有朝露,槿枝无宿花”,以薤叶上的朝露易逝、槿花朝开暮落这两种自然现象起兴,引出下文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为劝酒的主题做铺垫,使诗歌情感的抒发更为自然。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薤叶有朝露,槿枝无宿花。君今亦如此,促促生有涯”,以薤叶和槿花生命短暂的特点类比人生,点明人生短暂这一主题,引起读者对生命有限的共鸣。中间十六句:“既不逐禅僧,林下学楞伽。又不随道士,山中炼丹砂。百年夜分半,一岁春无多”,指出友人既不选择参禅学道,又感叹人生苦短,白天黑夜各占一半,一年中春天时光不多,强调时光匆匆流逝,突出劝酒的背景。“何不饮美酒,胡然自悲嗟。俗号销愁药,神速无以加。一杯驱世虑,两杯反天和。三杯即酩酊,或笑任狂歌。陶陶复兀兀,吾孰知其他”,直接劝友人饮酒,阐述酒能快速消除忧愁,驱散世间忧虑,让人达到陶陶兀兀、忘却烦恼的状态,表达出饮酒消愁的观点。最后六句:“况在名利途,平生有风波。深心藏陷阱,巧言织网罗。举目非不见,不醉欲如何”,点明在名利场中充满险恶,到处是陷阱和网罗,既然看到这些,更应借酒释怀,深化了劝酒的主题,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截树》

下一篇:唐·白居易《对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