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yuán
jiǔ
bié
hòu
mèng
jiàn
zhī
ér
shū
kuò
zhì
jiān
tóng
huā
shī
cháng
rán
gǎn
huái
怀
yīn
zhī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yǒng
shòu
寿
zhōng
xīn
chāng
fāng
běi
fēn
guī
lái
shù
háng
lèi
bēi
shì
bēi
jūn
yōu
yōu
lán
tián
xiāo
jūn
shí
宿
chéng
guò
shāng
shān
běi
zuó
yún
sàn
qiān
tóng
yuè
xiǎo
lái
mèng
jiàn
jūn
yīng
shì
jūn
xiāng
mèng
zhōng
jūn
shǒu
wèn
jūn
jūn
yán
xiāng
rén
shū
jué
lái
wèi
shuō
kòu
mén
shēng
dōng
dōng
yán
shì
shāng
zhōu
shǐ
使
sòng
jūn
shū
fēng
zhěn
shàng
jīng
diān
dǎo
zhuó
cháng
kāi
jiān
jiàn
shǒu
zhá
zhǐ
shí
sān
háng
shàng
lùn
qiān
zhé
xīn
xià
shuō
bié
cháng
xīn
cháng
dōu
wèi
jìn
xiá
yán
liáng
yún
zuò
shū
宿
shāng
zhōu
dōng
duì
dēng
zuò
yáng
chéng
shān
guǎn
zhōng
shēn
zuò
shū
shān
yuè
xiàng
西
xié
yuè
xià
suǒ
yǒu
shù
tóng
huā
tóng
huā
bàn
luò
shí
dào
zhèng
xiāng
yīn
qín
shū
bèi
hòu
jiān
tóng
huā
shī
tóng
huā
shī
yùn
shēn
jīn
zhāo
jūn
xīn
zhāng
sān
biàn
shí
huí
yín
zhēn
zhòng
shí
huà
wéi
jīn

译文

当初在永寿寺中相谈,然后在新昌坊北分别。归来时流下几行清泪,悲伤的事并非是为你的离去。悠悠的去往蓝田的路,自从你离去便没有了消息。估算着你的行程,现在应该已经过了商山的北面。昨夜阴云四散,我们虽相隔千里却能共赏同一月色。清晨我在梦中见到了你,想必是你也在思念我所以才会入梦。在梦中我握住你的手,问你心意如何。你说苦于互相思念,却没有人可以托付书信传达思念。醒来后还没来得及诉说梦中之事,就听到咚咚的敲门声。说是商州来的使者,送来了你写的一封信。我从枕上急忙惊起,慌乱地把衣裳穿颠倒了。打开信封看到你的亲笔信,一张纸写了十三行。信中往上谈论被贬谪的心情,往下诉说离别后的愁肠。心中的话似乎都没有说尽,也没有闲暇去叙述生活中的冷暖。你说写这封信的夜晚,住宿在商州的东边。独自对着孤灯而坐,身处阳城的山馆之中。夜深时把信写完,山月已向西倾斜。月光之下有什么呢,有一树紫桐花。桐花半开半落的时候,又说正在相思。在信的背后情意恳切地写上话语,还附上一首桐花诗。桐花诗有八韵,其中的思绪是多么深沉啊。用我今天早晨的心意,来体会你昨夜写信时的心情。这书信中的诗文我读了好多遍,每一句我都反复吟诵。这信中的八十个字如此珍贵,每一个字都像是化为了金子般可贵。

