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谗言如浪深":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
# 谗言:毁谤的话。
"莫言迁客似沙沉":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 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
"千淘万漉虽辛苦":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
# 漉:水慢慢地渗下。
"吹尽狂沙始到金":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借物言志诗。诗歌借浪淘沙的过程,描绘了淘金需历经千淘万漉的辛苦,最终才能吹尽狂沙得到真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遭受谗言诋毁、被贬谪的困境,却坚信只要坚持,就能如沙中淘金般实现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与乐观精神。
2. 写作手法
象征:“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狂沙”象征人生路上如谗言、贬谪等诸多艰难困苦,“金”则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价值以及最终的成功,生动形象地表明历经磨难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3. 分段赏析
《浪淘沙・其八》前两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从内容上看,诗人直抒胸臆,劝诫人们莫要畏惧谗言的险恶,莫要认为被贬之人会永远沉沦。情感上,展现出诗人不向困境低头的无畏与坚定。写作手法上,运用比兴,将谗言比作深沉的浪,迁客比作沉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所处的艰难环境,引发读者对诗人境遇的共鸣。后两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内容上描绘淘金过程的艰辛,只有历经千淘万漉,吹走狂沙才能得到真金;情感上,表达出诗人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即便饱受磨难,最终也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乐观信念;写作手法上,采用象征,“千淘万漉”象征人生磨难,“狂沙”象征困境,“金”象征诗人的才华与价值,深化主题,激励人心。
4. 作品点评
《浪淘沙・其八》是刘禹锡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其写作特色鲜明,以比兴和象征手法见长,将人生哲理与自然现象巧妙融合,借浪淘沙的过程,深入浅出地表达面对困境时应坚守信念的道理。语言质朴明快,毫无晦涩之感,使深刻的思想易于被读者领会。整首诗浑然一体,以其蕴含的乐观坚定精神打动人心。
# 唐汝询曰:妇人临水望夫,而以浪之淘沙起兴;言日斜而不至,则不如飞燕之有情也。
清吴昌祺《删订唐诗解》
# 触景含情,幽恨难写,人情只在口头。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