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án
yóu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1
hòu
lái
gèng
hǎo
rào
chí
biàn
qīng
qīng
liǔ
huā
xián
zhú
líng
chuān
穿
píng
zuò
shū
wèi
yàn
zhēn
néng
xǐng
chí
gān
竿
zhì
yōu
yǒng
shuí
tīng
yóu
shuò
zài
dào
suì
jīng
xún
píng
gài
chí
jìng
téng
lóng
lǎo
shù
xīn
lín
míng
àn
zhú
cháng
zhē
lín
yún
zhǐ
shǒu
shì
jiǔ
chén

译文

雨后的景色更加美好,池塘四周到处一片青葱翠绿。柳花悠悠地飘过竹林,菱叶有意穿过浮萍生长。我独自闲坐一点也不感到厌烦,独自斟酒自饮怎么能够清醒。手持钓竿一直到天色已晚,我低声的咏叹又有谁来倾听。这样的游玩苦于次数不多,再次来到这里竟然已经过了十多天。浮萍覆盖使污水池塘显得洁净,藤萝缠绕让老树焕发出新貌。林中的鸟儿鸣叫,仿佛惊讶有客人到来,岸边的竹子生长得遮住了邻居。扬雄只是坚守自己的操守,何必去沾染那繁华街市的尘土呢。

逐句剖析

"雨后来更好":雨后的景色更加美好,

"绕池遍青青":池塘四周到处一片青葱翠绿。

"柳花闲度竹":柳花悠悠地飘过竹林,

# 闲度:悠闲地飘过。

"菱叶故穿萍":菱叶有意穿过浮萍生长。

# 故:故意,着意。一作乱,非是。故字恰对闲字,乱字无味。《瀛奎律髓》纪批:“三四本即景好句,宋人以理语诠之,遂生出诗家障碍。”,菱:水生植物,叶棱形,叶柄有浮囊,秋季开花结实,俗称菱角。

"独坐殊未厌":我独自闲坐一点也不感到厌烦,

# 厌:厌烦。,殊:犹。

"孤斟讵能醒":独自斟酒自饮怎么能够清醒。

# 讵:副词。表示反问,即难道、哪里。

"持竿至日暮":手持钓竿一直到天色已晚,

# 持竿:指持竿钓鱼。

"幽咏欲谁听":我低声的咏叹又有谁来倾听。

# 幽咏:低声吟诗。

"兹游苦不数":这样的游玩苦于次数不多,

# 不数:谓没有多少次也。

"再到遂经旬":再次来到这里竟然已经过了十多天。

"萍盖污池净":浮萍覆盖使污水池塘显得洁净,

"藤笼老树新":藤萝缠绕让老树焕发出新貌。

"林乌鸣讶客":林中的鸟儿鸣叫,仿佛惊讶有客人到来,

# 讶:惊讶。,乌:一作莺。

"岸竹长遮邻":岸边的竹子生长得遮住了邻居。

"子云只自守":扬雄只是坚守自己的操守,

# 子云只自守:此句韩愈以扬子云喻之,以清闲自守。

"奚事九衢尘":何必去沾染那繁华街市的尘土呢。

# 九衢尘:喻指长安官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闲游二首》为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组五言古诗。这两首诗借助自然意象巧妙勾连情感脉络。第一首诗描绘雨后池边青翠的景色,柳絮轻飘过竹林,菱叶不经意穿过浮萍,诗人独自垂钓至日暮,自斟自饮无人共语,抒发孤独寂寞的心境;第二首写故地重游的感慨,污池被浮萍覆盖后更显洁净,老树因藤蔓缠绕而焕发新意,林中鸟鸣似惊异客来,岸边竹丛遮挡邻舍,诗人借扬雄(子云)清静自守的典故,表明自己甘于远离喧嚣尘世、坚守内心宁静的志趣。两首诗借自然风物与独处情景,在闲适表象下暗含深沉的人生寂寥与不慕荣华的精神自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闲游二首》为唐代文学家韩愈约在元和十二年(817年)春夏之际所创作。彼时,韩愈担任太子右庶子,因力主平定淮西藩镇而遭贬谪。这组诗借雨后闲游之事,抒发他宦途失意时内心的孤寂,同时流露出超脱尘世的思绪。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出游诗。第一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独游池畔的闲适之景,通过柳花、菱叶等意象展现自然的生机,而“独坐”“孤斟”等句流露出孤寂无人同赏的淡淡惆怅;第二首诗以重游旧地所见藤树新茂、林鸟鸣竹的清新画面,反衬出诗人如扬雄般甘于清贫自守、远离尘嚣的淡泊志趣。

2. 写作手法

用典:“子云祗自守,奚事九衢尘”此句运用扬雄“自守”的典故,扬雄字子云,在王莽当政时期,很多人为了获取名利,纷纷攀附权贵,阿谀奉承。但扬雄却不为所动,依旧专注于自己的学问和著述,蛰居独处,远离官场的喧嚣与纷争。诗中以扬雄自比,表明自己像扬雄一样坚守自我,体现诗人清高的志趣。反问:“子云只自守,奚事九衢尘”。“奚事九衢尘”意思是为什么要去沾染那繁华京城的尘土呢?通过反问的语气,强化了诗人对长安官场的疏离态度,更有力地表达出诗人不愿卷入官场纷争,坚守自我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描绘出雨后池边一片青葱的宜人景象。“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通过“闲度”“故穿”,赋予柳花、菱叶以人的情态,生动展现了池边景物的悠然之态。“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刻画诗人独坐自斟,沉醉于闲游之境。“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以诗人持竿垂钓至日暮,独自幽咏无人倾听,营造出一种悠然又略带孤寂的氛围。第二首:“兹游苦不数,再到遂经旬”,感叹这样的闲游难得,再次到来已过旬日。“萍盖污池净,藤笼老树新”,描绘池中萍盖使污池显得洁净,藤绕老树增添新景,展现闲游所见之美。“林乌鸣讶客,岸竹长遮邻”,以林鸟鸣叫似讶客来,岸竹生长遮蔽邻居,营造出清幽宁静氛围。“子云只自守,奚事九衢尘”,借扬雄自守的典故,表明自己愿如扬雄般坚守自我,不屑于尘世喧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二诗一唱三叹,有馀味。以工论之,只前诗第一句已极佳,后诗第六句着题,诗亦体贴不尽。

元方回《瀛奎律髓》

# 朱彝尊曰:突然起,奇。“青青”定是草,不点出,更妙(首二句下)。柳度竹,菱穿萍,新(“柳花”二句下)。风致最胜。

《批韩诗》

# 冯班曰:次联句佳。纪昀曰:二诗体近江西,故虚谷取之,实无佳处。

不详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瀛奎律髓汇评》

# 幽情幽意,自遣自酌,但觉其趣,不见其苦。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西山》

下一篇:唐·韩愈《雨中寄张博士籍、侯主簿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