逐句剖析

"永寿寺中语":当初在永寿寺中相谈,

# 永寿寺:在长安永乐坊,寺南为靖安坊北街,元稹宅在此。

"新昌坊北分":然后在新昌坊北分别。

"归来数行泪":归来时流下几行清泪,

"悲事不悲君":悲伤的事并非是为你的离去。

"悠悠蓝田路":悠悠的去往蓝田的路,

# 蓝田路:蓝田县属京兆府,在长安南。由此向南为商山。此为出长安南行的大路。

"自去无消息":自从你离去便没有了消息。

"计君食宿程":估算着你的行程,

"已过商山北":现在应该已经过了商山的北面。

"昨夜云四散":昨夜阴云四散,

"千里同月色":我们虽相隔千里却能共赏同一月色。

"晓来梦见君":清晨我在梦中见到了你,

"应是君相忆":想必是你也在思念我所以才会入梦。

"梦中握君手":在梦中我握住你的手,

"问君意何如":问你心意如何。

"君言苦相忆":你说苦于互相思念,

"无人可寄书":却没有人可以托付书信传达思念。

"觉来未及说":醒来后还没来得及诉说梦中之事,

"叩门声冬冬":就听到咚咚的敲门声。

# 冬冬:一作鼕鼕。

"言是商州使":说是商州来的使者,

"送君书一封":送来了你写的一封信。

"枕上忽惊起":我从枕上急忙惊起,

"颠倒著衣裳":慌乱地把衣裳穿颠倒了。

"开缄见手札":打开信封看到你的亲笔信,

# 手札:手书。,开缄:开封。

"一纸十三行":一张纸写了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信中往上谈论被贬谪的心情,

"下说离别肠":往下诉说离别后的愁肠。

"心肠都未尽":心中的话似乎都没有说尽,

"不暇叙炎凉":也没有闲暇去叙述生活中的冷暖。

"云作此书夜":你说写这封信的夜晚,

"夜宿商州东":住宿在商州的东边。

"独对孤灯坐":独自对着孤灯而坐,

"阳城山馆中":身处阳城的山馆之中。

# 阳城:阳城驿,在商山东。

"夜深作书毕":夜深时把信写完,

"山月向西斜":山月已向西倾斜。

"月下何所有":月光之下有什么呢,

# 下:一作前。

"一树紫桐花":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桐花半开半落的时候,

"复道正相思":又说正在相思。

"殷勤书背后":在信的背后情意恳切地写上话语,

"兼寄《桐花诗》":还附上一首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桐花诗有八韵,

"思绪一何深":其中的思绪是多么深沉啊。

"以我今朝意":用我今天早晨的心意,

"忆君此夜心":来体会你昨夜写信时的心情。

# 忆:一作想。

"一章三遍读":这书信中的诗文我读了好多遍,

# 三:一作一。

"一句十回吟":每一句我都反复吟诵。

"珍重八十字":这信中的八十个字如此珍贵,

"字字化为金":每一个字都像是化为了金子般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前半部分讲述诗人与友人元稹分别后,对其行踪的牵挂与思念,通过梦中相见的情节,生动展现出两人深厚的情谊;后半部分描绘诗人梦醒后恰好收到友人书信的惊喜场景,对书信内容及友人创作时情景的描述,细腻地传达出彼此间的惺惺相惜。全诗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将梦境、现实与书信内容巧妙串联,层层递进地抒发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牵挂,情感真挚动人,充分体现了白居易诗歌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和五年(810年),元稹因抵制宦官势力,遭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在前往江陵的途中,他给身处长安的白居易寄去书信与桐花诗。白居易收到后,写下此诗回应,以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思念,以及对其遭遇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两句交代与元九分别的场景,在永寿寺中交谈,而后在新昌坊北分离。简洁的叙述点明地点,勾勒出分别的画面,为后文抒发情感做铺垫,平淡的表述中已暗含不舍之情。“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写归来后流下数行泪水,却并非是为友人离别而悲。此句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好奇,暗示另有悲伤之事,使诗歌情感表达更显复杂深沉,也突出诗人内心情绪的难以言说。“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描绘友人元九离去后,其所在的蓝田路途遥远,且一直没有音信。“悠悠”强调路途漫长,“无消息”则凸显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担忧,表现出两人分离后的疏离感与诗人的思念之情。“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诗人推测友人的行程,计算着友人的食宿进度,认为其已过商山之北。这一想象体现出诗人对友人行程的关切,通过具体的地点和行程推测,将思念之情具象化,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在意。“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描写昨夜云散之后,自己与友人虽相隔千里,却共享同一轮月色。借景抒情,以“云散”“月色”营造出开阔又略带寂寥的氛围,“千里同月色”表达出诗人与友人虽分离却心意相通的情感,为下文梦境做铺垫。“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清晨醒来,诗人称梦见了友人,推测是友人思念自己所以才会入梦。从现实的思念过渡到梦境,将无法相见的遗憾寄托于梦境,以推测的口吻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自然。“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具体描写梦境内容,梦中握住友人的手,询问其心意如何。