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yuàn
guī
pán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2
tài
háng
zhī
yáng
yǒu
pán
pán
zhī
jiān
quán
gān
ér
féi
cǎo
cóng
mào
mín
xiǎn
shǎo
huò
yuē
:“
:“
wèi
huán
liǎng
shān
zhī
jiān
yuē
pán
。”
。”
huò
yuē
:“
:“
shì
zhái
yōu
ér
shì
yǐn
zhě
zhī
suǒ
pán
xuán
。”
。”
yǒu
rén
yuàn
zhī
yuàn
zhī
yán
yuē
:“
:“
rén
zhī
chēng
zhàng
zhě
zhī
zhī
shī
rén
míng
shēng
zhāo
shí
zuò
miào
cháo
jìn
tuì
退
bǎi
guān
ér
zuǒ
tiān
chū
lìng
zài
wài
shù
máo
luó
gōng
shǐ
qián
cóng
zhě
gōng
zhī
rén
zhí
jiā
dào
ér
chí
yǒu
shǎng
yǒu
xíng
cái
jùn
mǎn
qián
dào
jīn
ér
shèng
ěr
ér
fán
méi
fēng
jiá
qīng
shēng
ér
pián
便
xiù
wài
ér
huì
zhōng
piāo
qīng
cháng
xiù
fěn
bái
dài
绿
zhě
liè
ér
xián
chǒng
ér
shì
zhēng
yán
ér
lián
zhàng
zhī
zhī
tiān
yòng
dāng
shì
zhě
zhī
suǒ
wéi
fēi
ér
táo
zhī
shì
yǒu
mìng
yān
xìng
ér
zhì
qióng
ér
chù
shēng
gāo
ér
wàng
yuǎn
zuò
mào
shù
zhōng
zhuó
qīng
quán
jié
cǎi
shān
měi
diào
shuǐ
xiān
shí
shí
wéi
shì
zhī
ān
yǒu
qián
shú
ruò
huǐ
hòu
yǒu
shēn
shú
ruò
yōu
xīn
chē
wéi
dāo
jiā
luàn
zhī
chù
zhì
wén
zhàng
shí
zhě
zhī
suǒ
wéi
xíng
zhī
hòu
gōng
qīng
zhī
mén
bēn
zǒu
xíng
shì
zhī
jiāng
jìn
ér
kǒu
jiāng
yán
ér
niè
chǔ
huì
ér
xiū
chù
xíng
ér
zhū
jiǎo
xìng
wàn
lǎo
ér
hòu
zhǐ
zhě
wéi
rén
xián
xiào
?”
?”
chāng
hán
wén
yán
ér
zhuàng
zhī
zhī
jiǔ
ér
wèi
zhī
yuē
:“
:“
pán
zhī
zhōng
wéi
zhī
gōng
pán
zhī
wéi
zhī
jià
pán
zhī
quán
zhuó
yán
沿
pán
zhī
shuí
zhēng
suǒ
yǎo
ér
shēn
kuò
yǒu
róng
liáo
ér
wǎng
ér
jiē
pán
zhī
qiě
yāng
bào
yuǎn
jiāo
lóng
dùn
cáng
guǐ
shén
shǒu
jìn
xiáng
yǐn
qiě
shí
shòu
寿
ér
kāng
suǒ
wàng
gāo
chē
cóng
pán
zhōng
shēng
cháng
yáng
!”
!”

