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ú
yuè
chéng
féng
zhāng
shào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yún
hǎi
fàn
ōu
mǐn
fēng
cháo
dǎo
bīn
zhī
suì
chú
jiàn
xiāng
qīn
shì
chéng
chá
jūn
wéi
shī
rén
píng
shēng
néng
bié
shí
chūn

译文

云海漫过瓯闽之地,风潮停靠在海岛之滨。谁能想到在除夕夜,能够见到故乡的亲人。我是一位乘船旅行的客人,你是一位迷失方向的人。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相聚呢,我们已经分别了十多个春天。

逐句剖析

"云海泛瓯闽":云海漫过瓯闽之地,

# 瓯闽:指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泛:一作访。

"风潮泊岛滨":风潮停靠在海岛之滨。

# 潮:一作涛。

"何知岁除夜":谁能想到在除夕夜,

"得见故乡亲":能够见到故乡的亲人。

"余是乘槎客":我是一位乘船旅行的客人,

# 乘槎客:避世人。乘槎:神话谓有人可乘木筏上天。后用以比喻奉使或入朝做官。

"君为失路人":你是一位迷失方向的人。

"平生复能几":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相聚呢,

"一别十余春":我们已经分别了十多个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除夕夜与张少府相逢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与对故乡的眷恋。孟浩然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旅途的漂泊与除夕夜的团聚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首联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景象,云海茫茫,风潮汹涌,展现了旅途的艰辛。颔联表达了诗人在除夕夜意外与故乡亲人相逢的惊喜。颈联诗人以“乘槎客”自比,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而张少府则是“失路人”,暗示了彼此的境遇。尾联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与张少府分别已有十余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除夕夜相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诗人描绘了除夕夜在乐城的景象,云海弥漫在瓯闽一带,风潮停泊在海岛之滨。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漂泊和孤独的氛围。颔联:“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诗人表达了在除夕夜意外见到故乡亲人的惊喜。在这样的节日里,能够与故乡的亲人重逢,显得格外珍贵。颈联:“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诗人自比为乘槎客,即漂泊的旅人,而将张少府比作失路人。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和张少府的漂泊状态,也暗示了他们各自的生活轨迹。尾联:“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诗人感慨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相聚,这次分别已经过去了十多个春天。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闲园怀苏子》

下一篇:唐·孟浩然《岘潭(山)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