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huì
shī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1
huì
shī
zhě
nǎi
shì
rén
shí
ài
shān
shuǐ
chāo
rán
xiè
péng
qīn
tuō
guān
jiǎn
tóu
fēi
zōng
chén
míng
kōng
shàng
qiū
mín
suì
dēng
tiān
tāi
wàng
zhòng
jiē
lín
xún
宿
zuì
gāo
dǐng
tóu
kàn
xīng
chén
guāng
máng
xiāng
zhào
zhú
nán
běi
zhēng
luó
chén
jué
xiáng
zǒu
rán
yán
qiě
shén
wēi
fēng
chuī
shí
pēng
pài
wén
sháo
jūn
bàn
xià
shì
míng
xián
lún
lóng
jīng
yǒng
yuè
jiào
xiào
chéng
bēi
xīn
guài
huò
chì
qiāo
gòng
lún
qūn
jīn
téng
zhù
liù
é
qīng
xīn
cháng
wén
xué
dōng
kuī
ōu
mǐn
yuè
hào
liú
chuán
shī
zhēn
yōu
zōng
miǎo
nán
shèng
jiē
cháng
yīn
huí
lín
zhè
jiāng
tāo
gāo
é
mín
zhuàng
zhì
qiān
nián
chén
shì
fēi
jìng
yǒu
fēi
lún
líng
jiāng
yuè
hào
dàng
yóu
xún
cuī
yún
biǎo
tuó
jìn
lún
shì
shí
chū
xuán
chuí
tiān
shēn
qián
nián
wǎng
luó
jiá
nán
hǎi
chún
zāi
yáng
shèng
róng
mào
héng
liú
chūn
péng
xiān
duò
cháng
jīng
xiū
lín
lái
lián
zhōu
céng
wèi
zào
chéng
yīn
xié
qīng
yún
tàn
shèng
qióng
bīn
tài
shǒu
yāo
qún
guān
qǐng
pín
náng
jīn
fān
wèi
zhě
pín
zuó
jiàn
lìng
fǎng
访
lín
bēn
zhuī
shǒu
wèn
suǒ
yīn
què
xīng
tàn
jūn
nìng
mín
rán
bié
ān
zhēn
wén
jiǔ
hǎo
zhì
jīn
shēn
bān
zhú
shùn
qīng
xiāng
chén
chǔ
chén
héng
shān
dòng
tíng
dào
suǒ
xún
xún
sōng
fāng
luò
huà
suì
zhī
qín
yóu
dìng
chù
ǒu
wǎng
tōng
jīn
yán
dāng
dào
fēi
zūn
jiāng
chí
huó
niǎo
nán
lóng
xùn
fēi
西
fāng
jiào
lián
kuáng
qiě
chún
duò
yóu
zhě
lián
qiě
zhūn
wèi
làng
zhān
jīn

译文

惠师是个僧人,是个不受世俗束缚的人。十五岁就喜爱山水,超然地辞别亲友。脱下世俗的冠冕,剪掉头发,快步离去,抛开尘世踪迹。从四明山出发,如登梯腾空般上到秋日的天空。于是登上天台山远望,众多沟壑都嶙峋奇特。夜晚住在最高的山顶,抬头观看星辰。星辰光芒相互照耀,南北方向争相罗列分布。此地没有飞翔奔走的动物,自然显得庄严而神秘。微风吹动树木岩石,发出澎湃的声音,如同听到韶乐。夜半起身向下观看,大海仿佛衔着太阳。鱼龙受惊跳跃,发出的叫声好像充满悲辛。有紫色或赤色的怪气,相互撞击磨荡,形成圆形。太阳已经腾飞升起,天地瞬间变得清新。常听说禹穴奇特,向东去探寻瓯闽之地。越地的风俗不喜好古代文化,历史流传失去了本来的真相。幽秘的踪迹难以寻得,舜禹南巡的道路长叹长久湮没。我回头望着浙江的波涛,它像岷山一样高耸。壮志到死也不停止,千年往事仿佛如隔晨。是非究竟有什么呢。抛开是非本非我们这类人所为。渡江前往庐山,浩浩荡荡尽情游览。山峰高峻直入云外,倾斜的山坡浸入湖水之中。这时雨刚刚停,悬瀑像天上的丝带一样垂落。前年前往罗浮山,漫步在南海之滨。伟大啊,阳气旺盛,草木荣茂常常留存春意。大鹏展翅时,长羽毛掉落,鲸鱼嬉戏,侧动着修长的鱼鳞。自从来到连州的寺院,未曾到过城郭。每日携着志同道合的人,探寻胜景,直到崖岸尽头。太守邀请不去,群官多次请求也是徒劳。口袋里没有一文钱财,反而认为富人贫穷。昨天忽然不见了,我让人去问他的邻居。我奔波着自己追上了他,拉着他的手问原因。他看着我却发出感叹,你难道和普通人不同吗。分离聚合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离别哪里值得珍惜。我听说九疑山很好,一直以来的志向现在想要实现。斑竹在哭泣,诉说着舜帝妻子的哀愁,清澈的湘江埋葬着楚国的臣子。衡山和洞庭湖,这本来就是我要走的路。寻找嵩山才能到达洛阳,游历华山,接着去秦地。漂泊没有固定的地方,偶然去的地方,都能成为通途。我说你应该离开,你的道路我不遵循。江里的鱼不能在池塘里存活,野鸟难以被笼子驯服。我不是西方的佛教徒,但怜惜你狂放又淳朴。我厌恶懒惰游荡的人。但怜惜你愚笨又诚恳。去吧,我们各有不同的志趣,何必为此泪流满面呢。

