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春事起":春天到了,田家开始了一年的农事,
# 春事起:谓开始春耕。
"丁壮就东陂":年轻力壮的人都到东边的山坡上去劳作。
# 东陂:东边山野。
"殷殷雷声作":沉闷的雷声响起,
# 殷殷:雷鸣之象声词。
"森森雨足垂":密集的雨丝垂落。
# 森森:繁茂。
"海虹晴始见":雨过天晴,才看到海上的彩虹,
"河柳润初移":初次移栽的河柳,得到雨水滋润,枝叶舒展。
# 移:移植。,润:谓土地润湿。,河柳:河边之柳树。
"予意在耕凿":我一心想着农耕生活,
"因君问土宜":借此向您请教土地适宜种植的作物。
# 因君问土宜:此句全诗校:“一作问君田事宜。”按,“一作”与本诗首句语复,非是。因:凭。土宜:辨别土所宜种者。所谓因地制宜。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诗。全诗以春日农耕为背景,描绘了春季乡村的劳作场景。诗人不止一次挥动诗笔赞美了乡村的劳动生活,并在结尾表达自己想要从事农耕生活的意愿。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真切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首联“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交代了时间是春季,地点是东陂,春天一到,精壮的男劳力们就纷纷赶到田野上忙碌,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忙碌与生机。颔联“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描绘了雷雨交加的景象,天上响起隆隆的春雷声,一场又大又密的春雨洒下来了。“殷殷”形容雷声的沉闷,“森森”写出了雨势的充沛,“殷殷”与“森森”对举,“作”和“垂”相互呼应,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形象、精准逼真地展现出春雨的特点,更从中流露出作者对这场如油般珍贵且来得恰到好处的春雨的无限喜悦之情。这表明,作者与田家的心是紧密相连的,他能够设身处地为田家着想,体会他们的所思所盼,像庄稼人一样去感受这场春雨带来的喜悦,如此情怀实在是难能可贵。颈联“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写雨霁后的景。越州靠近大海,雨刚刚停歇,海上便升起一道绚丽的彩虹,更使作者感到心旷神怡。因为雨下得足,土地湿润了,趁着天晴,田家赶紧把苗圃里的柳苗儿,移栽到河堤上去。“润初移”细腻地表现出柳树在春雨滋润后的变化。这里,作者又一次挥动诗笔赞美了乡村的劳动生活,可见其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是很有感情的。即使客居越中,也还是不忘关心农事。尾联“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由景及人,表达了诗人自己想要从事农耕生活的意愿,并要向友人打听当地的风土人情。此一联写得很亲切,反映了诗人向往田园生活,想要在这里长期躬耕隐居的真实心愿。
3. 作品点评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是一首比较好的田园诗,这首诗描写农家春日趁雨耕作的情景,真实自然,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感受清新,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发自内心的欣喜倾羡的真情。
# 此诗起句、末句,幽雅自然。又草绿风光动,虹因雨气成,亦佳。
元方回《瀛奎律髓》
上一篇:唐·孟浩然《游精思,题观主山房》
下一篇:唐·孟浩然《送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