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yuán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lín
yuán
suī
shǎo
shì
yōu
duō
wéi
xiàng
kāi
lián
zuò
tíng
yīn
luò
jǐng
wēi
niǎo
guò
yān
shù
宿
yíng
bàng
shuǐ
xuān
fēi
gǎn
niàn
tóng
huái
怀
jīng
huá
guī

译文

林园之中虽然没有多少事情幽居独处却多有不顺心之事。傍晚时分打开帘子坐下,庭院中的树阴随着落日余晖变得微弱。鸟儿飞过烟雾缭绕的树林去栖息。萤火虫傍着水边的轩窗飞舞。有感而思念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友人前往京华却没有归来。

逐句剖析

"林园虽少事":林园之中虽然没有多少事情

"幽独自多违":幽居独处却多有不顺心之事。

# 违:指没有与朋友聚会。,幽独:幽栖独处。

"向夕开帘坐":傍晚时分打开帘子坐下,

# 向夕:将近黄昏。

"庭阴落景微":庭院中的树阴随着落日余晖变得微弱。

# 微:轻微,淡薄。,落景:落日的余辉。一作叶落。,庭阴:庭前花木之阴。

"鸟过烟树宿":鸟儿飞过烟雾缭绕的树林去栖息。

# 烟树:笼罩烟霭之树木。,过:一作从。

"萤傍水轩飞":萤火虫傍着水边的轩窗飞舞。

# 水轩:殿堂前檐下平台称轩,临水之轩,故名。

"感念同怀子":有感而思念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

# 同怀子:志趣相同的友人,指苏子。,感念:感动想念。

"京华去不归":友人前往京华却没有归来。

# 京华:京师乃人才汇聚之地,故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闲园怀苏子》乃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摹傍晚庭前的景致,将久居幽境的孤独心绪与郁郁不得志的怅惘之情,寄托于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之中。全诗写景笔触细腻,意境清邃悠远,于景物刻画间自然融入情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应为孟浩然早年于襄阳所作。诗中所怀的苏子,从“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二句可知,当是诗人的同乡挚友。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闲居怀友诗。介绍了孟浩然早年于襄阳闲居时触景生情怀念友人苏子的缘由,描绘了黄昏庭院鸟宿烟树、萤飞水畔的清幽之景,体现了幽独中不甘寂寞的入世之志与不得志的苦闷,营造了静谧清冷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及对自身境遇的怅惘之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鸟宿烟树,萤傍水飞”以“鸟宿烟树”的静谧与“萤傍水飞”的灵动,勾勒出黄昏庭院的清幽之景。烟树栖鸟的安憩与流萤翩飞的微光,既写实境,又暗衬诗人幽独怀人的寂寥心绪,景物的清冷氛围与内心的怅惘浑然交融,达到“景中含情,情随景生”的艺术效果。动静结合:“鸟宿烟树”(静)与“萤傍水飞”(动)“鸟宿烟树”以静态描摹暮鸟归巢的安闲,“萤傍水飞”以动态展现流萤绕水的飘逸,一静一动,相互映衬。静景烘托幽居的孤寂,动景以微光流转反衬环境的清冷,二者结合使画面兼具层次感与韵律感,强化了怀人时的怅然情致。化用:贾岛“空巢霜叶落,疏牖水萤穿”化用本诗“鸟宿烟树,萤傍水飞”孟诗原句以“鸟宿”“萤飞”勾勒自然意趣,贾岛化用时以“空巢”“霜叶”增添萧瑟感,“疏牖”“水萤”延续光影流动。相较而言,孟句以“烟树”“傍水”写景物天然交融,更显疏朗自然,被赞“清绝”且“自然过之”。

3. 分段赏析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林园虽少事”以平淡笔触勾勒出园林生活的表面状态——虽无世俗纷扰,却暗含“少事”背后的寂寥。“幽独自多违”则陡然转折,“幽独”直陈孤居之实,“多违”二字道尽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诗人本欲在田园中寻求宁静,却难掩内心对知己相伴的渴望,亦隐约透露出仕途失意的怅惘。此句以“少事”与“多违”的反差,奠定全诗孤独感怀的基调。​“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向夕”点明时间节点,黄昏时分本是归家团聚之际,诗人却“开帘坐”于庭中,动作中透着无所适从的寂寥。“庭阴落景微”细腻描摹景物:庭院树影随夕阳西下逐渐浓重,落日余晖微弱黯淡,光影的渐变不仅营造出静谧萧索的氛围,更以“落景”的消逝感隐喻时光流逝,与诗人独坐的孤寂形成呼应,景中含情,尽显幽居的清冷。​“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鸟过烟树宿”中,“烟树”以朦胧雾气笼罩的树林为背景,归鸟的身影掠过树梢,既是自然景象的动态捕捉,亦暗含“倦鸟归巢”的象征意味——鸟儿尚有栖身之所,而诗人却与友人分隔两地,孤独感油然而生。“萤傍水轩飞”则以流萤绕着水边轩窗飞舞的微光,在暮色中增添一丝灵动,然这微弱的光亮更反衬出环境的幽寂,以动景写静,愈显诗人独处时的空落。“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感念同怀子”直抒胸臆,“同怀子”指志同道合的友人,诗人对其思念之情不加掩饰。“京华去不归”则点明思念的缘由:友人前往繁华的京城,却迟迟未归。“京华”二字既指地理方位,亦象征仕途或世俗名利场,友人的滞留不归,或许让诗人联想到自身求仕无门的经历,故而这思念中既含友情的牵挂,亦隐含对人生境遇的感怀,情感在尾句收束时达到高潮,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一种情绪。

明高棅《唐诗品汇》引南宋刘辰翁

# 首句点闲园,次句叫“怀”字;中二联承“少事”;结点破怀苏子。

清吴修坞《唐诗续评》

# “幽独”句先露出一怀人影子,以下却不就说怀人,再将庭阴落景、鸟宿云飞写得悄然、冷然,戒后接出“感”宇,虽欲不怀,不可得也。

清顾安《唐律消夏录》

# 一、二是“怀”字意,二、四正是怀人时节,五、六又是怀人景物,一气赶下,末乃点出“怀”局法最妙。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题张野人园庐》

下一篇:唐·孟浩然《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