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袅娜占年华":柳条轻盈袅娜有美好的年华,
# 袅娜:柔软细长貌。
"舞榭妆楼处处遮":舞榭和妆楼处处在她的遮掩下。
"春尽絮花留不得":春天到头柳絮飞扬留不住,
# 絮花:一作“絮飞”。
"随风好去落谁家":随风好好飞去,不知落到谁家?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写作手法
拟人:“轻盈袅娜占年华”把杨柳赋予了人的姿态和气质,用“轻盈袅娜”来形容,仿佛杨柳如同妙龄少女般柔美,生动地展现出杨柳的婀娜多姿,也让读者对杨柳的形象有更鲜活的感受。夸张:“舞榭妆楼处处遮”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杨柳之多、之繁茂,好像把舞榭妆楼都完全遮蔽了,突出了杨柳在春日里的繁茂景象,强化了杨柳无处不在的印象。象征:全诗以杨柳象征人生,前两句杨柳的“轻盈袅娜”“处处遮”象征着人生的青春美好与繁华得意;后两句“春尽絮飞”象征着人生的暮年和美好事物的消逝,“随风好去落谁家”则象征着人生的漂泊无依和命运的不可捉摸。
2. 分段赏析
《杨柳枝词九首(其九)》写杨柳的盛衰变化,借杨花柳絮喻漂泊之感。第一句“轻盈袅娜”生动描绘柳枝摇曳的柔美姿态,暗喻青春韶华的蓬勃朝气;“占年华”则将杨柳与时光紧密联结,暗含对美好事物易逝的隐忧。第二句“舞榭妆楼处处遮”以夸张笔调极写柳枝遍覆繁华之地的景象,既展现其装点世俗的功用,又隐隐透露出诗人对浮世喧嚣的疏离。第三句“春尽絮飞”四字凝练概括了杨柳从盛到衰的过程,“留不得”三字直抒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暗含对生命不可逆的深沉喟叹。第四句“随风好去落谁家”以设问收束,将柳絮漂泊的意象升华为对命运归宿的终极追问。“好去”看似洒脱,实则隐含对漂泊无依的悲悯,使全诗在哲理性思考中余韵悠长。诗人借柳絮无根的特性,隐喻人生聚散如浮萍的宿命感,深化主旨。
下一篇:唐·刘禹锡《白太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