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xià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tóng
fāng
dǒu
bǐng
zàn
nán
huí
shāo
xián
dān
zhòng
chū
lián
běi
kāi
西
yuán
huā
jìn
xīn
yuè
wèi
shuí
lái
shí
jié
guò
fán
huá
yīn
yīn
qiān
wàn
jiā
cháo
qín
mìng
yuán
guǒ
zhuì
zhī
xié
fēi
dié
kuī
cóng
wǎn
huā
绿
shuǐ
fēng
chū
nuǎn
qīng
lín
zǎo
mài
lǒng
zhì
zhāo
gòu
sāng
rén
guī
bǎi
shé
bēi
huā
jìn
píng
lái
fēi

译文

铜壶滴漏正显示夜渐渐变短,北斗星的斗柄刚刚转向南方。渐渐觉得单衣有些厚重,开始喜爱打开朝北的窗户。西园的花朵已经全部凋谢,新升起的月亮是为谁而来呢。时节已经过了繁花盛开的时候,到处是绿树成荫的千万人家。巢里的禽鸟教幼鸟嬉戏,园中的果实坠落在枝头使树枝倾斜。一只孤独寂寞飞舞的蝴蝶,在花丛中窥探寻觅晚开的花朵。绿水在微风中开始变暖,青林里的露水早已晒干。麦陇中雉鸡在清晨鸣叫,桑野间的农人在傍晚归来。百舌鸟因花朵凋谢而悲伤,在平旷的田野上来回飞翔。

逐句剖析

"铜壶方促夜":铜壶滴漏正显示夜渐渐变短,

"斗柄暂南回":北斗星的斗柄刚刚转向南方。

"稍嫌单衣重":渐渐觉得单衣有些厚重,

"初怜北户开":开始喜爱打开朝北的窗户。

"西园花已尽":西园的花朵已经全部凋谢,

"新月为谁来":新升起的月亮是为谁而来呢。

"时节过繁华":时节已经过了繁花盛开的时候,

"阴阴千万家":到处是绿树成荫的千万人家。

"巢禽命子戏":巢里的禽鸟教幼鸟嬉戏,

"园果坠枝斜":园中的果实坠落在枝头使树枝倾斜。

"寂寞孤飞蝶":一只孤独寂寞飞舞的蝴蝶,

"窥丛觅晚花":在花丛中窥探寻觅晚开的花朵。

"绿水风初暖":绿水在微风中开始变暖,

"青林露早晞":青林里的露水早已晒干。

"麦陇雉朝雊":麦陇中雉鸡在清晨鸣叫,

"桑野人暮归":桑野间的农人在傍晚归来。

"百舌悲花尽":百舌鸟因花朵凋谢而悲伤,

"平芜来去飞":在平旷的田野上来回飞翔。

# 平芜:一作无声,一作绝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夏曲三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围绕的是初夏时节的自然景象与生活场景。第一首从初夏夜晚的时间变化和人们衣着、居所的感受,以及西园花朵凋零、新月升起,体现初夏的到来和时光的流转。第二首描绘初夏庭院中禽鸟教子嬉戏、园果坠枝,蝴蝶孤独寻觅晚花,展现初夏庭院的生机与静谧,蕴含对时光和生命的思考。第三首刻画初夏清晨田野风光,绿水初暖、青林露晞,麦陇中雉鸡鸣叫,桑野间农人暮归,百舌鸟因花尽而悲鸣,描绘出一幅初夏田园生活画卷,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整体通过对初夏不同场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初夏时节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在三首诗中多处运用,如“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借西园花尽和新月升起之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借百舌鸟因花尽而悲及在平芜间飞的景象,表达对花开花落、时光变迁的情感。动静结合:“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巢禽命子戏”和“孤飞蝶”“窥丛觅晚花”为动景,描绘禽鸟和蝴蝶的活动;“园果坠枝斜”为静景,描写园果坠落后树枝的状态,动静结合,使初夏庭院景色更生动。“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雉朝雊”是动,“桑野”是静,动静相衬,勾勒出初夏田野的生活画面。拟人:“百舌悲花尽”,赋予百舌鸟“悲”的情感,将其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因花尽而带来的一种伤感情绪,增强诗歌感染力。

2. 分段赏析

第一首:“铜壶方促夜,斗柄暂南回”,通过描写铜壶滴漏时间变化暗示夜短,北斗星斗柄指向南方,表明初夏时节的到来,从时间和星象角度点明时令,为下文描写初夏景象做铺垫。“稍嫌单衣重,初怜北户开”,从人的感受出发,因初夏天气渐热,开始觉得单衣有些厚重,喜爱打开朝北的窗户纳凉,以人的生活细节体现初夏气候特点。“西园花已尽,新月为谁来”,写西园花朵已经凋零,而新月升起,以花尽和新月的对比,借景抒情,表达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第二首:“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总写初夏时节繁花已过,到处呈现出绿树成荫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初夏氛围基调。“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描绘庭院中巢里的禽鸟教幼鸟嬉戏,园中的果实坠落在枝头使树枝倾斜,展现出初夏庭院中充满生机的画面。“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一只孤独飞舞的蝴蝶,在花丛中窥探寻觅晚开的花朵,与前面禽鸟嬉戏形成对比,以动衬静,表现出初夏庭院的静谧,同时流露出一丝寂寞之感。第三首:“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描绘初夏清晨绿水在微风中初显暖意,青林里的露水早已晒干,从水和林的状态体现初夏清晨的特点。“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写麦陇中雉鸡在清晨鸣叫,桑野间农人在傍晚归来,勾勒出一幅初夏田野间人们劳作的画面,展现田园生活的质朴与和谐。“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百舌鸟因花尽而悲鸣,在平旷的田野上来回飞翔,借百舌鸟的情感和动作,抒发对花开花落、时光流转的感慨,使诗歌情感更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侍中之孙》

下一篇:唐·刘禹锡《和浙西尚书闻常州杨给事制新楼因寄之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