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íng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shī
líng
yóu
féng
shǔ
bǎn
tiān
kāi
xié
jǐng
biàn
shān
chū
wǎn
yún
shī
湿
yóu
zhān
cǎo
cán
liú
shàng
jīn
xiāo
yǒu
míng
yuè
xiāng
yuǎn

译文

已经离开了巴陵那多雨的地方,却又在蜀地的山坡上遇到了泥泞。天空放晴,斜阳的光辉洒遍大地,山峦在晚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低矮。残留的湿气还沾在草叶上,尚未流尽的雨水还在流入小溪中。今晚天空中挂着明亮的月亮,远在他乡的我,思乡之情更加凄凉悲切。

逐句剖析

"已失巴陵雨":已经离开了巴陵那多雨的地方,

# 已失巴陵雨:一作“已失五陵道”。巴:一作“武”。

"犹逢蜀坂泥":却又在蜀地的山坡上遇到了泥泞。

# 蜀坂:当指蜀地山坡。

"天开斜景遍":天空放晴,斜阳的光辉洒遍大地,

# 斜景:斜射阳光。,天开:指雨后转晴,云层散去,天空开朗。

"山出晚云低":山峦在晚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低矮。

"余湿犹沾草":残留的湿气还沾在草叶上,

"残流尚入溪":尚未流尽的雨水还在流入小溪中。

"今宵有明月":今晚天空中挂着明亮的月亮,

"乡思远凄凄":远在他乡的我,思乡之情更加凄凉悲切。

# 凄凄:悲伤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途中遇晴》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主题是写旅途中雨过天晴的所见之景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诗的前三联细致地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如斜景、晚云、沾草的馀湿、入溪的残流等;尾联由景及情,因今宵明月而触动乡思。全诗对仗工稳,以自然流畅的语言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中景物紧扣雨后初晴,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又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以明白如话的语言表达出真挚的思乡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入蜀途中雨过天晴的经历,从而表达出诗人漂泊在外浓烈的思乡之情。全诗景物紧扣雨后初晴,借旅途中的所见之景,生动地传达出诗人的羁旅愁绪和对家乡的思念。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人先描绘了途中雨过天晴的景象,如斜景、晚云、沾草的馀湿、入溪的残流等,最后以“今宵有明月,乡思远悽悽”收束,将眼前之景与思乡之情相结合,景中含情,情由景生,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诗的前三联描绘了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象,如天空放晴、斜晖遍洒、晚云低垂、草上沾湿、残流入溪等,以这些清新明丽的景色,反衬出尾联中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愁,使愁情更加浓郁。

3. 分段赏析

首联“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以直白之语交代行程,写刚摆脱巴陵的雨,却又在蜀地的山坡遭遇泥泞,既点出旅途的波折,也为后文写雨后初晴的景象做了铺垫,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旅途的艰辛。颔联“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描绘出天空放晴,斜阳的光辉遍洒大地,山峦在晚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低矮的画面,“天开”与“山出”结合,“斜景遍”与“晚云低”一明一暗,勾勒出一幅开阔又略带低沉氛围的雨后初晴图。颈联“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是对雨后景象的细节刻画,通过描写草叶上还残留的湿气以及仍在流入小溪的残流,生动地展现出雨后初晴时的清新与湿润,对仗工整,用词精准,富有画面感。尾联“今宵有明月,乡思远悽悽”,由眼前的天气转晴,联想到夜晚会有明月升起,此时诗人漂泊在外,明月勾起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思念,情感在此处陡然升华,将旅途的所见所感归结于浓浓的思乡之情,使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深沉,让读者深切体会到诗人作为游子的孤寂与哀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三四壮浪;五六细润,形容雨晴,妙甚。

宋方回《瀛奎律髓》

# 通体细润,以为壮浪,非是。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

# 起四句不似着意,好语!好语!清婉萧闲,略逗钱、刘音调。李曰:通透。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一二虚破全题,三四实写遇晴,五六初晴景,七总结上四,八应途中。一从上写,二从下写,三四从上写,五六从下写,七八从途中写旅寓,法细如丝。一有幸喜意:二有不足意;三四景佳,极有幸喜意;五六亦佳景,却有不足意;七从途中想到定有明月,亦有幸喜意;八从明月又想到乡思。抑扬曲折,无一直笔,但重“犹”字。

清屈复《唐诗成法》

# 状晚霁如画。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苍幽合作,无一恒笔。起二是前一层,三、四方说向晴,五、六写初晴景最确,结作预拟之辞,馀波更乃不竭。旲曰:画不能及(“天开”句下)。

清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低”字、“溪”字韵,贴切“遇晴”之题,笔工造化。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下一篇:唐·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