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nán
shān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zhàng
xiǎo
fēn
yūn
nán
shān
shuǐ
yún
kūn
fēi
jīn
shǐ
jiàn
niǎo
duò
jiù
lái
wén
jiē
cháng
shā
jìn
jiāng
cóng
zhǔ
fēn
jiǎ
shēng
céng
diào
tòng
wén

译文

清晨的瘴气如雾气般弥漫,南山笼罩在朦胧的水汽与云烟中。直到此刻才得见鲲鹏展翅高飞,却听闻飞鸟早已坠落南方的旧事。此地毗邻长沙,江水从汨罗渚分流。贾谊曾在此凭吊屈原,我也为这文化凋零而心痛。

逐句剖析

"瘴气晓氛氲":清晨的瘴气如雾气般弥漫,

"南山复水云":南山笼罩在朦胧的水汽与云烟中。

# 复:一作没。

"鲲飞今始见":直到此刻才得见鲲鹏展翅高飞,

"鸟堕旧来闻":却听闻飞鸟早已坠落南方的旧事。

# 堕:一作坠。

"地接长沙近":此地毗邻长沙,

"江从汨渚分":江水从汨罗渚分流。

"贾生曾吊屈":贾谊曾在此凭吊屈原,

"予亦痛斯文":我也为这文化凋零而心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晓入南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清晨进入南山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历史的感慨。首联描绘了清晨南山的朦胧景象,瘴气弥漫,水云相接,展现了一幅清晨的山水画卷。颔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新奇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颈联描写了地理环境,暗示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尾联诗人引用了贾谊吊唁屈原的典故。这个典故源自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途中,渡过湘水时写下《吊屈原赋》的故事。引用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屈原和贾谊两位历史才子的痛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他通过这种情感共鸣,表达了对贤才被埋没、小人得志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不满。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瘴气晓氛氲,南山复水云。”诗人描绘了清晨进入南山时的景象,瘴气弥漫,水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颔联:“鲲飞今始见,鸟坠旧来闻。”诗人提到鲲鹏飞翔和鸟儿坠落的现象,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无常。鲲鹏的飞翔象征着高远的志向,而鸟儿的坠落则暗示了生命的脆弱。颈联:“地接长沙近,江从汨渚分。”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联想。长沙是贾谊被贬之地,汨渚则是屈原投江之处,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两位历史人物的缅怀。尾联:“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诗人引用了贾谊吊唁屈原的典故,这个典故源自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途中,渡过湘水时写下《吊屈原赋》的故事。诗人在诗中引用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屈原和贾谊两位历史才子的痛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他通过这种情感共鸣,表达了对贤才被埋没、小人得志这种不公平现象的不满。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寻天台山》

下一篇:唐·孟浩然《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