译文

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盘谷那地方,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有人说:“因为盘谷盘绕在两山之间,所以名叫‘盘’。”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险阻,是隐者所盘旋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住在这里。李愿说:“人被称为大丈夫的情况,我知道了: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在朝廷外,就竖起旗帜,陈设弓箭,卫兵在前喝道,侍从塞满道路,仆役们拿着他所需物品,所需物品,夹道奔驰。高兴起来就随意赏赐,发起怒来就任意处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他的跟前,说古道今赞誉他的大德,他听入耳中而不厌烦。眉毛弯曲,面颊丰满,声音清脆,体态轻盈,外貌秀丽,内心聪慧,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姬妾,在排列的房屋中清闲地住着,自恃美丽,妒忌别的姬妾得宠,争着比美,求取他的怜爱。这就是大丈夫被天子宠遇赏识、掌握了当代权力后的所作所为。我并非讨厌这些而躲避这种情况,这是命中注定的,是不能侥幸得到的。居住在穷荒山野的地方,可以登高望远,可以整日坐在繁茂的树下,可以用清泉洗涤以自我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水果,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鱼虾,鲜嫩可口。作息没有定时,只求安定舒适。与其当面受到称赞,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毁谤;与其身体受到享乐,哪里比得上心中没有忧虑。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了解国家的治乱,也不打听官吏的升降。(这就是)不被时代赏识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我就去做这样的事。在达官显贵的门下侍候,在通往权势的路上奔走,想举脚走路又不敢走,想开口说话又不敢说,处于污浊卑下的地位而不觉得羞耻,触犯了刑法就要被诛杀,希望有获得成功的万分之一的机会,直到老死而后停止(追求),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是好还是不好呢?”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认为他讲得有气魄,并为他作了一首歌,歌词说:“盘谷之中,是您的府宫,盘谷的土,可以种禾黍;盘谷的泉,可以洗涤,可以溯沿;盘谷险阻,谁会争您的住所?盘谷曲折幽深,空阔广大可以容身;盘谷环绕弯曲,往前走却回到了原处。盘谷快乐啊,快乐无央;虎豹远离啊,蛟龙躲藏;鬼神守护啊,禁绝不祥。有吃有喝啊,长寿安康,没有不满足的事啊,还有什么奢望!给我的车轴加油啊,用饲料喂饱我的马,跟随您到盘谷去啊,终我一生要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逛!”

逐句剖析

"太行之阳有盘谷":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

# 盘谷:在今河南济源北二十里。,阳:山的南面叫阳。,太行:山西、河北交界,北至长城、南至黄河,为长城、黄河之间南北走向的群山,为太行山脉,在济源境称王屋山,主峰在山西晋城县南。

"盘谷之间":盘谷那地方,

"泉甘而土肥":泉水甘甜,土地肥沃,

"草木丛茂":草木繁茂,

# 丛茂:草木葱茏丰茂的样子。

"居民鲜少":居民很少。

"或曰":有人说:“

"谓其环两山之间":因为盘谷盘绕在两山之间,

# 谓其环两山之间:“谓其”二句:谓盘名之由来。有人说,盘谷地形屈曲,环绕在两山的中间,所以叫盘谷。

"故曰‘盘’":所以名叫‘盘’。”

"或曰":也有人说:“

"是谷也":这个山谷,

"宅幽而势阻":位置幽僻而地势险阻,

# 宅幽而势阻:位置偏僻而地势险要。宅,位置。势,地势。

"隐者之所盘旋":是隐者所盘旋的地方。

# 盘旋:盘桓,留止不去。

"友人李愿居之":我的朋友李愿住在这里。

"愿之言曰":李愿说:“

"人之称大丈夫者":人被称为大丈夫的情况,

"我知之矣":我知道了:

"利泽施于人":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

# 利泽:恩惠。

"名声昭于时":名声显扬于当世,

# 昭于时:显耀于当时。

"坐于庙朝":在朝廷上参与政事,

# 坐于庙朝:在宗庙和朝廷参议国家大事。庙,宗庙。朝,朝廷。

"进退百官":任免百官,

# 进退百官:指大官居于高位,发号施令进退:这里表示使动意义,使……进退,即任免的意思。

"而佐天子出令":辅佐皇帝发号施令;

