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雪来无际":野外的大雪来势无边无际,
"风樯岸转迷":风中的桅杆随河岸转动,让人迷茫。
"潮吞淮泽小":潮水吞没淮地沼泽,沼泽显得渺小,
"云抱楚天低":云层环抱着楚天,天空显得低矮。
"蹚㗳船鸣浪":船在浪中行驶发出声响,
"联翩路牵泥":行人接连不断,道路泥泞牵绊。
"林乌亦惊起":林中的乌鸦也被惊起,
"夜半傍人啼":半夜时分挨着人啼叫。
金代中期文学家
党怀英(1134~1211),金代文学家。字世杰,号竹溪,祖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大定十年进士,历任城阳军事判官、翰林文学等职,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献。他工诗善文,兼工篆籀。其文平实畅达,不为尖新奇险之语。他的山水诗,景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其书法被称为独步金代,颂扬金太祖武功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即由其篆额。著有《竹溪先生文集》。《中州集》录其诗65首。
1. 分段赏析
首联“野雪来无际,风樯岸转迷”,这句写野外的大雪铺展开来,没有边际。“野雪”点明冬日野外景象,“来无际”写出雪势的浩大与广阔,给人一种苍茫、空旷的感觉,开篇便奠定了萧瑟的基调,暗示行旅途中的孤寂。写风中的桅杆随着河岸转动,让人感到迷茫。“风樯”指船上的桅杆,“岸转迷”既写出船行中河岸变化带来的视觉迷茫,也暗含行旅途中的前路不明,传递出漂泊的怅惘。颔联“潮吞淮泽小,云抱楚天低”,潮水吞没淮地的沼泽,使沼泽显得渺小;云层环抱着楚天,天空显得低矮。“吞”字写出潮水的汹涌,“抱”字赋予云以动态,一“小”一“低”形成压抑的氛围,展现出自然景象的壮阔与行旅者的渺小。颈联“蹚𨃚船鸣浪,联翩路牵泥”,船在浪中行驶发出声响,道路泥泞,行人接连不断地被泥牵绊。“船鸣浪”写出行船的颠簸,“路牵泥”描绘陆路的艰难,“联翩”表现行人之多,共同展现出行旅途中的艰辛不易。尾联“林乌亦惊起,夜半傍人啼”,林中的乌鸦也被惊起,在半夜时分挨着人啼叫。“惊起”“傍人啼”赋予乌鸦动态与声响,夜半的啼叫打破寂静,却更显周围的空旷,强化了行旅中的孤独与凄凉。
下一篇:金·马钰《满庭芳 赠刘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