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chūn
xuě
zhōng
wén
yīng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1
zhāo
yīng
xuě
xīn
xuě
shù
yǎn
qián
chūn
dài
xiān
yíng
qīn
hán
bào
rén
gòng
jīn
chū
tīng
zǎo
shuí
guì
hòu
wén
pín
zàn
zhuàn
chéng
míng
chén
fēng
shuāng
bǎo
táo
xiāng
qīn
xiè
yōu
yǒu
xīn
qín
wèi
shēn

译文

清晨的黄莺在雪里显得清新,雪覆盖的树木让眼前有了春天。莺鸣略带沙哑先迎接春气,冒着严寒已向人们报春。皆夸初闻莺啼之早,又有谁会看重那后来频繁听见的莺鸣呢。暂时鸣叫哪能成曲调,孤独鸣叫哪能赶上好时候。在风霜中只能白白自我保全,与桃李哪能亲近。寄言隐居的朋友,莺辛勤鸣叫不是为了自己。

逐句剖析

"朝莺雪里新":清晨的黄莺在雪里显得清新,

"雪树眼前春":雪覆盖的树木让眼前有了春天。

"带涩先迎气":莺鸣略带沙哑先迎接春气,

"侵寒已报人":冒着严寒已向人们报春。

"共矜初听早":皆夸初闻莺啼之早,

"谁贵后闻频":又有谁会看重那后来频繁听见的莺鸣呢。

"暂啭那成曲":暂时鸣叫哪能成曲调,

"孤鸣岂及辰":孤独鸣叫哪能赶上好时候。

"风霜徒自保":在风霜中只能白白自我保全,

"桃李讵相亲":与桃李哪能亲近。

"寄谢幽栖友":寄言隐居的朋友,

"辛勤不为身":莺辛勤鸣叫不是为了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春雪中闻莺》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以早春雪景为依托,呈现出了冬末春初的独特风光,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感慨。开头两句写雪中黄莺初现、覆雪树木透着春意,奠定早春氛围;三、四句写莺鸣带涩却先迎春气、冒着严寒向人报春,突出黄莺的主动性;五、六句写人们都夸赞初听莺鸣早,却少有人重视后续频繁的鸣叫,暗含对黄莺的怜惜;七、八句写莺鸣短暂不成曲调,孤单鸣叫难逢适宜时机,进一步刻画黄莺的处境;九、十句写黄莺在风霜中只能独自自保,难以与桃李亲近,体现其孤寂;最后两句以黄莺的口吻寄谢隐居友人,表明自身辛勤鸣叫不为自己,升华情感。全诗语言自然,借物抒情,体现出早春的生机与诗人的细腻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韩愈创作这首诗时正处于江陵县,当时正值冬春交替。诗中“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还暗合着诗人对自身人生境遇的思索。这一时期,韩愈的诗歌常常关注自然与人文,展现出他细致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早春雪中黄莺早早鸣叫的景象,体现了早春时节清冷中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雪中莺的喜爱以及对早春景象的感怀之情。

2. 分段赏析

“朝莺雪里新,雪树眼前春”,开篇便勾勒出鲜明的早春雪景。清晨的黄莺在白雪中显得格外清新,覆盖着雪的树木让眼前浮现出春的气息。“新”字点出莺在雪中的生机,“春”字则打破雪景的萧瑟,于严寒中见暖意,奠定全诗咏物寄情的基调。“带涩先迎气,侵寒已报人”,细致刻画黄莺的品性。莺的鸣叫声还带着几分沙哑,却已抢先迎接春的气息;冒着彻骨的寒意,早已向人们传递春天的讯息。“先迎气”“已报人”突出其不畏严寒、及早报春的特点,暗含对这种勤勉精神的赞美。“共矜初听早,谁贵后闻频”,由莺鸣转向世人的态度。人们都夸耀初次听到莺鸣的早,却谁会看重它后来频繁的啼叫?这两句看似平淡的议论,实则藏着对世俗只重“初闻”、忽视“久鸣”的感慨,为后文赞美莺的坚守铺垫。“暂啭那成曲,孤鸣岂及辰”,续写莺鸣的处境。暂时的啼叫还不成曲调,孤独的鸣叫又哪能赶上合适的时机?“暂啭”“孤鸣”写出莺的平凡与孤独,“那成曲”“岂及辰”则带着几分对其不被理解的怜惜。“风霜徒自保,桃李讵相亲”,进一步写莺的生存环境。在风霜中只能独自保全自己,与盛开的桃李又怎能亲近?以“风霜”的严酷与“桃李”的热闹对比,凸显莺的孤寂与坚守,更显其品性可贵。“寄谢幽栖友,辛勤不为身”,结尾直抒胸臆。寄言那些隐居的朋友,黄莺这般辛勤啼叫,并非为了自身。这两句将莺的形象升华,赋予其无私的品格,既赞美了莺,也暗含诗人对这种不为私利、坚守本心的精神的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赠张籍》

下一篇:唐·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