"其在外":在朝廷外,

"则树旗旄":就竖起旗帜,

# 旗旄:旗帜。旄,旗竿上用旄牛尾装饰的旗帜。这是大官出行的标志。

"罗弓矢":陈设弓箭,

# 罗弓矢:罗列弓箭,这是表示威仪。

"武夫前呵":卫兵在前喝道,

# 武夫前呵:武士呼喝开道。呵:唱道呵导,旧时仪伙队呼喝开路。

"从者塞途":侍从塞满道路,

"供给之人":仆役们拿着他所需物品,

"各执其物":所需物品,

"夹道而疾驰":夹道奔驰。

# 夹道而疾驰:“夹道”句:谓将军外出手执各种旗帜,拿着弓箭武器的仪仗队,武士在前边喝道,仆从在左右供应所需之物,威风赫赫的气势。

"喜有赏":高兴起来就随意赏赐,

"怒有刑":发起怒来就任意处罚。

"才畯满前":才能出众的人聚集他的跟前,

# 才畯:才能出众的人。畯,同“俊”。

"道古今而誉盛德":说古道今赞誉他的大德,

# 盛德:崇高的道德。

"入耳而不烦":他听入耳中而不厌烦。

# 入耳而不烦:形容爱听阿谀奉承的话。

"曲眉丰颊":眉毛弯曲,面颊丰满,

# 丰颊:丰满的面颊。古代以丰颊为美好,吉祥。

"清声而便体":声音清脆,体态轻盈,

# 便体:轻盈的体态。

"秀外而惠中":外貌秀丽,内心聪慧,

# 惠中:聪慧的资质。惠,同“慧”。

"飘轻裾":轻薄的衣襟飘然而动,

# 裾:衣服的前后襟。

"翳长袖":长长的衣袖遮掩面容,

# 翳:遮蔽,掩映。

"粉白黛绿者":白粉搽脸,青黛画眉的姬妾,

# 粉白黛绿:用来形容女子装扮得娇艳妩媚,面容白皙,眉毛美丽。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的颜料。

"列屋而闲居":在排列的房屋中清闲地住着,

# 列屋而闲居:谓姬妾之多,依次住在排列的屋里。

"妒宠而负恃":自恃美丽,妒忌别的姬妾得宠,

# 负恃:依靠,指依靠自己的色艺而藐视他人。,妒宠:妒忌别人得到宠爱。

"争妍而取怜":争着比美,求取他的怜爱。

# 取怜:求得宠爱。封建社会大官僚占有众多姬妾,迫使她们这样做。,争妍:比美。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这就是大丈夫被天子宠遇赏识、

# 遇知:即知遇,受到重用。“吾非”句逆折取势有力。

"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掌握了当代权力后的所作所为。

"吾非恶此而逃之":我并非讨厌这些而躲避这种情况,

"是有命焉":这是命中注定的,

# 有命:有天命,即俗谓“人之命,天注定。”

"不可幸而致也":是不能侥幸得到的。

# 不可幸而致:不可侥幸得到。幸,侥幸。致,取得得到。

"穷居而野处":居住在穷荒山野的地方,

# 穷居而野处:指居住在闭塞简陋的山野中。

"升高而望远":可以登高望远,

"坐茂树以终日":可以整日坐在繁茂的树下,

"濯清泉以自洁":可以用清泉洗涤以自我洁净。

"采于山":从山上采来的水果,

"美可茹":甜美可食;

# 美可茹:指山上采摘的山果野菜鲜美可食。茹,吃。

"钓于水":从水中钓来的鱼虾,

"鲜可食":鲜嫩可口。

"起居无时":作息没有定时,

# 起居无时:“起居”二句:谓起居没有一定的时间约束(自然随意),只求身体舒适。

"惟适之安":只求安定舒适。

# 适:舒适,在这里用作名词,为“安”的宾语。

"与其有誉于前":与其当面受到称赞,

"孰若无毁于其后":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毁谤;

# 无毁:不受诽谤。毁,诋毁,诽谤,说别人的坏话。,孰若:何若;此犹言不若,不如。无毁不受诽谤。

"与其有乐于身":与其身体受到享乐,

"孰若无忧于其心":哪里比得上心中没有忧虑。

"车服不维":不受官职的约束,

# 车服不维:没有官职的束缚。车服,古代官员所乘的车子和所穿的官服依官位的高低而异,这里是用车服来代指官职。维,束缚约束。

"刀锯不加":也不受刑罚的惩处,

# 刀锯不加:刑罚不施于身。刀锯,古代刑罚中所用的刀和锯,这里泛指刑具。加,施加。

"理乱不知":既不了解国家的治乱,

# 理乱:指国家的安宁与动乱。理,即治,唐人避高宗李治讳,用“理”代“治”字。

"黜陟不闻":也不打听官吏的升降。

# 黜陟不闻:听不到贬谪与升迁的事。黜陟:官员的升降。黜,降职或罢免。陟,登高、上升。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这就是)不被时代赏识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

#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大丈夫”二句:此指隐者一流的行为处世,与上节借“大丈夫”作宾对比,此为之主。

