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o
nián
xíng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1
西
líng
xiá
nián
shào
sòng
guò
cháng
tíng
qīng
huái
jiā
liǎng
bái
liú
xīng
wén
dào
shū
chán
kòu
jǐng
xíng
gāo
qīng
nàn
shuí
yān
shān
míng

译文

西陵的一位少年游侠,在长亭为他人饯行。在那青槐夹道的驿路上,呈报紧急公文的信使骑着白马如同流星一样飞驰而过。听说这是一道来自边关的紧急军事文书,传来了匈奴侵扰井陉的消息。少年得知后浩气冲天赶赴危难,立志要像窦宪那样驱逐鞑虏,“刻石燕然”。

逐句剖析

"西陵侠年少":西陵的一位少年游侠,

# 年少:年龄少小。年轻。,侠:侠客。,西陵:汉代帝王陵墓大多在京城长安西北,故称西陵。

"送客过长亭":在长亭为他人饯行。

# 过长亭:走过长亭。有说“短长亭”。即短亭和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舍,供行人休息或离人饯别之用。长亭:古时每十里所设供行人休憩的驿亭。,送客:送别宾客。

"青槐夹两路":在那青槐夹道的驿路上,

# 两路:上行和下行两条道路。路一作道。,夹:夹道于。,青槐:今称国槐。蝶形花科槐属植物,喜光、耐旱、萌芽力强,可用作药材。

"白马如流星":呈报紧急公文的信使骑着白马如同流星一样飞驰而过。

# 流星:夜晚快速飞越天空的辉亮星体。

"闻道羽书急":听说这是一道来自边关的紧急军事文书,

# 羽书:即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闻道:闻听于道路。听说于路途。闻听说道。一说“闻路”。

"单于寇井陉":传来了匈奴侵扰井陉的消息。

# 井陉:位于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上,在今河北井陉县。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乃冀通衢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以路险难行著称。,寇:寇犯。侵略。,单于:匈奴人对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始创于匈奴著名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后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气高轻赴难":少年得知后浩气冲天赶赴危难,

# 赴难:赶赴危难或国难。,轻:轻视。看轻。,气高:气节高尚。胸满气喘不平,义同息高。

"谁顾燕山铭":立志要像窦宪那样驱逐鞑虏,“刻石燕然”。

# 燕山铭:又称燕然铭,即燕然山铭。指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谁顾:谁人顾得上。顾,顾及,眷念。一作惟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少年行(其一)》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开篇点明主人公为西陵年少的侠士,描绘其送客过长亭的场景,展现出少年的日常活动。“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氛围,以白马飞驰之态凸显少年的英姿飒爽。接着笔锋一转,“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叙述了紧急军情与敌寇入侵的紧张局势。最后“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高度赞扬了少年侠士意气风发、不顾个人名利,毅然奔赴国难的豪情壮志。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流畅自然的叙事,生动刻画了少年侠士的形象,展现出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边塞诗,诗人通过描写西陵侠少送客时骑乘白马如流星般疾驰、听闻羽书急报单于犯边后气高轻赴国难而不顾燕山铭的英勇行为,表达了少年游侠仗义豪爽的勇武性格以及盛唐时期昂扬向上的国势和广大有志之士渴望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

2. 分段赏析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此句是人物与事件的引入。“西陵侠年少”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西陵”点明地点,“侠年少”塑造出一个充满侠义精神的少年形象,让人对其产生好奇与期待。“送客过长亭”,“送客”这一行为体现出少年的社交活动,“长亭”在古代是送别之地,增添了几分离别的氛围。此句为全诗奠定了基础,通过简单的描述,引出了故事,让读者初步了解到有一位西陵的少年侠士正在送别客人,同时“长亭”这一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也为诗歌增添了一份古典的韵味。“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此句着重描写环境与少年的行动。“青槐夹两路”描绘出一幅清幽的道路景象,道路两旁青槐夹立,给人一种静谧、美好的感觉,展现出少年所处的环境之美。“白马如流星”则刻画了少年的坐骑,“白马”象征着纯洁、高贵与速度,“如流星”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马奔跑速度之快,如同流星划过天际一般。此句通过对环境和马的描写,侧面烘托出少年的英姿飒爽和急切的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此句是情节的转折与事件的推进。“闻道羽书急”,“羽书”在古代是紧急军事文书的象征,“急”字强调了情况的危急,表明少年得知了紧急的军情。“单于寇井陉”,“单于”是匈奴首领的称号,“寇”表示侵犯,“井陉”是地名,此句明确指出敌人侵犯了井陉这一重要地点。这两句将故事从送别场景迅速带入到紧张的战争氛围中,体现了少年所处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为少年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合理的动机“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此句是对少年精神品质的赞美与升华。“气高”直接点明少年有着高尚的气节和豪迈的气概,“轻赴难”则生动地表现出少年面对紧急军情,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不畏艰险的精神。“谁顾燕山铭”,“燕山铭”可能指的是燕然山的铭文,通常用来记载将领的战功。此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少年并非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赴难,而是出于内心的侠义精神和爱国情怀。这两句高度赞扬了少年的高尚品质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使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和令人敬佩。

3. 作品点评

通览全诗,叙事写景层次分明,游侠少年的豪侠形象跃然纸上。"气高轻赴难"一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少年慷慨赴义的豪迈气概,如见其勃发英姿。"惟顾燕山铭"更以掷地有声之笔触,直抒胸臆,既彰显了盛唐时期昂扬向上的国势,又折射出当时士人渴望建功立业的群体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句》

下一篇:唐·王昌龄《上马当山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