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g
xiàng
gōng
xún
bái
lǎo
jiàn
liú
xiǎo
yǐn
yīn
zèng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ào
shì
gèng
féng
jiǔ
tiān
réng
duì
huā
wén
zhāng
guǎn
xīng
qíng
xìng
zhàn
nián
huá
huàn
fān
tuì
退
míng
gāo
què
kuā
wéi
cún
hào
rán
xiāng
gòng
shǎng
yān
xiá

译文

高傲洒脱的士人在相聚时开怀畅饮美酒,乐观豁达的人依然面对着鲜花,享受着美好时光。他的文章写得好,还通晓天文历法知识,情趣兴致贯穿了他的一生岁月。虽然仕途显达,他却反而想着退隐,名声很高却从不自我夸耀。只留存着那正直高尚的气节,我们一起欣赏着那美丽的烟霞景色。

逐句剖析

"傲士更逢酒":高傲洒脱的士人在相聚时开怀畅饮美酒,

"乐天仍对花":乐观豁达的人依然面对着鲜花,享受着美好时光。

"文章管星历":他的文章写得好,还通晓天文历法知识,

"情兴占年华":情趣兴致贯穿了他的一生岁月。

"宦达翻思退":虽然仕途显达,他却反而想着退隐,

"名高却不夸":名声很高却从不自我夸耀。

"惟存浩然气":只留存着那正直高尚的气节,

"相共赏烟霞":我们一起欣赏着那美丽的烟霞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令狐相公寻白阁老见留小饮因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酬和诗。此诗是刘禹锡与令狐相公一同寻访白阁老,受到留饮款待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此次相聚情景的描写以及对白阁老为人的赞颂,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惟存浩然气,相共赏烟霞”以“浩然气”象征白阁老及自己等文人的高尚气节,借“烟霞”这一自然景象,表达了他们对闲适、高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对比:“宦达翻思退,名高却不夸”一句,将“宦达”与“思退”、“名高”与“不夸”进行对比,突出了白阁老不慕名利、低调谦逊的高尚品格。

2. 分段赏析

《和令狐相公寻白阁老见留小饮因赠》首联“傲士更逢酒,乐天仍对花”:“傲士”点明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即高傲、洒脱的士人。“更逢酒”描绘出在相聚时开怀饮酒的情景,体现出一种豪爽的氛围。“乐天”表现出人物乐观豁达的心态,“仍对花”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闲适、优雅的环境。此联开篇就展现了文人相聚时饮酒赏花的惬意场景,为全诗奠定了轻松、高雅的基调。颔联“文章管星历,情兴占年华”:“文章管星历”说明白阁老不仅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对天文历法等知识也有所涉猎,展现了其才华的广博。“情兴占年华”则强调了他的情趣和兴致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突出了他热爱生活、富有情趣的一面。这一联从才华和情趣两个方面对人物进行了刻画,丰富了人物形象。颈联“宦达翻思退,名高却不夸”:“宦达”指仕途顺利、官位显达,“翻思退”却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想要退隐,体现了白阁老不贪恋权势的高尚品格。“名高”说明他声名远扬,“却不夸”则进一步突出了他的谦逊和低调。这一联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白阁老的高尚情操和独特的人生态度。尾联“惟存浩然气,相共赏烟霞”:“惟存浩然气”强调了白阁老及诗人等人所秉持的正直、高尚的气节,这种气节如同“浩然之气”般长存。“相共赏烟霞”则描绘了他们一起欣赏烟霞美景的画面,象征着他们对宁静、闲适、高雅生活的共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精神上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下一篇: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以司空裴相见招南亭看雪四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