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ng
chéng
xiàng
chūn
zhāo
duì
xuě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yíng
dāng
chūn
zhì
chéng
ēn
xuě
lái
rùn
cóng
hàn
xià
huā
yàn
yáng
kāi
fēng
nián
ruì
yān
zhī
xiè
cái
yán
yuàn
sǎn
gēng
méi

译文

节气迎来春天的降临,承上天的恩泽瑞雪滑落。雨露从银河流淌下来,花朵随着艳阳而盛开。若不看这丰年的瑞兆,又怎知您治理国家的德才。如果可将撒盐比作下雪,我愿喻作稻米和梅羹。

逐句剖析

"迎气当春至":节气迎来春天的降临,

# 至:一作立。,迎气:迎祭春夏秋冬之气。此处指迎祭春气。据《后汉书·祭祀志》,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服皆青。古代祭礼有迎春即此。

"承恩喜雪来":承上天的恩泽瑞雪滑落。

# 承恩:承受恩泽。

"润从河汉下":雨露从银河流淌下来,

# 下:一作落。,河汉:银河。,润:雨水。

"花逼艳阳开":花朵随着艳阳而盛开。

# 艳阳:本指明媚春光。这里指春天。,逼:近。

"不睹丰年瑞":若不看这丰年的瑞兆,

# 瑞:祥瑞,吉祥之兆。

"焉知燮理才":又怎知您治理国家的德才。

# 燮理才:治理天下的才能。燮理,协调治理之意。《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淮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焉知:怎么知道。焉:一作安。

"撒盐如可拟":如果可将撒盐比作下雪,

# 可拟:可以比喻。,撒盐:比喻下雪。《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愿糁和羹梅":我愿喻作稻米和梅羹。

# 和羹梅:《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商武丁命傅说作相,将他比喻为调羹汤所必需的调味品。后因用“和羹”作为称颂宰相的典故。和,掺和。羹梅,用梅子制作的羹汤。,糁:以米和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为唱和张九龄之作,描绘了春朝时分瑞雪纷飞的景象,借雪景寄寓诗人的喜悦,歌颂张九龄治国安邦的王佐之才,委婉表达其期望张九龄重返朝廷辅佐皇帝的心愿。首联点明时令与事由;颔联以夸张笔触写雪润万物、似春花争艳;颈联由雪及人,赞颂张九龄的才能;尾联化用典故,期盼贤才再展抱负。全诗将对雪景的描绘与对贤相的赞美自然融合,颂而不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张九龄遭贬为荆州长史,孟浩然随即入其幕府。翌年(738)正月立春,张九龄作《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孟浩然以《和张丞相春朝对雪》应和。关于此诗创作背景,学界尚存不同观点,有说法认为这是孟浩然为谋求入仕机会,寄望张九龄举荐而作的干谒之作,借诗展现自身才学与求仕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有关唱和的五言律诗。全诗紧扣春朝瑞雪景象,以雪为媒,托物抒怀,在颂美之中不失含蓄雅致,既符合唱和诗的应酬特质,又通过自然意象与典故活用,将对贤相的推崇与诗人的政治理想融于一体。

2. 写作手法

用典:“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一句巧妙化用多个典故,“撒盐如可拟”源自《世说新语・言语》,原典故中“差可拟”为“勉强可以相比”之意,侧重比喻雪的外在形态,“和羹糁梅”源自《尚书・说命下》,后以“和羹”“盐梅”代指宰相职责,强调其调和鼎鼐、治理天下的才能。表达对张九龄的赞美。

3. 分段赏析

首联“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扣题点明立春时节,以“迎气”呼应春朝,“承恩”暗合君臣遇合,将瑞雪降临与朝廷恩泽关联,奠定喜悦基调,笔法庄重而自然。颔联“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以夸张想象勾勒雪景:雪花如银河垂落润泽大地,又似春花竞放逼胜艳阳。“润从”二字见雪之生机,“花逼”二字以视觉冲击凸显雪势之盛,句法凝练有力,于宏大境界中暗藏春雪“润物”“竞美”的双重特质,为后文喻人埋下伏笔。颈联“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由雪及人,直抒胸臆。以“丰年瑞”承接前两联雪景,顺势转至对张九龄“燮理(治理)才”的赞美,虽用语浅白,却在“瑞雪—丰年—贤相”的逻辑链条中,将自然祥瑞与政治清明巧妙勾连,完成从景到人的过渡,足见构思之巧。尾联“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化用《世说新语》“撒盐空中差可拟”典故,改“差”为“如”,既保留雪落之态的生动比喻,又以“愿糁和羹梅”翻出新意。“和羹糁梅”典出《尚书》,原指调味需梅盐,此处喻指治国需贤相,将瑞雪的物理属性与宰相调和鼎鼐的政治职责融为一体,一典双关,既颂雪之祥瑞,亦赞张九龄堪当大任,更隐含诗人期待其援引、愿为国效力的心声。用语虽巧却无雕琢痕迹,颂人而不流于阿谀,以自然之心写干谒之意,尽显含蓄婉转而不失庄重的盛唐诗风。

4. 作品点评

全诗借物寄情,以含蓄婉转之笔,将情志融于雪景之中,表意巧妙得当,尽显独特的艺术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岁除夜有怀》

下一篇:唐·孟浩然《宴张别驾新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