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凉万家月":夜空清凉,月光洒向万家,
"摇荡菊花期":菊花花期因闰月而变动摇荡。
"飘飘六合清气":天地间弥漫着澄澈清冷之气,
"欲唤紫鸾骑":我想要呼唤紫鸾骑行遨游。
"京洛花浮酒市":京洛之地,繁花映衬着酒市,
"初把两螯风味":刚品尝螃蟹的风味,
"橙子半青时":橙子尚带半分青色。
"莫话旧年梦":别再谈论往昔旧梦,
"聊赋倦游诗":姑且赋写一首厌倦宦游的诗作。
"玉盘高":明月如高挂玉盘,
"金靥小":菊花似金色笑靥,
"笑相窥":二者相互映照、含情相视。
"市朝声利场里":在世间追名逐利的场合中,
"谁肯略忘机":谁愿意稍稍放下机巧、忘却俗念呢。
"庾老南楼佳兴":庾亮南楼吟咏的雅兴,
"陶令东篱高咏":陶渊明(陶令)东篱赏菊的高唱,
"千古赏音稀":自古以来,能理解这种意趣的知音稀少。
"手捻冷香碎":我手捻着清冷的菊花瓣,
"和月卷玻璃":伴着月光,将这澄澈如玻璃般的月色“收揽入卷”。
金代文学家
蔡松年(1107~1159),金代文学家。字伯坚,自号玩世酒狂,又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宣和末年,跟随父亲镇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亲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病逝,追封吴国公,谥文简。蔡松年工诗善词,在词坛上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其诗风清峻,词作清丽,部分作品流露出对仕金的悔恨和归隐的愿望。他作词崇尚苏轼,不仅多处化用苏轼诗词中的句子,而且还有多首追和苏轼之作。著有《蔡松年文集》《明秀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空凉万家月,摇荡菊花期”,勾勒出闰八月望夕的独特景致。“空凉”赋予月光清冷、空灵质感,“万家月”营造出月光普照的宏大氛围;“摇荡菊花期”因闰月,菊花花期似被“摇荡”变动,新奇又贴合时令,为全词奠定清逸、略带怅惘的基调,将自然天象与花期变化相联,展现细腻观察。“飘飘六合清气,欲唤紫鸾骑”,承接月光,写天地间弥漫澄澈清气,“飘飘”强化清气的灵动;“欲唤紫鸾骑”,借神话中紫鸾(神鸟),抒发词人渴望乘鸾遨游、超脱尘世的遐想,让现实之景与浪漫想象交融,拓宽词的意境。“京洛花浮酒市,初把两螯风味,橙子半青时”,转入回忆与感官体验。“京洛”点明往昔游历之地,“花浮酒市”呈现繁花映酒市的热闹;“初把两螯风味”写初尝螃蟹(两螯代指螃蟹)的美味,“橙子半青时”描写橙子半青半熟的状态,从视觉、味觉等角度,重拾过往生活片段,为下文“倦游”感慨做铺垫。“莫话旧年梦,聊赋倦游诗”,直抒胸臆。“莫话”劝止谈论往昔旧梦,隐含对过往的复杂心绪;“聊赋倦游诗”,因厌倦宦游生涯,姑且赋词抒情,将个人情感从回忆拉回当下创作,完成上阕叙事与抒情的衔接。下片“玉盘高,金靥小,笑相窥”,聚焦望月所见。“玉盘”喻明月高悬,“金靥”以女子笑靥比菊花(或月下繁花),“笑相窥”拟人化,写明月与菊花(繁花)相互映照、含情相视,生动展现中秋夜月与花交融的美妙画面,延续清逸氛围。“市朝声利场里,谁肯略忘机”,由景入理,针砭世俗。“市朝声利场”指追名逐利的尘世,“谁肯略忘机”以反问,慨叹世人在功名利禄中难放下机巧、忘却俗念,抒发对世俗的厌弃与对超脱心境的向往。“庾老南楼佳兴,陶令东篱高咏,千古赏音稀”,借典故抒情。“庾老南楼佳兴”忆东晋庾亮南楼赏月的雅趣,“陶令东篱高咏”思陶渊明东篱赏菊吟诗的高格,“千古赏音稀”叹自古以来,理解、追慕这种高雅情志的知音稀少,将个人情志与历史文化相联,深化词的意涵。“手捻冷香碎,和月卷玻璃”,以动作收束。“手捻冷香碎”,“冷香”或指菊花清香,“捻碎”动作细腻,融入对清景的沉醉;“和月卷玻璃”,“玻璃”形容月色(或水面)澄澈,似将月色、冷香与自我融合,营造出超脱尘俗的意境,让词的余韵悠长。
下一篇:金·李俊民《感皇恩·出京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