"我则行之":我就去做这样的事。

"伺候于公卿之门":在达官显贵的门下侍候,

# 公卿:古有三公九卿,此指当权显贵。

"奔走于形势之途":在通往权势的路上奔走,

# 形势:权势。

"足将进而趑趄":想举脚走路又不敢走,

# 趑趄:想往前走又不敢走的样子。

"口将言而嗫嚅":想开口说话又不敢说,

# 嗫嚅: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处污秽而不羞":处于污浊卑下的地位而不觉得羞耻,

"触刑辟而诛戮":触犯了刑法就要被诛杀,

# 诛戮:被处罚或杀戳。,刑辟:刑法,法律。

"侥幸于万一":希望有获得成功的万分之一的机会,

# 侥幸:非分或意外之幸运。此承上说若不被惩罚和诛杀而老死的,乃万一之幸运。

"老死而后止者":直到老死而后停止(追求),

"其于为人":这样的人在为人方面,

# 其于为人:“其于”二句:这种人的为人比起前二者好坏如何呢?以上一节写另种人,并以一句收束,结构甚奇。此节与上二节合成一大段,乃此《序》主轴。此段可调高其隐,讥其官,而骂杀那些奔走于形势之途的小人。

"贤不肖何如也":是好还是不好呢?”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认为他讲得有气魄,

# 壮:在这里为意动用法,表示以……为壮。

"与之酒而为之歌曰":并为他作了一首歌,歌词说:“

"盘之中":盘谷之中,

"维子之宫":是您的府宫,

# 维子之宫:是你居住的房室。维,句首助词,无意义。宫,室房屋。

"盘之土":盘谷的土,

"维子之稼":可以种禾黍;

# 稼:种植农作物。

"盘之泉":盘谷的泉,

"可濯可沿":可以洗涤,可以溯沿;

# 可沿:可顺泉流而下观赏景物。,可濯:应前“濯清泉”,可洗浴。或谓濯与權通,棹舟而行。此为前者。

"盘之阻":盘谷险阻,

# 阻:屈折。

"谁争子所":谁会争您的住所?

# 所:处所。

"窈而深":盘谷曲折幽深,

# 窈而深:当远而深邃。窈:幽深的样子。

"廓其有容":空阔广大可以容身;

"缭而曲":盘谷环绕弯曲,

# 缭而曲:此句曲复韵。谓屈曲盘绕,来去往复。缭:盘绕。

"如往而复":往前走却回到了原处。

"嗟盘之乐兮":盘谷快乐啊,

"乐且无央":快乐无央;

# 乐且无央:即乐而且无尽。无央:无尽。央,尽完。

"虎豹远迹兮":虎豹远离啊,

"蛟龙遁藏":蛟龙躲藏;

"鬼神守护兮":鬼神守护啊,

"呵禁不祥":禁绝不祥。

# 呵禁:呵斥、禁止。此句谓,有鬼神守护,可送魑魅魍魉之为祸者。

"饮且食兮寿而康":有吃有喝啊,长寿安康,

# 寿而康:长寿且安康。

"无不足兮奚所望":没有不满足的事啊,还有什么奢望!

# 奚所望:何所望。望,读阴平声。

"膏吾车兮秣吾马":给我的车轴加油啊,用饲料喂饱我的马,

# 秣:喂养(马匹等)。,膏:油脂,这里用作动词,指用油润滑。

"从子于盘兮":跟随您到盘谷去啊,

"终吾生以徜徉":终我一生要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逛!”

# 徜徉:犹徘徊也。以上为歌辞。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赠序。开篇以凝练笔触描绘盘谷清幽宜人的自然风光,并交代其得名的由来。后文笔锋陡转,借李愿之口生动勾勒出三类人物形象:其一是栖身山林、耽于隐逸的贤士,其二是奔竞仕途、贪恋权位的显宦,其三是阿谀逢迎、攀附权贵的市侩。通过对比手法褒贬分明,彰显作者的价值取向。末尾以一首赞歌呼应前文,强化对隐逸生活的礼赞。全文依托送别场景,既抒发了作者久遭贬谪、壮志难酬的愤懑,又借题发挥,暗讽了中唐时期官场腐败、权贵奢靡、小人得志的黑暗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韩愈从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到京城谋官,一直到贞元十八年(802年)才被任命为四门博士。这十多年里,他的仕途一直不顺。他前后考了四次试,直到贞元八年(792年)才考中进士;但之后又连续三次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都没能入选,因此一直没得到正式官职。他求官心切,于是在贞元十一年(795年)春天,连续三次给宰相上书请求任用,结果都被搁置不理。没办法,他只好先后在汴州、徐州的幕府里做幕僚,心里始终郁郁不得志。到了贞元十七年(801年),他又回到京城求职。韩愈求官不只是为了生计,更重要的是想实现救世的抱负。他在《与卫中行书》里说:“我或许并非急着为吃穿发愁,之所以坚持求官,不过是想稍微实现自己的志向罢了。”这篇《送李愿归盘谷序》写于贞元十七年。当时李愿从洛阳游玩后回到盘谷,韩愈正在洛阳闲居,便写了这篇序和诗送给他。那时韩愈求官未成,心里憋闷,满肚子牢骚,便借这篇临别赠言抒发心中的抑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赠序题材的散文。借为友人李愿归隐盘谷作序,描绘盘谷得名由来,通过虚构三类人的行为与处世态度,展现对不同人生选择的思考,表达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赏,及自身对官场钻营、权贵骄纵的批判,暗含渴望超脱世俗、向往自在生活的情志。

