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暮行河堤上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1
xíng
shàng
jiàn
rén
shuāi
cǎo
huáng
yún
gǎn
tàn
chóu
shén
guī
zhōu
zhǎn
zhuǎn
kōng
chén
móu
jìng
jiù
jiē
jiē
shì
shēn

译文

傍晚时分行走在河堤之上,环顾四周没有看见一个人。 枯黄的草蔓延到天边,与天上黄云连成一片,不禁感慨叹息,愁绪暗生。 夜晚归来躺卧在孤舟中,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直到清晨。 满腹计谋到底什么时候能施展出来,悲叹世事艰难,际遇坎坷。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苦寒歌》

下一篇:唐·韩愈《龊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