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钗重合两无缘":玉钗即便能够重新合在一起,可两人却再无缘分相聚,
"鱼在深潭鹤在天":就如同鱼儿在深深的潭底,仙鹤在高高的天空,彼此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得意紫鸾休舞镜":曾经得意的紫鸾啊,不要再对着镜子徒劳地起舞了(暗示往昔美好不再),
# 休:一作辞。
"能言青鸟罢衔笺":那能传递消息的青鸟也不必再衔着信笺了(表示书信往来已断)。
# 罢:一作断。
"金盆已覆难收水":就像打翻的金盆里的水难以再收回,
"玉轸长抛不续弦":长久抛置的玉制琴轸也无法再用来续弦,我们的关系已无法挽回。
"若向蘼芜山下过":倘若有一天从蘼芜山下经过,
"遥将红泪洒穷泉":只能远远地朝着黄泉洒下伤心的泪水,来寄托我对她的思念。
# 红:一作狂。,遥:一作空。
"鸾飞远树栖何处":鸾鸟飞向远方的树林,不知栖息在何处了,
"凤得新巢想称心":凤凰找到了新的巢穴,想来应该很是称心如意吧。
"红壁尚留香漠漠":红色的墙壁上还隐隐留存着淡淡的香气,
# 壁:一作粉。
"碧云初断信沉沉":可天上的碧云刚刚断开,我们之间的音信也变得沉沉地断绝了。
"情知点污投泥玉":心里明白自己就如同被丢进泥里而受到玷污的美玉,
# 情知:一作那堪。
"犹自经营买笑金":但还是忍不住为她花费金钱。
# 犹自:一作懒更。
"从此山头似人石":从此以后,那山头上就有了一块像人的石头,
"丈夫形状泪痕深":有着男子的形状,脸上泪痕深深,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悲伤。
"但曾行处遍寻看":凡是曾经和她一起走过的地方,我都一一找遍了,
"虽是生离死一般":虽然是生离,可感觉却如同死别一般痛苦。
"买笑树边花已老":曾经为她买笑娱乐的那棵树旁边,花儿都已经老去了,
"画眉窗下月犹残":过去为她画眉的窗户下,月亮依然残缺着。
"云藏巫峡音容断":云雾遮蔽了巫峡,她的音容笑貌仿佛也随着断绝了,
"路隔星桥过往难":路途被星桥阻隔,想要往来是如此艰难。
"莫怪诗成无泪滴":不要奇怪我写成这首诗却没有流下眼泪,
"尽倾东海也须干":因为即便把东海的水都倾尽,也难以表达我心中的悲伤,眼泪又怎能流得完呢。
"三山不见海沉沉":看不到传说中的三座仙山,大海一片深邃迷茫,
"岂有仙踪更可寻":哪里还有仙人的踪迹可以寻觅呢。
"青鸟去时云路断":青鸟飞去的时候,云间的道路仿佛也断绝了,
"姮娥归处月宫深":嫦娥回到的月宫是那样的幽深遥远。
"纱窗遥想春相忆":遥想着在春天里,透过纱窗她是否也会想起我,
"书幌谁怜夜独吟":在书斋的帷幔下,夜晚我独自吟诗又有谁会怜惜呢。
"料得夜来天上镜":料想夜晚天上的那轮明月,
"只应偏照两人心":应该会偏偏照着我们两个人的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律诗,又是一组闺怨题材的诗,展现了诗人与歌妓分离后,内心的痛苦、思念与哀怨。
2. 写作手法
用典:频繁运用典故,如“紫鸾舞镜”,以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增强情感表达的深度与含蓄性,让诗歌韵味悠长。象征:“鱼在深潭鹤在天”以鱼鹤相隔象征与歌妓的分离和相见无期,生动形象地渲染出无奈之感。借景抒情:借“红壁尚留香漠漠,碧云初断信沉沉”等景,将情感融入景色描写,情景交融,使读者更易体会诗人心境。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开篇“玉钗重合两无缘”直抒情感,奠定基调,随后借鱼鹤、紫鸾青鸟等典故和形象,层层递进,表达出感情破裂的无奈与思念,最后设想路过蘼芜山时洒泪黄泉,尽显深情。第二首:以鸾凤不同境遇暗示歌妓可能的新归宿,对比自己的孤独。红壁留香、碧云断信,进一步烘托分离后的寂寥,结尾以山头似人石流泪,将思念具象化。第三首:从回忆走过之处的遍寻无果,到眼前“花已老”“月犹残”的衰败之景,再到巫峡云藏、星桥路隔的阻隔,最后以泪尽东海抒发极度悲伤。第四首:先写三山不见、仙踪难寻的渺茫,借青鸟、嫦娥典故强化分离之感,再想象对方春日回忆与自己夜吟无人怜,最后以月照两人心收尾,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唐·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下一篇:唐·刘禹锡《浪淘沙·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