逐句剖析

"惠师浮屠者":惠师是个僧人,

"乃是不羁人":是个不受世俗束缚的人。

"十五爱山水":十五岁就喜爱山水,

"超然谢朋亲":超然地辞别亲友。

"脱冠剪头发":脱下世俗的冠冕,剪掉头发,

"飞步遗踪尘":快步离去,抛开尘世踪迹。

"发迹入四明":从四明山出发,

"梯空上秋旻":如登梯腾空般上到秋日的天空。

"遂登天台望":于是登上天台山远望,

"众壑皆嶙峋":众多沟壑都嶙峋奇特。

"夜宿最高顶":夜晚住在最高的山顶,

"举头看星辰":抬头观看星辰。

"光芒相照烛":星辰光芒相互照耀,

"南北争罗陈":南北方向争相罗列分布。

"兹地绝翔走":此地没有飞翔奔走的动物,

"自然严且神":自然显得庄严而神秘。

"微风吹木石":微风吹动树木岩石,

"澎湃闻韶钧":发出澎湃的声音,如同听到韶乐。

"夜半起下视":夜半起身向下观看,

"溟波衔日轮":大海仿佛衔着太阳。

"鱼龙惊踊跃":鱼龙受惊跳跃,

"叫啸成悲辛":发出的叫声好像充满悲辛。

"怪气或紫赤":有紫色或赤色的怪气,

"敲磨共轮囷":相互撞击磨荡,形成圆形。

"金鸦既腾翥":太阳已经腾飞升起,

"六合俄清新":天地瞬间变得清新。

"常闻禹穴奇":常听说禹穴奇特,

"东去窥瓯闽":向东去探寻瓯闽之地。

"越俗不好古":越地的风俗不喜好古代文化,

"流传失其真":历史流传失去了本来的真相。

"幽踪邈难得":幽秘的踪迹难以寻得,

"圣路嗟长堙":舜禹南巡的道路长叹长久湮没。

# 圣路:舜禹南巡之路。

"回临浙江涛":我回头望着浙江的波涛,

"屹起高峨岷":它像岷山一样高耸。

"壮志死不息":壮志到死也不停止,

"千年如隔晨":千年往事仿佛如隔晨。

"是非竟何有":是非究竟有什么呢。

"弃去非吾伦":抛开是非本非我们这类人所为。

"凌江诣庐岳":渡江前往庐山,

"浩荡极游巡":浩浩荡荡尽情游览。

"崔崒没云表":山峰高峻直入云外,

"陂陀浸湖沦":倾斜的山坡浸入湖水之中。

"是时雨初霁":这时雨刚刚停,

"悬瀑垂天绅":悬瀑像天上的丝带一样垂落。

"前年往罗浮":前年前往罗浮山,

"步戛南海漘":漫步在南海之滨。

"大哉阳德盛":伟大啊,阳气旺盛,

"荣茂恒留春":草木荣茂常常留存春意。

"鹏骞堕长翮":大鹏展翅时,长羽毛掉落,

"鲸戏侧修鳞":鲸鱼嬉戏,侧动着修长的鱼鳞。

"自来连州寺":自从来到连州的寺院,

"曾未造城闉":未曾到过城郭。

"日携青云客":每日携着志同道合的人,

"探胜穷崖滨":探寻胜景,直到崖岸尽头。

"太守邀不去":太守邀请不去,

"群官请徒频":群官多次请求也是徒劳。

"囊无一金资":口袋里没有一文钱财,

"翻谓富者贫":反而认为富人贫穷。

"昨日忽不见":昨天忽然不见了,

"我令访其邻":我让人去问他的邻居。

"奔波自追及":我奔波着自己追上了他,

"把手问所因":拉着他的手问原因。

"顾我却兴叹":他看着我却发出感叹,

# 叹:一作欢。

"君宁异于民":你难道和普通人不同吗。

