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g
lóng
xīng
guān
huáng
dào
shì
fáng
wèn
yīn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1
zhāi
xīn
wèn
tài
yáng
gōng
guà
zhēn
xíng
zhōng
xiān
lǎo
yán
fēi
qīng
tán
shàng
méng
méng

译文

静心在太阳宫询问《易经》,八卦的真正形态存在于统一的元气之中。仙翁说完话后仙鹤便飞走了,玉清坛的上空,正飘着细密的雨丝,一片朦胧。

逐句剖析

"斋心问易太阳宫":静心在太阳宫询问《易经》,

"八卦真形一气中":八卦的真正形态存在于统一的元气之中。

"仙老言余鹤飞去":仙翁说完话后仙鹤便飞走了,

"玉清坛上雨蒙蒙":玉清坛的上空,正飘着细密的雨丝,一片朦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内容记录了他在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中探讨《周易》的经历。诗中结合了道教相关意象与哲理思考。开头一句,直接点出他怀着虔诚之心向黄道士请教《周易》的情景。后面几句则把道家对世界的看法和《周易》里的卦象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玄奥的意境。诗中还用到了“鹤飞”“玉清坛”“雨蒙蒙”等具体意象,进一步烘托出远离世俗的问道氛围,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道家所追求境界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前往武陵龙兴观探访时写下的,内容记录了他与黄道士一同研习《周易》的经历。龙兴观作为道教活动场所,为诗人提供了融合宗教体验与哲学思考的创作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介绍了作者探访武陵龙兴观、与黄道士探讨《周易》的经历,融合道教修行意象与《周易》卦象哲理,营造出超然世外的问道氛围,抒发了对道家境界的向往之情。

2. 分段赏析

“斋心问易太阳宫”,开篇点明场景与事由。“斋心”体现出诗人问易前的虔诚恭敬,“太阳宫”既指龙兴观的具体地点,又带有道家文化中与“阳”相关的象征意味,寥寥数字便勾勒出诗人怀着庄重之心前来请教《易经》的画面。“八卦真形一气中”,紧承上句写问易的核心内容。诗人将八卦的精妙形态归结于“一气”,既展现了《易经》中万物源于一气、阴阳相生的哲学思想,也暗合道家“道生一,一生二”的宇宙观,语言凝练却蕴含深邃的哲思,体现出对易学与道家思想的融合理解。“仙老言余鹤飞去”,视角转向互动后的情景。“仙老”一词既指黄道士,又赋予其超凡的色彩,增添了画面的仙气。道士讲完之后,鹤悄然飞去,以“鹤”这一道家常见的灵物意象,暗示着仙人似的飘逸与神秘,。“玉清坛上雨濛濛”,雨后的玉清坛笼罩在濛濛雨雾中,既呼应了前文的道家环境,又以朦胧的雨景营造出清幽缥缈的氛围。雨的意象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似为这场问易经历蒙上一层玄妙的面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素上人影塔》

下一篇:唐·王昌龄《赠李侍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