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dòu
yuán
wài
shǐ
使
jūn
hán
shí
sōng
xiān
shì
yùn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chǔ
xiāng
hán
shí
huā
shí
lín
fēng
zhù
cǎi
cǎo
lián
yún
rén
zhù
shuǐ
wén
yàn
chí
zhū
lún
shàng
qún
fēi
zhì
qīng
shòu
chū
xuán
zuǒ
guī
fēi
shì
pén
chéng
jiù
shuǐ
cáo
shì
xīn
shī

译文

楚地的寒食节,正是橘花盛开的时候,野外的渡口处,迎着风停下了挂着彩色旗帜的船。草色连成一片,仿佛与云相接,行人在此停留又离去,水面波纹像轻纱般细腻,燕子往来飞翔,队形参差不齐。还记得当年乘坐朱轮车时,看到成群的野鸡飞翔,初任官职,系着青色绶带,官印上刻着左顾的龟形图案。我已不是当年湓城的旧司马了,您这位水曹官员为何还要寄来新诗呢。

逐句剖析

"楚乡寒食橘花时":楚地的寒食节,正是橘花盛开的时候,

"野渡临风驻彩旗":野外的渡口处,迎着风停下了挂着彩色旗帜的船。

"草色连云人去住":草色连成一片,仿佛与云相接,行人在此停留又离去,

"水纹如縠燕差池":水面波纹像轻纱般细腻,燕子往来飞翔,队形参差不齐。

"朱轮尚忆群飞雉":还记得当年乘坐朱轮车时,看到成群的野鸡飞翔,

"青绶初县左顾龟":初任官职,系着青色绶带,官印上刻着左顾的龟形图案。

"非是湓城旧司马":我已不是当年湓城的旧司马了,

"水曹何事与新诗":您这位水曹官员为何还要寄来新诗呢。

# 水曹何事与新诗:旧注:时自水部郎出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押支韵,以楚地乡间寒食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橘花绽放、野渡迎风、草色接云等自然景象,同时通过“朱轮”“青绶”等代表官职的意象,暗含诗人从水部郎外调担任地方官的身份转变。作品把景物描写和仕途感怀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中唐文人应酬唱和诗作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4月)的寒食节前后,彼时刘禹锡正路过湖南省常德市的松滋渡这一地方。当时诗人的官职是朗州司马,他采用唱和应答的方式回应窦员外所赠的诗作,诗里“自水部郎出牧”的表述中,暗暗包含了他自身身份的转变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酬唱诗。诗歌借楚乡寒食的橘花、野渡、草色、水纹等春日景象,以及“朱轮”“青绶”等官职意象,写出了诗人仕途变迁的感慨与复杂心绪。

2. 写作手法

意象组合:“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这些句子将橘花、野渡、草色、水纹、燕子等自然意象,与“彩旗”这一关联行旅的事物组合,自然景致与途中景象交织,既展现江南寒食春色,又暗含旅途行驻之感,意象叠加凸显春日行途的氛围。情景交融:“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等句以橘花盛开、风拂彩旗的春日之景,衬“青绶初县”“水曹旧事”的身份感慨,春色的明丽与仕途变迁的复杂心绪相融,景中含情,情由景生。景物描写:“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描绘楚地寒食橘花盛开、野渡风展彩旗之景,展现江南春日风光。用典:“青绶初县左顾龟”一句,运用“元龟象齿”典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原文为“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龟有灵而殒其命,宝也”。“元龟”指的是大龟,在古代被视为具有灵性的宝物,常用于占卜、祭祀等重要场合,是权力、尊贵与祥瑞的象征;“象齿”即象牙,同样是珍贵的财物。典故的原意是通过大象因象牙而遭捕杀、大龟因灵性而被取用性命的现象,揭示“财物招祸”的道理,警示人们过度追逐珍宝可能带来祸患。诗人截取典故中“元龟为宝物、象征尊贵与权力”的核心意象,将“元龟”转化为“左顾龟”,代指官员的印信,再以“青绶”呼应官职服饰,既保留了典故中“龟象征尊贵权力”的内涵,又贴合自身新任官职的情境,让典故与现实巧妙勾连。

3. 分段赏析

首联“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以楚地寒食时节为背景,点明“橘花盛开”的春日景象,又以“野渡临风”“彩旗驻立”勾勒出旅途场景,自然景致与行旅结合,开篇便奠定清新而略带行役感的基调。颔联“草色连云人去住,水纹如縠燕差池”,续写途中所见:青草绵延似与云连,行人往来停留;水面波纹如轻纱般细腻,燕子斜飞错落。“如縠”的比喻写出水纹轻柔之态,“差池”描绘燕子飞动的姿态,动静相衬,将江南春日的生机与柔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颈联“朱轮尚忆群飞雉,青绶初县左顾龟”,转入对仕途的感怀。“朱轮”“青绶”是官职的象征,“左顾龟”化用《左传》“元龟象齿”的典故,古代以龟为宝物象征尊贵与官职,诗人借“初县左顾龟”暗指自己刚任新职,“尚忆群飞雉”则流露对过往官职的追忆,暗含身份转变的感慨。尾联“非是湓城旧司马,水曹何事与新诗”,以“水曹”暗用南朝何逊任水部郎的旧事,自指过往水部郎身份,又以“非是旧司马”点明当下处境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八)》

下一篇:唐·刘禹锡《新秋对月寄乐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