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留滞在江城":三年滞留停留在江城,
# 江城:指忠州。忠州靠近长江,故有此称。
"草树禽鱼尽有情":草木树木飞禽鱼类都充满情意。
"何处殷勤重回首":哪里能再殷勤地回头看,
# 重:再,又。
"东坡桃李种新成":东坡新种的桃树李树已经长成。
"花林好住莫憔悴":花木丛生的地方好好安住不要憔悴,
"春至但知依旧春":春天到来时只知道依旧是春天。
"楼上明年新太守":楼上明年会有新的太守,
"不妨还是爱花人":不妨碍他仍然是喜爱花朵的人。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惜时诗,通过“桃李新成”的盎然生机之景与“莫忘春至”作为核心意象。表达了可诗人贬谪途中积郁已久的苦闷愁绪,让情感在诗意的流淌中得以舒缓与释放。
2. 写作手法
双关:“花林好住莫憔悴,”中“桃李新成”表层指东坡新栽的桃树李树茁壮成长,深层以“桃李”双关人才培育,既写树木成荫的自然景象,又暗喻政绩初显、百姓安居的治理成果。
3. 分段赏析
“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开篇直述诗人滞留江城已三年,字里行间却无抱怨,反说“草树禽鱼尽有情”,将自然万物拟人化,暗藏对这片土地的深厚眷恋,草木葱茏、鸟鱼相戏,皆是陪伴诗人三年的“有情”伙伴。“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诗人自问“何处值得频频回首”,答案落在“东坡桃李种新成”上。“东坡”既指地点,亦暗喻苏轼(号东坡居士),借桃李新成之景,既表达对友人或先贤的追思,更暗含对岁月流转中新生事物的欣慰。“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此句转向对花林的叮咛:“好住莫憔悴”,似将花林视为老友,劝其保重生机;后句“春至但知依旧春”则以自然规律宽慰,既写花林岁岁迎春,亦隐喻人事虽变,美好终将重现的豁达。“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结尾将视线转向未来,希望明年新任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爱花”既是爱自然之美,更是爱民生、懂风雅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对地方治理者延续人文关怀的期待,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