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亭枕湘江":那红色的合江亭枕靠着湘江,
"蒸水会其左":蒸水在它的左边相汇合流。
"瞰临眇空阔":俯瞰江景,江面空旷辽远,
"绿净不可唾":江水碧绿澄澈,干净得让人都不忍心往里面吐唾沫。
"维昔经营初":往昔最初建造合江亭的时候,
"邦君实王佐":州郡长官实在是朝廷的辅佐之才。
# 邦君实王佐:此亭,故相齐公映所作。
"翦林迁神祠":他砍伐树林迁移了神祠,
"买地费家货":花费自己家里的钱财买下土地。
"梁栋宏可爱":亭中的梁栋宏大可爱,
"结构丽匪过":亭的结构华丽却并不过头。
"伊人去轩腾":那位贤能之人离去后仕途腾达,
"兹宇遂颓挫":这合江亭便逐渐衰败倾颓。
"老郎来何暮":老郎来得多么迟呀,
"高唱久乃和":很久之后才高唱着应和。
# 高唱久乃和:宇文郎中炫又增其制。
"树兰盈九畹":他种植的兰花布满了大片土地,
"栽竹逾万个":栽下的竹子超过万株。
"长绠汲沧浪":长长的绳索汲取着沧浪之水,
"幽蹊下坎坷":幽静的小路下地势坎坷。
"波涛夜俯听":在夜晚可以俯身倾听江涛的声音,
"云树朝对卧":清晨可以对着云雾缭绕的树木躺卧。
"初如遗宦情":起初好像是抛弃了做官的情怀,
"终乃最郡课":最终却在治理郡务上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人生诚无几":人生实在是没有多少时光,
"事往悲岂奈":往事已去,悲伤又有什么办法呢。
# 奈:一作那。
"萧条绵岁时":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里一片萧条冷落,
"契阔继庸懦":继任者庸碌懦弱,与前人差距很大。
"胜事谁复论":美好的事迹谁还会再谈论呢,
"丑声日已播":不好的名声却一天天传播开来。
"中丞黜凶邪":中丞罢黜了凶恶奸邪之人,
"天子闵穷饿":天子怜悯百姓的穷困饥饿。
"君侯至之初":君侯刚到这里的时候,
"闾里自相贺":乡里百姓都相互庆贺。
# 闾里自相贺:前刺史元澄无政,廉使杨公中丞奏黜之,朝廷遂用邹君。
"淹滞乐闲旷":让那些久不得志的人乐于悠闲旷达的生活,
"勤苦劝慵惰":劝勉懒惰的人勤劳刻苦。
"为余扫尘阶":为我扫净台阶上的尘土,
"命乐醉众座":命人奏乐让众人喝醉在座位上。
"穷秋感平分":在深秋时节感慨昼夜平分,
"新月怜半破":怜爱那半轮初升的新月。
"愿书岩上石":希望把这些事迹书写在岩石之上,
"勿使泥尘涴":不要让它被泥尘所污染。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1. 分段赏析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这几句是对合江亭的总体描写。开篇点明合江亭枕靠湘江,蒸水在其左侧交汇的地理位置,“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生动地描绘出从亭子俯瞰,视野空阔,江水碧绿澄澈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追述往昔建造亭子时,主持者是有辅佐帝王之才的人,不惜耗费家财,剪林迁祠、买地建亭,“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则夸赞亭子梁栋宏伟、结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合江亭建造者的赞赏以及对亭子本身的喜爱之情,为后文叙述亭子兴衰做了铺垫。“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这部分写了合江亭的兴衰变化。“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表明建造者离去后,亭子逐渐衰败。“老郎来何暮”写后来有人到来,虽来迟但积极作为,“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等句描绘其种植兰竹、修整设施,让环境变得优美。“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写出他起初看似无心仕途,最终却把治理地方事务做得极为出色,展现出对这位官员能力和作为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亭子重获生机的欣慰之情。“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奈。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这部分进一步抒发感慨。“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奈”感慨人生短暂,往事令人悲叹。“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指出在亭子衰败期间,经历了漫长的萧条岁月,有庸懦之人治理。“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写中丞除去凶邪之人,天子体恤百姓,新官员到来百姓庆贺。“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等句体现官员治理有方,诗人在此受到礼遇。最后“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表达诗人希望将这一切记录下来,不要让其被尘土玷污,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地方良好治理的期望。整首诗通过合江亭的变迁,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官员作为,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上一篇:唐·韩愈《莎栅联句》
下一篇:唐·韩愈《送文畅师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