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归卧湖山边":白乐天归隐在湖山旁边,
"闲买池塘娱莫年":闲暇时买下池塘来愉悦晚年。
"小蛮巳老樊素去":小蛮已老去、樊素也离去,
"心地玲珑如白莲":心境如白莲般澄澈空灵。
"室中谁遣散花天":是谁在屋中洒落花瓣如雨,
"故点襌衣香破禅":禅衣被暗香浸透,禅意被花香惊破。
"鸳鸯为报窃花处":鸳鸯飞来报信:偷采莲花的地方,
"题诗要戏小婵娟":要题诗戏谑那偷花的美人。
"红妆秋水照明蠲":红妆佳人眼眸如秋水清澈,
"清之粉本清且妍":画中倩影清丽脱俗。
"道人无心被花恼":道人本无意被花事烦扰,
"对画作诗真适然":对着画作题诗,倒真觉闲适悠然。
"君不见元亮投名莲社里":君不见陶渊明投身莲社修道,
"不妨更赋闲情篇":却不妨碍他写下《闲情赋》这般多情之作。
金代中期文学家
党怀英(1134~1211),金代文学家。字世杰,号竹溪,祖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大定十年进士,历任城阳军事判官、翰林文学等职,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献。他工诗善文,兼工篆籀。其文平实畅达,不为尖新奇险之语。他的山水诗,景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其书法被称为独步金代,颂扬金太祖武功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即由其篆额。著有《竹溪先生文集》。《中州集》录其诗65首。
1. 分段赏析
“乐天归卧湖山边,闲买池塘娱莫年”两句,描绘白居易归隐于湖山之间,购置池塘以娱晚年的闲适场景。“归卧”点明隐居状态,“闲”“娱”二字生动展现出白居易晚年生活的悠然自得,为全诗奠定了闲适的基调。“小蛮巳老樊素去,心地玲珑如白莲”两句,写白居易身边的歌姬小蛮已老,樊素离去,然而他内心却依旧如白莲般玲珑通透。通过歌姬的离去与内心品质的对比,凸显出白居易超脱世俗、纯净的心境。“室中谁遣散花天,故点襌衣香破禅”两句,以疑问起笔,想象室内如天女散花般的情景,花香沾染禅衣,打破了禅境的宁静。“遣”字赋予场景主动性,“破禅”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禅意相融合,增添了诗意的灵动与趣味。“鸳鸯为报窃花处,题诗要戏小婵娟”两句,赋予鸳鸯以人的灵性,说它要向人报告小娃偷采白莲的地方,诗人借此想要题诗打趣画中的小女孩。“报”“戏”二字使诗句充满活泼俏皮之感,描绘出一种轻松诙谐的氛围。“红妆秋水照明蠲,清之粉本清且妍”两句,描写画中景象,身着红妆的小娃在秋水的映照下,愈发明艳动人,而楚清之的画作也清新秀丽。“红妆”与“秋水”相互映衬,突出画面色彩的明丽,“清且妍”直接点明画作的艺术特色。“道人无心被花恼,对画作诗真适然”两句,写诗人本无心被花事烦扰,却因看到这幅画作而随性赋诗,表达出一种自然随性的创作状态。“无心”与“适然”前后呼应,展现出诗人创作时的自在洒脱。“君不见元亮投名莲社里,不妨更赋闲情篇”两句,以陶渊明加入白莲社却仍能创作《闲情赋》为例,说明即使身处高雅清净之境,也不妨碍表达世俗的情感。借用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增添了文化底蕴。
上一篇:金·元好问《阮郎归 为李长源赋》
下一篇:金·周昂《翠屏口七首 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