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àng
cáng
jiàn

朝代:唐作者:徐敞浏览量:2
yíng
dōng
xiǎo
xuě
zhì
yìng
jié
wǎn
hóng
cáng
chéng
xiàng
xīng
jīng
sàn
guāng
měi
rén
chū
fēi
niǎo
chéng
xiáng
shí
jiàn
shōu
qíng
yǐng
tiān
jīn
shī
cǎi
liáng
fēi
fēi
kōng
yǎo
yǎo
yìng
cán
yáng
shū
juàn
yìng
shí
lìng
yīn
zhī
shèng
zhǎng

译文

迎来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小雪,适应节令,此时傍晚的虹霞不再出现。玉色的云气不再聚集成雨雾,星之灵气也不再散发着光芒。美人已开始对比冬天的色彩,飞鸟不再飞翔呈现祥瑞之象。山沟石涧中收起了晴朗之影,银河也已失去了彩色的桥梁。傍晚的雨雪纷纷扬扬很密集,西边的残阳在暮色下昏暗迷蒙。应该顺应自然做到舒卷自如,也应该相信时光美好而绵长。

逐句剖析

"迎冬小雪至":迎来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小雪,

"应节晚虹藏":适应节令,此时傍晚的虹霞不再出现。

# 应节:适应节令。

"玉气徒成象":玉色的云气不再聚集成雨雾,

# 玉气:白色的云气。即指从山中出来的云气。

"星精不散光":星之灵气也不再散发着光芒。

# 星精:犹言星之灵气。星之灵气即天气,地之云气即地气,二者既不相交通,则不能形成彩虹。

"美人初比色":美人已开始对比冬天的色彩,

"飞鸟罢呈祥":飞鸟不再飞翔呈现祥瑞之象。

# 罢:返回。

"石涧收晴影":山沟石涧中收起了晴朗之影,

"天津失彩梁":银河也已失去了彩色的桥梁。

# 梁:桥。,天津:天上的河,指银河。

"霏霏空暮雨":傍晚的雨雪纷纷扬扬很密集,

# 霏霏:雨雪烟云盛密的样子。

"杳杳映残阳":西边的残阳在暮色下昏暗迷蒙。

# 杳杳:昏暗的样子。

"舒卷应时令":应该顺应自然做到舒卷自如,

"因知圣历长":也应该相信时光美好而绵长。

# 圣历:谓帝王的历数,国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虹藏不见》是唐代徐敞创作的五言排律。此诗以小雪时节虹藏现象为主题,描绘晚虹隐退、万物归宁之景,蕴含对时序更替的深刻感悟。首联点明小雪时节虹藏的时令特征;中间多联从光、色、影等角度细腻刻画虹藏后的自然变化;尾联升华主题,将自然现象与时令、圣历相联系。全诗意境深远,将自然美景与哲理思考巧妙融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出对天道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小雪节气物候变迁​​的​​五言排律​​,借​​晚虹隐退、暮雨残阳​​等冬日景象,写出了​​自然的更迭规律与天地运行的永恒法则​​。

2. 分段赏析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两句点明时令背景。指出随着冬天到来,小雪节气时,应和时节变化,傍晚的彩虹悄然隐去,简单直白地交代了诗中所描绘景象发生的时间与核心现象,为全诗奠定基础。“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两句进一步描写虹藏后的景象。“玉气”“星精”形容彩虹,说它消散后只徒留虚幻的影像,也不再散发往日的光彩,以细腻笔触描绘出虹消失后的空寂之感,突出彩虹消失后的黯淡变化。“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诗人以“美人”与彩虹比色,凸显彩虹绚丽的色彩;又说飞鸟不再因彩虹而呈现祥瑞之态,从人与物的感受侧面烘托出彩虹消失对周遭产生的影响,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石涧”中彩虹的晴影收敛,“天津”(银河)失去了彩虹这道彩梁,从地面石涧到天空银河,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从视觉上展现出彩虹消失后世界失去绚丽色彩的变化,强化了虹藏后的视觉感受。“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描绘出傍晚时分,细雨霏霏,与远处隐约的残阳相互映照的画面。这两句以景结情,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小雪时节虹藏后的萧瑟之感。“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两句为全诗的升华。诗人指出彩虹的舒卷变化顺应着时令规律,由此感悟到圣人制定的历法长久恒定,将自然现象与时令、历法相联系,从对自然的观察上升到对天道规律、圣明历法的思考,赋予诗歌哲理意味。整首诗紧扣虹藏不见这一现象,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相融合,展现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敏锐洞察与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益《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下一篇:唐·韩愈《桃源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