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生奇石":太湖中生长出奇异的石头,
# 震泽:太湖别名。
"沉潜得地灵":深藏在水底,得到了大地的灵气。
# 地灵:大地灵秀之气。
"初辞水府出":它刚刚离开水府而出,
# 水府:水神所辖区域,此即指水中。
"犹带龙宫腥":还带着龙宫的腥味。
# 龙宫:龙王宫殿。相传太湖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余尺,由此可至龙宫,见《太平广记》卷四一八引《梁四公记》。
"发自江湖国":它来自江湖之国,
"来荣卿相庭":来到显贵的庭院中增添光彩。
"从风夏云势":它随风而起,像夏日的云彩,
"上汉古查形":向上飞升,如同古老的木筏。
# 汉:天河。
"拂拭鱼鳞见":轻轻擦拭,露出鱼鳞般的纹理,
"铿锵玉韵聆":敲击时,发出玉石般的清脆声音。
"烟波含宿润":它带着水波的湿润,
"苔藓助新青":苔藓为它增添了新的青色。
"嵌穴胡雏貌":石头上有嵌入的胡人形象,
# 胡雏:胡人,其额鼻等高耸,眼窝深陷,故以状石。,嵌穴:石上洞穴。
"纤铓虫篆铭":纤细的锋芒上刻着虫篆铭文。
# 虫篆:古代的一种字体。,纤铓:细微,指石上的痕迹。
"孱颜傲林薄":它高耸的样子傲视林间草木,
# 林薄:山林。,孱颜:即巉岩,山高峻貌,此以状石。
"飞动向雷霆":飞动时仿佛雷霆万钧。
"烦热近还散":靠近它,暑热自然消散,
"余酲见便醒":看到它,宿醉也会清醒。
"凡禽不敢息":普通的鸟儿不敢在它上面栖息,
"浮壒莫能停":尘埃也无法停留。
"静称垂松盖":它静静地衬托着松树的华盖,
"鲜宜映鹤翎":鲜艳地映照着鹤的羽毛。
"忘忧常目击":看到它就能忘却忧愁,
"素尚与心冥":它的本性与我的心境相契合。
# 冥:暗合。,素尚:清廉高尚的志向。
"眇小欺湘燕":它虽小,却能羞愧湘江的燕子,
# 湘燕:湘中石燕。
"团圆笑落星":它虽圆,却能嘲笑坠落的星星。
# 落星:陨石。
"徒然想融结":徒然想象它的形成,
"安可测年龄":又怎能测出它的年龄?
"采取询乡耋":询问乡里的老人,
# 乡耋:当地老人。
"搜求按旧经":按照旧书的记载去寻找。
# 旧经:图经、即地方志。唐代州府各有图经,记载本州山川、物产、风土、民情等。
"垂钩入空隙":垂下钓钩探入缝隙,
"隔浪动晶荧":隔着波浪闪烁着光芒。
"有获人争贺":有人获得它,众人争相祝贺,
"欢谣众共听":欢乐的歌谣人人传唱。
"一州惊阅宝":一州的人都惊叹于它的珍贵,
"千里远扬舲":千里之外也传来了它的名声。
# 扬舲:犹扬帆,指以船载运。舲,有窗的小船。
"睹物洛阳陌":在洛阳的道路上看到它,
"怀人吴御亭":让人怀念吴地的亭台。
"寄言垂天翼":寄语那些展翅高飞的人,
"早晚起沧溟":早晚都会从沧海中崛起。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写作手法
拟人:诗人赋予太湖石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将太湖石的来历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情感。描写:诗中对太湖石的形态、质地、颜色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通过丰富的描写展现了太湖石的美丽。对比:诗人通过“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等句,将太湖石的珍贵与普通事物形成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太湖石的非凡。
2. 分段赏析
第一、二联:“震泽生奇石,沉潜得地灵。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开篇点明太湖石的来历,生于震泽(太湖),因沉潜于水中而得地灵之气。诗人用“初辞水府出,犹带龙宫腥”描绘太湖石刚从水中捞出时的生动场景,赋予其神秘色彩。第三、四联:“发自江湖国,来荣卿相庭。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太湖石从江湖之地而来,最终被置于卿相的庭院中,增添了庭院的雅致。诗人用“从风夏云势,上汉古查形”形容太湖石的形态,如同夏云和汉代的古船,富有想象力。第五、六联:“拂拭鱼鳞见,铿锵玉韵聆。烟波含宿润,苔藓助新青。”诗人描写太湖石的质地和声音,拂拭后可见鱼鳞般的纹理,敲击时发出玉一般的清脆声音。石头上还带着烟波的湿润和苔藓的新绿,生动地展现了太湖石的自然之美。第七、八联:“嵌穴胡雏貌,纤铓虫篆铭。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太湖石上有嵌穴,形态如胡雏,边缘锋利,仿佛刻有虫篆。诗人用“孱颜傲林薄,飞动向雷霆”形容太湖石的气势,如同傲立于林中的山峰,充满动感。第九、十联:“烦热近还散,余酲见便醒。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太湖石的清凉特性可以驱散烦热,让人清醒。诗人用“凡禽不敢息,浮壒莫能停”形容太湖石的高洁,连凡禽都不敢在其上停留。第十一、十二联:“静称垂松盖,鲜宜映鹤翎。忘忧常目击,素尚与心冥。”太湖石与松盖相映成趣,与鹤翎相得益彰,让人忘却忧愁,心境宁静。第十三、十四联:“眇小欺湘燕,团圆笑落星。徒然想融结,安可测年龄。”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太湖石的小巧和完美,甚至可以欺骗湘燕,嘲笑落星。太湖石的形成难以测度,岁月无法衡量。第十五、十六联:“采取询乡耋,搜求按旧经。垂钩入空隙,隔浪动晶荧。”诗人描写太湖石的采集过程,询问乡老,按照旧经寻找,甚至垂钩入水,寻找空隙中的石头。第十七、十八联:“有获人争贺,欢谣众共听。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太湖石的获得引起人们的欢呼和庆祝,一州的人都为之惊叹,千里之外也传颂着它的美名。第十九、二十联:“睹物洛阳陌,怀人吴御亭。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沧溟。”诗人看到太湖石,想起远方的朋友,希望他能像垂天之翼一样,早日飞向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