"离合自古然":分离聚合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辞别安足珍":离别哪里值得珍惜。

"吾闻九疑好":我听说九疑山很好,

"夙志今欲伸":一直以来的志向现在想要实现。

"斑竹啼舜妇":斑竹在哭泣,诉说着舜帝妻子的哀愁,

"清湘沉楚臣":清澈的湘江埋葬着楚国的臣子。

"衡山与洞庭":衡山和洞庭湖,

"此固道所循":这本来就是我要走的路。

"寻崧方抵洛":寻找嵩山才能到达洛阳,

"历华遂之秦":游历华山,接着去秦地。

"浮游靡定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地方,

"偶往即通津":偶然去的地方,都能成为通途。

"吾言子当去":我说你应该离开,

"子道非吾遵":你的道路我不遵循。

"江鱼不池活":江里的鱼不能在池塘里存活,

"野鸟难笼驯":野鸟难以被笼子驯服。

"吾非西方教":我不是西方的佛教徒,

"怜子狂且醇":但怜惜你狂放又淳朴。

"吾嫉惰游者":我厌恶懒惰游荡的人。

"怜子愚且谆":但怜惜你愚笨又诚恳。

"去矣各异趣":去吧,我们各有不同的志趣,

"何为浪沾巾":何必为此泪流满面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惠师》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于贞元十九年贬任连州阳山县令期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僧人惠师的云游轨迹为主线,描绘其遍历四明、天台、庐岳、罗浮等地的山水生涯,既批判佛教“惰游”风气,又以“江鱼不池活”等比喻赞赏其不羁品性。诗中融合奇崛的自然摹写与散文化叙事,体现韩愈“以文为诗”的创作特征,展现出儒释思想的碰撞与包容。全诗通过叙事与议论结合,展现出作者对友人的复杂情感与人生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惠师》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于贞元十九年(803年)贬任连州阳山县令之际创作的五言律诗,用以赠别僧人元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介绍了僧人惠师十五岁爱山水、脱冠剪发云游四方的经历,描绘了他登天台望众壑、夜宿山顶观星辰等场景,体现了其不羁品性。诗中借山水描写与叙事,营造了超脱尘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惠师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狂放性格的赞美,也暗含儒家立场与佛教思想的矛盾。

2. 写作手法

比喻:“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以江鱼、野鸟比喻惠师,形象地表现其不羁品性,说明他如江鱼般不可困于池沼,如野鸟般难以被牢笼驯服,生动贴切。

