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ín
bái
tiān
cuī
ér
èr
piān
chuàng
rán
zèng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yín
jūn
diào
zhān
yīng
néng
shǐ
使
qíng
jìn
yǒu
qíng
wàng
chē
zhōng
xīn
wèi
shì
qiān
qiū
tíng
xià
chū
chéng
tíng
yǒu
chú
chù
chí
jīn
shēng
cóng
jūn
qióng
shù
zhī
chuī
zhé
zhī
shēng

译文

吟诵你悲苦的诗篇,我不禁泪水沾湿了衣襟,你的诗能让原本没有情感的事物都充满情感。四处张望,坐在车中内心的悲痛无法释怀,在千秋亭下,你刚刚写成悼念儿子的诗赋。庭院中的梧桐树已经有了幼鸟栖息的地方,池塘边的鹤如今没有幼鹤与之呼应鸣叫。从现在起,希望你能像琼树一样,即使有一枝被吹折,也会再有一枝生长出来。

逐句剖析

"吟君苦调我沾缨":吟诵你悲苦的诗篇,我不禁泪水沾湿了衣襟,

"能使无情尽有情":你的诗能让原本没有情感的事物都充满情感。

"四望车中心未释":四处张望,坐在车中内心的悲痛无法释怀,

"千秋亭下赋初成":在千秋亭下,你刚刚写成悼念儿子的诗赋。

"庭梧已有栖雏处":庭院中的梧桐树已经有了幼鸟栖息的地方,

"池鹤今无子和声":池塘边的鹤如今没有幼鹤与之呼应鸣叫。

"从此期君比琼树":从现在起,希望你能像琼树一样,

"一枝吹折一枝生":即使有一枝被吹折,也会再有一枝生长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吟白乐天哭崔儿二篇,怆然寄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白居易悼念儿子的悲痛展开,首联直接抒发诗人被白居易悲苦诗篇深深打动之情,凸显其感染力与二人友情;颔联描绘白居易在四望车中未释怀、于千秋亭下初成悼亡诗的情景,体现其丧子之痛;颈联以庭梧有雏喻生命希望,与池鹤无子和声对比,突出白居易孤独痛苦;尾联借琼树象征美好坚韧,表达对白居易的安慰与期许,强调生命顽强、生机不息,深化慰藉主题。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831年,那时刘禹锡任礼部郎中。白居易因丧子悲痛写下诗歌抒发情怀,刘禹锡读后心生感触,便写下这首诗寄给友人以表安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寄赠抒怀诗。诗歌借吟诵友人悲诗沾泪、庭梧栖雏、池鹤失和等情景,营造了悲凉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丧子之痛的深切共鸣以及对友人坚韧品格的期望与美好祝愿。

2. 写作手法

烘托:“庭梧已有栖雏处,池鹤今无子和声”,用梧桐有雏鸟栖息的景象,反衬池鹤失去幼鹤呼应的孤寂,烘托出友人丧子后的悲凉氛围。对比:“庭梧已有栖雏处,池鹤今无子和声”,将梧桐有雏与池鹤失子的情景对比,突出友人丧子后的孤独哀伤,强化情感表达。比喻:“从此期君比琼树,一枝吹折一枝生”,把友人比作琼树,以树枝折而复生的景象,既写丧子之痛,又寄寓对友人坚韧重生的期望。

3. 分段赏析

首联“吟君苦调我沾缨,能使无情尽有情”,直接抒发情感,“吟君苦调”明确指出是吟诵白居易悲苦的诗篇,“我沾缨”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被深深打动,泪水打湿帽带的情景,侧面烘托出白居易诗篇的感染力,也体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下句进一步强调白居易诗的强大感染力。“能使无情尽有情”意味着白居易的诗具有神奇的力量,能让原本没有情感的事物都充满了情感。颔联“四望车中心未释,千秋亭下赋初成”,诗中“四望车”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境,“心未释”直接点明白居易内心仍然被丧子之痛所困扰,难以解脱。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白居易的悲痛之深。下句诗中“千秋亭下”明确了创作地点,“赋初成”说明白居易刚刚完成悼念儿子的诗赋。这一句具体描述了白居易创作悼亡诗的过程。颈联“庭梧已有栖雏处,池鹤今无子和声”,诗中“庭梧”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已有栖雏处”表示已经有新的生命在成长。此句以庭梧为喻,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存在,为后文的慰藉做铺垫。下句诗中“池鹤”与“庭梧”形成对比,“无子和声”体现出一种孤独和失落。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白居易丧子后的孤独和痛苦,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尾联“从此期君比琼树,一枝吹折一枝生”,诗中“琼树”在古代常象征着美好、坚韧和长寿。诗人希望白居易能像琼树一样,具有坚韧的品质,这既是对白居易的安慰,也是对他的期许,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态度。下句以琼树的生长特性为喻,“一枝吹折一枝生”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顽强和生生不息。诗人借此告诉白居易,虽然遭遇了丧子之痛,但生活仍会继续,新的希望和生机总会到来。

4. 作品点评

作为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严格遵循平仄对仗规则,结构十分工整。诗里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白居易丧子之痛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他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体现出刘禹锡诗歌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送元简上人适越》

下一篇:唐·刘禹锡《和思黯忆南庄见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