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ú
xiàng
gōng
suǒ
tài
shí
jiān
zhōu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zhèn
shēng
shí
chén
qián
líng
chū
shuǐ
chū
yóu
dài
lóng
gōng
xīng
jiāng
guó
lái
róng
qīng
xiāng
tíng
cóng
fēng
xià
yún
shì
shàng
hàn
chá
xíng
shì
lín
jiàn
kēng
qiāng
yùn
líng
yān
hán
宿
rùn
tái
xiǎn
zhù
xīn
qīng
qiàn
xué
chú
mào
xiān
máng
chóng
zhuàn
míng
càn
yán
ào
lín
fēi
dòng
xiàng
léi
tíng
fán
jìn
huán
sàn
chéng
jiàn
biàn
便
xǐng
fán
qín
gǎn
ài
néng
tíng
jìng
chēng
chuí
sōng
gài
xiān
yìng
líng
wàng
yōu
cháng
shàng
xīn
míng
miǎo
xiǎo
xiāng
yàn
tuán
yuán
xiào
luò
xīng
rán
xiǎng
róng
jié
ān
nián
líng
cǎi
xún
xiāng
dié
sōu
qiú
àn
jiù
jīng
chuí
gōu
kòng
làng
dòng
jīng
yíng
yǒu
huò
rén
zhēng
huān
yáo
zhòng
gòng
tīng
zhōu
jīng
yuè
bǎo
qiān
yuǎn
yáng
líng
luò
yáng
huái
怀
rén
tíng
yán
chuí
tiān
zǎo
wǎn
cāng
míng

译文

太湖中生长出奇异的石头,深藏在水底,得到了大地的灵气。它刚刚离开水府而出,还带着龙宫的腥味。它来自江湖之国,来到显贵的庭院中增添光彩。它随风而起,像夏日的云彩,向上飞升,如同古老的木筏。轻轻擦拭,露出鱼鳞般的纹理,敲击时,发出玉石般的清脆声音。它带着水波的湿润,苔藓为它增添了新的青色。石头上有嵌入的胡人形象,纤细的锋芒上刻着虫篆铭文。它高耸的样子傲视林间草木,飞动时仿佛雷霆万钧。靠近它,暑热自然消散,看到它,宿醉也会清醒。普通的鸟儿不敢在它上面栖息,尘埃也无法停留。它静静地衬托着松树的华盖,鲜艳地映照着鹤的羽毛。看到它就能忘却忧愁,它的本性与我的心境相契合。它虽小,却能羞愧湘江的燕子,它虽圆,却能嘲笑坠落的星星。徒然想象它的形成,又怎能测出它的年龄?询问乡里的老人,按照旧书的记载去寻找。垂下钓钩探入缝隙,隔着波浪闪烁着光芒。有人获得它,众人争相祝贺,欢乐的歌谣人人传唱。一州的人都惊叹于它的珍贵,千里之外也传来了它的名声。在洛阳的道路上看到它,让人怀念吴地的亭台。寄语那些展翅高飞的人,早晚都会从沧海中崛起。

逐句剖析

"震泽生奇石":太湖中生长出奇异的石头,

# 震泽:太湖别名。

"沉潜得地灵":深藏在水底,得到了大地的灵气。

# 地灵:大地灵秀之气。

"初辞水府出":它刚刚离开水府而出,

# 水府:水神所辖区域,此即指水中。

"犹带龙宫腥":还带着龙宫的腥味。

# 龙宫:龙王宫殿。相传太湖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余尺,由此可至龙宫,见《太平广记》卷四一八引《梁四公记》。

"发自江湖国":它来自江湖之国,

"来荣卿相庭":来到显贵的庭院中增添光彩。

"从风夏云势":它随风而起,像夏日的云彩,

"上汉古查形":向上飞升,如同古老的木筏。

# 汉:天河。

"拂拭鱼鳞见":轻轻擦拭,露出鱼鳞般的纹理,

"铿锵玉韵聆":敲击时,发出玉石般的清脆声音。

"烟波含宿润":它带着水波的湿润,

"苔藓助新青":苔藓为它增添了新的青色。

"嵌穴胡雏貌":石头上有嵌入的胡人形象,

# 胡雏:胡人,其额鼻等高耸,眼窝深陷,故以状石。,嵌穴:石上洞穴。

"纤铓虫篆铭":纤细的锋芒上刻着虫篆铭文。

# 虫篆:古代的一种字体。,纤铓:细微,指石上的痕迹。

"孱颜傲林薄":它高耸的样子傲视林间草木,

# 林薄:山林。,孱颜:即巉岩,山高峻貌,此以状石。

"飞动向雷霆":飞动时仿佛雷霆万钧。

"烦热近还散":靠近它,暑热自然消散,

"余酲见便醒":看到它,宿醉也会清醒。

"凡禽不敢息":普通的鸟儿不敢在它上面栖息,

"浮壒莫能停":尘埃也无法停留。

"静称垂松盖":它静静地衬托着松树的华盖,

"鲜宜映鹤翎":鲜艳地映照着鹤的羽毛。

"忘忧常目击":看到它就能忘却忧愁,

"素尚与心冥":它的本性与我的心境相契合。

# 冥:暗合。,素尚:清廉高尚的志向。

"眇小欺湘燕":它虽小,却能羞愧湘江的燕子,

# 湘燕:湘中石燕。

"团圆笑落星":它虽圆,却能嘲笑坠落的星星。

# 落星:陨石。

"徒然想融结":徒然想象它的形成,

"安可测年龄":又怎能测出它的年龄?