3. 分段赏析

“惠师浮屠者,乃是不羁人。十五爱山水,超然谢朋亲。脱冠剪头发,飞步遗踪尘。”开篇直叙惠师为僧人,以“不羁”奠定其超脱世俗的性格基调。诗中铺陈其十五岁便钟情山水、舍弃亲友、弃冠削发的经历,“飞步遗踪尘”用夸张手法凸显其摆脱尘世的决绝,寥寥数句勾勒出一个早怀隐逸之志、不恋世俗的僧人形象。“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诗人以“梯空上秋旻”的想象,极写惠师攀登四明山时如登天梯般直上苍穹的豪迈;登上天台后,“众壑皆嶙峋”的景象扑面而来,用“嶙峋”形容山谷险峻,既展现自然地貌的奇绝,也暗合惠师追求不凡境界的心境,为后续描绘夜宿山顶做铺垫。“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光芒相照烛,南北争罗陈。兹地绝翔走,自然严且神。”诗人聚焦夜宿山顶的细节:星辰光芒交相辉映,南北星空争相罗列,天地间飞鸟走兽绝迹,唯有自然景象庄严神圣。“相照烛”“争罗陈”以动态描写烘托星空的壮阔,“绝翔走”强化环境的幽僻,借景烘托惠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状态。“微风吹木石,澎湃闻韶钧。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鱼龙惊踊跃,叫啸成悲辛。怪气或紫赤,敲磨共轮囷。金鸦既腾翥,六合俄清新。”此段为全诗高潮,以浪漫想象描绘日出奇观:微风拂过木石如奏仙乐,大海波涛似衔日轮,鱼龙惊跃、云霞变幻,直至太阳如“金鸦”腾飞,天地瞬间清朗。“溟波衔日轮”用拟人手法写日出之奇幻,“金鸦”典出太阳神话,极富浪漫色彩,通过声光色的交织,展现自然力量的震撼与光明降临的壮美。“常闻禹穴奇…悬瀑垂天绅。”诗人以时间为线,铺陈惠师的游历轨迹:东探禹穴、临浙江涛,渡江西诣庐山。写浙江涛“屹起高峨岷”,以岷山作比状其雄伟;绘庐山“雨初霁”“悬瀑垂天绅”,用“天绅”比喻瀑布,动静结合展现山水之美。其间插入“越俗不好古”的感慨,借古迹湮没反衬惠师对自然与真迹的执着追寻。“前年往罗浮”至“翻谓富者贫”:追述惠师前年游历罗浮山,以“鹏骞堕长翮,鲸戏侧修鳞”夸张比喻南方景物的生机;转写连州生活时,用“太守邀不去,群官请徒频”侧面烘托其不慕权贵的品格,“囊无一金资,翻谓富者贫”以反差手法,突显其精神富足远超世俗财富,刻画其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昨日忽不见”至“辞别安足珍”:叙事转向送别:惠师突然离去,诗人奔波追及,握手询问缘由。惠师以“离合自古然”回应,视离别为自然常理,话语中透露出对世俗羁绊的超脱。此段以白描手法还原场景,通过对话展现惠师的达观态度,为后文铺陈其未来游历计划做过渡。“吾闻九疑好…何为浪沾巾。”惠师谈及未来计划:欲往九疑、衡山、洞庭,再寻嵩洛、历华山至秦地,以“浮游靡定处”表明随遇而安的游历哲学。诗人以“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比喻其天性不羁,虽“非西方教”,却怜爱其“狂且醇”的真性情。结尾“去矣各异趣”以豁达之语作结,既叹友人之洒脱,亦含对自身道路的坚守,收束全诗离别之情与对自由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皆叙其游历胜概,终律之以正道。

宋黄震《黄氏日钞》

# 唐僧见于韩集者七人,惟大颠、颖师免嘲侮。高闲草书颇得贬抑。如惠、如灵、如文畅、如澄观,直以为戏笑之具而已。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 何焯曰:山水一篇之骨(“十五”句下)。)。写景奇壮(“六合”句下)。汪琬曰:历叙山水之趣,错落入古(“鲸戏”句下)。朱彝尊曰:历叙名山之游,挨次铺叙,下语炼净。

不详《批韩诗》

# 通篇写其爱山水,游踪或已到,或未到,序次变化错落。查晚晴曰:通篇以好游为旨,妙在中间将连州隔断,便如砥柱中流,波涛上下,前是已游,后是未历,忽作一顿。诗格亦正宜尔尔。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 “爱山水”是一诗眼目,历叙谙山水极见笔法。

清汪森《韩柳诗选》

# 此诗下语极炼,擒字极净。即气势壮勇,亦不减《送灵师》一首。

蒋抱玄《评注韩昌黎诗集》

# “不羁”二字,是一篇主脑(“乃是”句下)。惠之高处是爱山水,故四明、天台、禹穴、浙涛、庐岳、罗浮,以此追述,而终之以衡山、嵩、华也。

《韩诗臆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题秀禅师房》

下一篇:唐·韩愈《送陆畅归江南(畅娶董溪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