2. 写作手法

借事抒情:借盘谷的环境描写“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宅幽而势阻”,及对隐者在盘谷生活的呈现,寄托对清幽、自在生活的向往,抒发对官场黑暗、世俗纷扰的厌弃。以盘谷为依托,将情志融入对友人隐居之事的叙述与议论中,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让读者透过盘谷的“隐者之居”,体会作者的精神追求。对比:第二段中,李愿以“人之称大丈夫者”刻画了一幅权贵的“浮世绘”,他们“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看似泽被苍生,实则是“坐于庙朝,进退百官,佐天子出令”的权柄操控;外出时“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用排场彰显地位;身边“才畯满前”只图阿谀奉承,“粉白黛绿者”争宠斗艳,暴露虚荣本质。而第三段笔锋一转,写隐者“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居处无需华屋,只需“茂树”“清泉”相伴;生计“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自给自足;精神上“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彻底摆脱世俗规则束缚。两相对比,达官的“热闹”是虚浮的权欲堆砌,隐者的“清寂”反是内心的充实自足。

3. 分段赏析

开篇“太行之阳有盘谷”,点明盘谷地理位置,以简洁笔触勾勒空间坐标。“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从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切入,用“甘”“肥”“丛茂”“鲜少”,营造出清幽、静谧且少有人扰的氛围,为“隐者之所”造势。“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围绕“盘谷”得名,列举两种说法。一则从地形“环两山”的物理形态解释,二则从“宅幽势阻”的隐居适配性阐释,既增添盘谷得名的意趣,又暗合“隐者”主题,为友人李愿隐居此处埋下伏笔,让盘谷“宜隐”的特质初步显现,也引发读者对隐者生活的期待。“友人李愿居之”,简洁收束段落,将盘谷环境与友人隐居关联,使前文对盘谷的描写,皆为衬托李愿隐居选择做铺垫,自然引出下文对隐居生活与人生选择的探讨。第二段“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借友人李愿之口展开论述,以虚构对话形式,构建文本核心议论框架。先聚焦“人之称大丈夫者”,即热衷功名的达官群体。“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刻画达官在朝堂的权势:施泽天下(实则为操控权柄的堂皇说法)、名声显赫、掌控官员升降、辅佐天子发号施令,尽显位高权重。“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描绘达官外出仪仗:树旗列矢、武夫呵道、从者塞途、供给者奔走,以“喜赏怒刑”展现对他人的绝对掌控,凸显出行的煊赫与作威作福的做派。“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写达官身边围绕才俊,听他们“道古今、誉盛德”,即便内容重复也不烦扰,刻画其沉溺于阿谀奉承、贪恋虚名的心态。“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聚焦达官身边姬妾:从外貌“曲眉丰颊、清声便体、秀外惠中”,到穿着“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再到行为“列屋闲居、妒宠负恃、争妍取怜”,细致展现她们依附权贵、狭隘善妒的丑态,侧面反映达官生活的骄奢淫逸。“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总结这类达官是“遇知天子、用力当世”者的作为,强调自己并非厌恶而逃避,是因“命定”无法侥幸获得,既暗含对达官靠机遇(实则为钻营)上位的讽刺,又为引出下文隐者生活做过渡。第三段“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描绘隐者生活:居处荒僻却自在,“升高望远”观自然,“坐茂树终日”享静谧,“濯清泉自洁”保品性,用简洁动作勾勒出隐者亲近自然、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续写隐者生存方式:靠山采美味,临水钓鲜鱼,尽显与自然相融、自给自足的质朴,突出隐者不依赖世俗供养的独立。“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强调隐者生活不受世俗时间、规矩束缚,以“适”为安,彰显其挣脱世俗枷锁、追求本心自在的境界。“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用对比句式,阐述隐者价值观:相较于身前获誉,更愿身后无毁;相较于身享安乐,更愿心无忧患。凸显隐者重内在、轻虚名,求心安、远纷扰的精神追求。