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jīng
guān
zhǔ
shān
fáng

朝代:唐作者:孟浩然浏览量:1
táo
yuán
chū
lián
zhú
jìng
shēn
fāng
zhī
xiān
zhái
wèi
yǒu
shì
rén
xún
guò
xián
fēi
yuán
xiào
lín
jiàn
tōng
xuán
miào
shēn
zuò
wàng
xīn

译文

我偶然间仿佛误入了桃花源一般,初次踏上这山间小道,便深深喜爱上这幽深的竹林小径。这才知道这里宛如仙子的居所,向来少有世俗之人前来探寻。仙鹤轻盈地舞动着身姿,从闲适的台阶前飞过,猿猴在茂密的树林中啼啸。在这里,我渐渐领悟到了玄妙深奥的道理,内心也深深体悟到了那种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心境。

逐句剖析

"误入桃源里":我偶然间仿佛误入了桃花源一般,

"初怜竹径深":初次踏上这山间小道,便深深喜爱上这幽深的竹林小径。

"方知仙子宅":这才知道这里宛如仙子的居所,

"未有世人寻":向来少有世俗之人前来探寻。

"舞鹤过闲砌":仙鹤轻盈地舞动着身姿,从闲适的台阶前飞过,

"飞猿啸密林":猿猴在茂密的树林中啼啸。

"渐通玄妙理":在这里,我渐渐领悟到了玄妙深奥的道理,

"深得坐忘心":内心也深深体悟到了那种物我两忘、超凡脱俗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精思,题观主山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误入如桃源般的精思观,被竹径深深吸引,进而探寻到观主山房的经历。首联以“误入桃源里”开篇,借陶渊明桃花源之典营造出幽静深远的氛围,“初怜竹径深”则通过描绘竹篁相夹的小径,尽显自然美景之幽深静谧,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颔联“方知仙子宅,未有世人寻”进一步渲染神秘色彩,将道观比作尘世之外的仙境,凸显其远离红尘、清幽静谧的特点,亦暗含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颈联“舞鹤过闲砌,飞猿啸密林”以生动笔触描绘仙鹤的悠闲、猿猴的自在,为画面增添生机活力,烘托出道观环境的清幽闲适;尾联“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则点明诗人在此环境中逐渐领悟玄妙道家之理,达到忘却自我、与自然合一的道家修炼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诗人以“误入桃源里”开篇,立刻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初怜竹径深”描绘了竹篁相夹的小路幽深寂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颔联:进一步增添了神秘感,仿佛这里是一个隐藏在尘世之外的仙境。“未有世人寻”突出了道观远离红尘、幽深清净的特点,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颈联:这一联通过“舞鹤”和“飞猿”的生动描绘,为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过闲砌”和“啸密林”分别展现了仙鹤的悠闲和猿猴的自在,进一步烘托了道观环境的清幽闲适。尾联: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逐渐领悟了玄妙的道家之理。“深得坐忘心”则体现了诗人达到了忘却自我、与自然合一的道家修炼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武陵泛舟》

下一篇:唐·孟浩然《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