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出两人亲密的关系,以及诗人对友人近况的关切,通过梦境的场景描绘,将思念之情进一步深化。“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梦中友人回应称苦苦思念自己,却无人可帮忙寄信。梦境中的对话不仅体现出友人对诗人的思念,也暗示两人分离后沟通的困难,从侧面反映出两人深厚的情谊和分别后的无奈。“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从梦境醒来还没来得及回味梦中情景,就听到“冬冬”的敲门声。“未及说”表现出梦境的突然中断,“叩门声冬冬”以声音描写营造出意外的氛围,为后文收到书信埋下伏笔,使情节产生转折。“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来人告知是商州使者,送来了友人的一封书信。此句承接上文敲门声,解开悬念,情节发展自然流畅,诗人收到书信的惊喜之情虽未明说,但已蕴含其中,同时也让诗歌情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描绘诗人听到有书信时,急忙从枕上惊起,慌乱中把衣裳都穿反了。通过“忽惊起”“颠倒著”等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收到友人书信时的急切与兴奋,将激动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打开信封看到友人的亲笔书信,整整十三行。简单叙述书信的形式,“一纸十三行”既点明书信的篇幅,也暗示书信内容丰富,为后文描述书信内容做准备,引发读者对书信内容的好奇。“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说明书信上半部分谈论被贬谪的心情,下半部分诉说离别之情。清晰概括书信内容,“迁谪心”“离别肠”点明友人在信中抒发的两种主要情感,也让诗人与友人之间同病相怜、相互牵挂的情感更加明晰。“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指出友人在信中倾诉情感还未说完,都无暇寒暄问候天气冷暖。此句进一步强调书信内容的真挚与深情,突出两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深度,体现出超越日常寒暄的深厚情谊。“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诗人想象友人写信的夜晚,是在商州东边住宿。从书信内容过渡到对友人写信场景的想象,“云”字增添了想象的虚幻感,使诗歌在现实与想象之间切换,丰富了诗歌的意境。“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描绘友人独自对着孤灯,坐在阳城山馆中的情景。“独”“孤灯”营造出孤寂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友人写信时的孤独心境,也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体贴。“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表示友人在深夜写完书信时,山月已经向西倾斜。以时间推移和景物变化,暗示友人写信时间之长,进一步突出友人对诗人情谊之深,也让整个写信场景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询问月下有什么,只有一树紫桐花。以设问引出紫桐花这一意象,为诗歌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同时也为后文友人寄桐花诗做铺垫,使诗歌意象连贯、情感递进自然。“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友人在桐花半落之时,再次诉说着相思之情。将桐花与相思之情相结合,“半落”的桐花增添了一丝凄美之感,借花抒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委婉,也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两人之间相思的缠绵。“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友人在书信背后恳切地写上内容,还附上一首桐花诗。“殷勤”一词体现出友人对书信的用心,“兼寄桐花诗”则进一步展现出友人丰富的情感和对诗人的深厚情谊,也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元。“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友人的桐花诗共八韵,其中思绪极为深沉。对桐花诗进行简单评价,点明诗歌所蕴含情感之深,让读者感受到友人通过诗歌传达出的复杂情感,也引发诗人更深的共鸣。“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诗人以自己此时的心意,回忆友人写信夜晚的心情。将自己与友人的情感相呼应,体现出两人心意相通,无论时空如何阻隔,彼此都能深刻理解对方的情感,使诗歌情感达到更高的交融境界。“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诗人反复阅读友人的书信和桐花诗,一章读三遍,一句吟诵十回。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诗人对友人书信和诗歌的珍视,也表现出诗人从书信和诗歌中获得的情感触动之深,展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诗人将友人书信和桐花诗中的八十字视若珍宝,认为字字如金。以“字字化为金”的比喻,高度赞扬友人书信和诗歌的珍贵价值,既表达出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也体现出对友人文学才华的认可,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初授拾遗》

下一篇:唐·白居易《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