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鞭过酒肆":挥打着马鞭,策马经过热闹的酒馆,
# 酒肆:酒店。,鸣鞭:指策马,用鞭声促马快行。
"袨服游倡门":穿着华丽鲜艳的衣服,前往歌妓们居住的地方游玩。
# 倡门:即倡家,古代指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袨服:炫目的盛装。
"百万一时尽":大量的钱财在短时间内就挥霍得一干二净,
"含情无片言":脸上似乎带着情意,但却没有说出一句真心的话语。
"西行一千里":朝着西边行进了一千里的路程,
"暝色生寒树":暮色渐渐降临,使那些树木都笼罩上了一层寒意。
# 寒树:指秋、冬日之树木。,暝色:夜色。
"暗闻歌吹声":隐隐约约地听到了歌声和吹奏乐器的声音,
# 歌吹:歌乐。
"知是长安路":心里明白,这是已经靠近长安的道路了。
唐代诗人
储光羲(706?~763?),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祖籍兖州(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开元进士,初任冯翊县尉,后转任安宜、下邽、汜水尉,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获,迫受伪职,乱平后自归朝廷请罪,后贬岭南。储光羲的诗,多写田园生活的闲适情趣,风格朴实。在各种诗体中,其“独以五言古胜场”,但是有刻意学习陶渊明,力造古雅的倾向。殷璠评其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代表作品有《杂咏五首》《江南曲四首》。明人辑存《储光羲诗集》5卷。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鸣鞭过酒肆,袨服游倡门。百万一时尽,含情无片言”。这几句塑造了一个轻薄少年的形象。他骑着马,挥着鞭,得意洋洋地经过酒肆,穿着华美的衣服去歌妓之门寻欢作乐。“百万一时尽”,极言其挥霍无度,毫不珍惜钱财,在享乐中一下子就把大量财富耗费殆尽。“含情无片言”则刻画了他冷漠的神情,看似多情却又没有真情实感,只是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精神世界空虚无聊。这四句通过对人物行为和神态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当时社会上一些富家子弟的奢靡生活和空虚内心。后四句:“西行一千里,暝色生寒树。暗闻歌吹声,知是长安路”。场景从繁华的长安城中转移到了西行的路上。经过长途跋涉,少年西行已达一千里,此时天色渐晚,暮色降临,寒树在暮色中更显萧瑟,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就在这时,他隐隐约约听到了歌吹之声,由此知道长安路就在附近。这里的歌吹声,与前文的游倡门相呼应,暗示着长安的繁华依旧,但少年经过一路的奔波,心境可能已经有所变化,在孤寂中听到熟悉的歌吹声,或许会有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也可能有对未来的迷茫,余味悠长,让人感受到繁华背后的凄凉与怅惘。
# 有画意(“暝色”句下)。
明顾璘、俞宪《唐诗广选》
# 起语甚豪,结句忽冷。
明李攀龙《唐诗选》
# 谭云:真风流!真意气!钟云:难在末句(末二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上一篇:唐·储光羲《登戏马台作》
下一篇:唐·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