"采取询乡耋":询问乡里的老人,

# 乡耋:当地老人。

"搜求按旧经":按照旧书的记载去寻找。

# 旧经:图经、即地方志。唐代州府各有图经,记载本州山川、物产、风土、民情等。

"垂钩入空隙":垂下钓钩探入缝隙,

"隔浪动晶荧":隔着波浪闪烁着光芒。

"有获人争贺":有人获得它,众人争相祝贺,

"欢谣众共听":欢乐的歌谣人人传唱。

"一州惊阅宝":一州的人都惊叹于它的珍贵,

"千里远扬舲":千里之外也传来了它的名声。

# 扬舲:犹扬帆,指以船载运。舲,有窗的小船。

"睹物洛阳陌":在洛阳的道路上看到它,

"怀人吴御亭":让人怀念吴地的亭台。

"寄言垂天翼":寄语那些展翅高飞的人,

"早晚起沧溟":早晚都会从沧海中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描绘了太湖石的形态、来历以及其在文化中的寓意。诗人从太湖石的自然之美入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太湖石的奇特与珍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赋予太湖石以人的情感和气质,“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象征着太湖石的高洁与灵动。诗中既有静态的自然描写,“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也有动态的场景捕捉,“飞动向雷霆。”使画面富有层次感。通过“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等句,诗人用凡禽和浮尘与太湖石形成对比,衬托太湖石的高洁。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构思巧妙,通过对太湖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对太湖石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作于开成三年(838年)夏,当时刘禹锡在洛阳。刘禹锡在诗中通过对太湖石的描写,展现了其自然之美和文化内涵。太湖石作为文人雅士喜爱的观赏石,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对自然的向往。刘禹锡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刘禹锡一生多次被贬,晚年回到洛阳,这首诗反映了他在晚年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反映了太湖石在当时被视为珍宝,也体现了刘禹锡对这种文化现象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是对太湖石的赞美,也是刘禹锡晚年心境的写照,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诗人赋予太湖石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将太湖石的来历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情感。描写:诗中对太湖石的形态、质地、颜色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通过丰富的描写展现了太湖石的美丽。对比:诗人通过“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等句,将太湖石的珍贵与普通事物形成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太湖石的非凡。

2. 分段赏析

第一、二联:“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开篇点明太湖石的来历,生于震泽(太湖),因沉潜于水中而得地灵之气。诗人用“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描绘太湖石刚从水中捞出时的生动场景,赋予其神秘色彩。第三、四联:“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太湖石从江湖之地而来,最终被置于卿相的庭院中,增添了庭院的雅致。诗人用“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形容太湖石的形态,如同夏云和汉代的古船,富有想象力。第五、六联:“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诗人描写太湖石的质地和声音,拂拭后可见鱼鳞般的纹理,敲击时发出玉一般的清脆声音。石头上还带着烟波的湿润和苔藓的新绿,生动地展现了太湖石的自然之美。第七、八联:“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太湖石上有嵌穴,形态如胡雏,边缘锋利,仿佛刻有虫篆。诗人用“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形容太湖石的气势,如同傲立于林中的山峰,充满动感。第九、十联:“烦热近还散,余酲见便醒。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太湖石的清凉特性可以驱散烦热,让人清醒。诗人用“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形容太湖石的高洁,连凡禽都不敢在其上停留。第十一、十二联:“静称垂松盖,鲜宜映鹤翎。忘忧常目击,素尚与心冥。”太湖石与松盖相映成趣,与鹤翎相得益彰,让人忘却忧愁,心境宁静。第十三、十四联:“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徒然想融结,安可测年龄。”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太湖石的小巧和完美,甚至可以欺骗湘燕,嘲笑落星。太湖石的形成难以测度,岁月无法衡量。第十五、十六联:“采取询乡耋,搜求按旧经。垂钩入空隙,隔浪动晶荧。”诗人描写太湖石的采集过程,询问乡老,按照旧经寻找,甚至垂钩入水,寻找空隙中的石头。第十七、十八联:“有获人争贺,欢谣众共听。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太湖石的获得引起人们的欢呼和庆祝,一州的人都为之惊叹,千里之外也传颂着它的美名。第十九、二十联:“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诗人看到太湖石,想起远方的朋友,希望他能像垂天之翼一样,早日飞向广阔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龙阳县歌》

下一篇:唐·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