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后庭前":在玉树环绕的后庭之前,
"瑶华妆镜边":瑶华妆点着的镜台边。
"去年花不老":去年的花儿未曾老去,
"今年月又圆":今年的月亮又圆满了。
"莫教偏":不要让时光有所偏倚,
"和花和月":让我们与花和月一同,
"大家长少年":永远保持青春的容颜。
# 大家:一作天教。
"夜夜璧月圆":每个夜晚,璧玉般的月亮都是圆满的,
"朝朝琼树新":每个清晨,琼树都焕发出新的生机。
"贵人三阁上":贵人们居住在三层楼阁之上,
"罗衣拂绣茵":身着罗衣,轻拂过绣有精美花纹的垫子。
"后庭人":后庭的人们啊,
"和花和月":让我们与花和月一同,
"共分今夜春":共同分享这今夜的春色。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1. 分段赏析
上片“玉树后庭前”,以“玉树”起笔,不仅描绘了宫廷中的美景,更象征着富贵与高雅。玉树临风,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而“后庭”二字,则暗示了这是后宫之地,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瑶华妆镜边”,瑶华即瑶草之花,美丽而珍贵,妆镜则是女子梳妆打扮之物。此句通过瑶华与妆镜的结合,展现了后宫女子的美丽与娇柔,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对美好容颜的珍视与追求。“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美好事物的恒常。去年的花依然美丽如初,今年的月也依旧圆满无缺,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期望。同时,也隐含了对青春年华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下片“夜夜璧月圆,朝朝琼树新。”这两句继续描绘了宫廷中的美景。璧月即圆月,象征着团圆与美满;琼树则是玉树的一种美称,代表着富贵与吉祥。夜夜月圆,朝朝树新,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贵人三阁上,罗衣拂绣茵。”这两句描绘了贵人的生活场景。三阁即三重楼阁,是宫廷中的高楼建筑;罗衣即丝织的衣服,绣茵则是绣有花纹的垫子。贵人生活在高楼之上,身着华美的罗衣,轻拂着绣有花纹的垫子,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舒适。“后庭人,和花和月,共分今夜春。”这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后庭人即后宫之人,他们与花、月共同分享着这美好的春夜。这里的“和花和月”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青春年华的依恋与珍惜。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花和月一样,永远保持青春与活力,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下一篇:金·吴激《题宗之家初序潇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