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川路狭":陵溪的水路曲折狭窄,
"前棹入花林":船只逐渐进入桃花林。
"莫测幽源里":难测幽深的桃花源中,
"仙家信几深":仙人居处到底会有多深?
"水回青嶂合":溪水迁回环抱着青山,
"云度绿溪阴":白云飘来使绿溪更阴。
"坐听闲猿啸":坐着听山猿的声声啼叫,
"弥清尘外心":我出世之心更加清净。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两句是描绘武陵山水的起始之景。一个“狭”字精准地勾勒出武陵川路的狭窄之态,仿佛让人亲眼看到那蜿蜒曲折、仅容一舟通过的小径。“前棹入花林”则生动地展现出船桨划动前行,船只缓缓驶入繁花似锦的树林之中的画面。“棹”这一意象点明了行船的动作,而“花林”则给人以繁花簇拥、色彩斑斓之感。此句不仅写出了武陵山水独特的地理风貌,更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美好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闲适、惬意的基调,使读者瞬间被带入那充满诗意的武陵之境。“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两句是对武陵神秘之处的探寻与遐想。“莫测”二字直接点明幽源的神秘难测,给人一种深邃、幽远的感觉,仿佛那隐藏在深处的源头有着无尽的奥秘等待着人们去发现。“仙家信几深”则进一步引发联想,诗人猜测在这幽深的源头之处,仙家居住的地方究竟有多深邃。这里运用了“仙家”这一充满奇幻色彩的意象,增添了武陵山水的神秘氛围,也流露出诗人对那未知世界的向往与好奇,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两句是对武陵山水动态之美的精彩描绘。“水回”形象地写出了水流曲折回旋的状态,赋予了江水灵动的气息。“青嶂合”则描绘出两岸青山连绵起伏,在水流环绕下仿佛合抱在一起的壮观景象,“合”字生动地表现出青山的磅礴气势和紧密相连的态势。“云度绿溪阴”描绘了白云在绿色的溪流阴影间缓缓飘过的画面,“度”字将云的轻盈、飘逸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诗动静结合,山水相依,色彩鲜明,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武陵山水的美妙与神奇。“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两句是诗人情感与心境的细腻表达。“坐听”表明诗人悠然自得地坐在船上,静静聆听周围的声音。“闲猿啸”描绘了猿猴在山林间悠闲地啼叫的情景,“闲”字赋予猿猴一种自在、闲适的状态,同时也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宁静。“弥清尘外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弥清”表示更加纯净、清澈,“尘外心”体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在这清幽的武陵山水之间,猿猴的啼叫声让诗人的心灵更加纯净,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表达出诗人对这种宁静、超脱生活的喜爱与追求。
# “回”字、“度”字俱眼。凡眼,有虚宇眼,有实字眼,有半虚半实眼。“回”、“度”字,半虚实也,全首写得浓至,无一字不佳。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 周珽曰:律法请老,意境孤秀。“棹入花林”,便得趣,次言已知仙境矣,却又不可穷测。“水回”、“云度”二语,正顶“幽”、“深”来。结谓到此尘念已息,更闻猿啸,此心弥清。总美武陵溪源妙异也。大抵孟诗遇景入韵,浓淡自如,景物满眼,兴致却别。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上一篇:唐·孟浩然《永嘉别张子容》
下一篇:唐·孟浩然《游精思,题观主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