“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进一步说明隐者的超脱:不受车服等级约束,不遭刑罚加身,不管社会治乱,不问仕途升降,彻底与世俗功名利禄、纷扰祸患切割,展现隐者“不遇于时”却坚守本真的人生选择。“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点明这类生活是“不遇于时”的大丈夫所为,强调自己践行此道,与前文达官“遇知于时”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隐者生活的推崇与选择。第四段“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刻画钻营者的行为:在公卿门前、权势之途奔走,想进不敢进,想说不敢说,用“趑趄”“嗫嚅”两个动作,精准呈现其怯懦、谄媚的姿态。“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续写钻营者的心态与结局:身处污秽环境不知羞耻,触犯刑律面临诛杀仍心存侥幸,直到老死才停止钻营。深刻批判这类人追名逐利、不择手段的丑态,及对功名利禄的盲目沉迷。“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以反问收束,将钻营者与前文达官、隐者对比,引发读者对“贤不肖”(贤能与不贤)的思考,强化对钻营行为的否定,凸显文本对不同人生选择的价值评判。第五段“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写作者听闻李愿之论后的反应。“壮之”,表明对李愿言论的推崇与认同,“与之酒而歌”,以行动表达共鸣,开启抒情与表意的升华。“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描绘盘谷是李愿的理想居所:谷中是居室,土地可耕种,泉水能濯洗、可漫游,地势险阻无人争抢,强调盘谷为李愿提供安稳、专属的隐居环境,呼应前文盘谷“宜隐”特质。“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续写盘谷地形:幽深、广阔能容,曲折回环,以自然地貌的独特,衬托盘谷的隐秘与趣味,暗合隐者内敛、丰富的精神世界。“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抒发盘谷之乐:乐无穷尽,虎豹远离、蛟龙遁藏、鬼神守护,赋予盘谷超凡脱俗、安全祥和的氛围,将盘谷之乐升华到近乎仙境的境界,表达对隐居盘谷的艳羡与向往。“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祝愿李愿在盘谷“饮食安康、无缺无求”,进一步强调盘谷隐居生活的富足(精神层面),暗含对世俗追逐“有求”的否定。“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直抒胸臆:准备车马,追随李愿隐居盘谷,愿终生在此徜徉。将对盘谷隐居的向往推向顶点,借渴望追随的情志,批判官场污浊与世俗纷扰,强化“厌弃世俗、追求自在本真”的主题。

4. 作品点评

这篇赠序在语言艺术上展现出韩愈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笔法凝练而意蕴丰厚,往往三言两语便能勾勒出传神的形象。在描绘三类人物时,权贵的骄奢仅用“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跃然纸上;隐士的超然以“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自然流露;而对趋炎附势者的刻画,“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的细节描写,更是入木三分。这种以简驭繁的白描手法,使人物形象如浮雕般立体鲜明。在句式运用上,韩愈创造性地融合了骈散的优长。骈句如“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层层铺排,气势酣畅;散句则似“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般疏朗有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警句往往出现在段落关节处,像“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这样的论断,既收束前文,又引发深思,确有画龙点睛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宋苏轼《跋退之送李愿序》

# 一节是形容得意人,一节是形容闲居人,一节是形容奔走伺候人,却结在“人贤不肖何如也”一句上。终篇全举李愿说话,自说只数语,其实非李愿言此,又别是一格。

宋楼昉《崇古文诀》卷九

# 字字有本,句句自造,事事披根,惟退之有此。

清恽敬《大云山房稿》

# 起段词笔简宕。凡为文,宜专就篇中紧要之处极力抒写,其余闲文末节,不宜浪费笔墨,如此文紧要处在中三段,故作者精神全注于此。起段则但求筒净,不求精采也。

清高步瀛《唐宋文举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司空图《秋景》

下一篇:唐·李端《拜新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