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àng
hǎi
cháo
·
·
xióng
yuè

朝代:金作者:折元礼浏览量:1
xióng
yuè
jiāng
fēn
hán
jìn
tóng
guān
gāo
qín
tóu
shān
duàn
xiá
jiāng
tūn
jué
yān
yíng
dài
cāng
zhōu
pèi
yōng
xiū
kàn
zhèn
yún
jié
àn
shuāng
héng
qiū
qiān
zhì
yán
chéng
gēng
cán
jiǎo
yuè
gōu
西
fēng
xiǎo
diāo
qiú
hèn
guān
què
xiàn
dōu
móu
liù
jùn
shào
nián
sān
guān
lǎo
jiàng
lán
fēng
huǒ
xīn
shōu
tiān
wài
yuè
lián
lóu
xiǎng
duàn
yún
héng
xiǎo
shuí
shí
guī
zhōu
shèng
zhù
huáng
jīn
huàn
jiǔ
jié
zuì
liáng
zhōu

译文

潼关这里的地势雄峙于黄河和西岳华山之间,它疆界清晰地界分春秋时的韩国和晋国,它的地势高高遮盖号称秦头的汉中地区。华山背靠片片的云霞,黄河水势吞噬岸边的绝壁,荒僻处的霭霭雾气回旋笼单着黄河水滨的滩地。军中印有虎图案的军旗下,集聚着勇猛的战士。料想他们形如战阵的浓云跨越河岸,刺骨的寒气横亘秋空。千雉面积的大城是座戒备森严的城池,远处隐约的角声在淡月如钩的五更天传来。早晨的秋风吹来寒入皮衣,真遗憾我是个读书人耽误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反倒羡慕起严装甲胄的战将。他们都曾是六郡的良家少年,中不少人已成为名动京师的边疆老将,由于官兵有这样精良的素质才使得贺兰山一带的战事得以刚刚结束。天边西岳华山莲花峰上的楼阁。像一片云彩横亘于早晨的天空,什么人还有心去辨识返航的船呢?将士们把身上多馀的铜钱都拿出来买酒,大醉于有羯鼓伴奏的《凉州》曲歌舞中。

逐句剖析

"地雄河岳":潼关这里的地势雄峙于黄河和西岳华山之间,

# 河岳:黄河和西岳华山。地雄河岳:指潼关地势雄踞于黄河、华山之间。

"疆分韩晋":它疆界清晰地界分春秋时的韩国和晋国,

# 韩晋:战国时有韩、赵、魏三国,是由晋国韩、赵、魏三家有势力的大夫分出来的,史家又称为韩晋、赵晋、魏晋。韩晋地区包括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

"潼关高压秦头":它的地势高高遮盖号称秦头的汉中地区。

# 秦头:这里指潼关居原秦国之东头。,潼关:关名,在陕西省潼关县北。周、春秋为桃林塞地,东汉末置潼关,西接华山,南临商岭,北距黄河,东接桃林,当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要地。一本作“重关”,指险要的关塞,即潼关。

"山倚断霞":华山背靠片片的云霞,

# 断霞:片段的云霞。

"江吞绝壁":黄河水势吞噬岸边的绝壁,

# 江:这里指黄河之水。

"野烟萦带沧州":荒僻处的霭霭雾气回旋笼单着黄河水滨的滩地。

# 沧州:犹言水滨、水边。,萦带:环绕。

"虎旆拥貔貅":军中印有虎图案的军旗下,集聚着勇猛的战士。

# 貔貅:古书上说的一种猛兽。这里比喻威武的军队。,虎旆:虎旗,军中的旗帜。

"看阵云截岸":料想他们形如战阵的浓云跨越河岸,

# 截:拦住的意思。,阵云:云叠起,如兵阵。

"霜气横秋":刺骨的寒气横亘秋空。

# 横秋:充塞秋空。,霜气:寒气。

"千雉严城":千雉面积的大城是座戒备森严的城池,

#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严:险。,千雉: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雉。千雉是很大一个城市了。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尺为一雉。

"五更残角月如钩":远处隐约的角声在淡月如钩的五更天传来。

# 残角:隐约的号角声。

"西风晓入貂裘":早晨的秋风吹来寒入皮衣,

# 貂裘:貂皮做的衣服。,晓:天刚亮的时候。

"恨儒冠误我":真遗憾我是个读书人耽误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 儒冠:儒生戴的帽子。这里指儒生、书生。

"却羡兜鍪":反倒羡慕起严装甲胄的战将。

# 兜鍪:战士戴的头盔。这里借指从军战士。

"六郡少年":他们都曾是六郡的良家少年,

# 六郡:指边地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个郡。汉代六郡良家子多出名将。

"三关老将":中不少人已成为名动京师的边疆老将,

# 三关:指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后汉书》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关:一作明。

"贺兰烽火新收":由于官兵有这样精良的素质才使得贺兰山一带的战事得以刚刚结束。

# 烽火:战火。,贺兰:山名,又叫阿拉善山,在今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当时是金与西夏竞相争夺之地。

"天外岳莲楼":天边西岳华山莲花峰上的楼阁。

# 岳莲楼:在西岳华山附近。

"想断云横晓":像一片云彩横亘于早晨的天空,

# 横晓:横浮在早晨的空中。,断云:片云。

"谁识归舟":什么人还有心去辨识返航的船呢?

"剩著黄金换酒":将士们把身上多馀的铜钱都拿出来买酒,

# 黄金换酒:晋朝阮孚为散骑长侍,常以金貂换酒吃。比喻豪迈的气概。,著:把,将。一作:着,剩:更。

"羯鼓醉凉州":大醉于有羯鼓伴奏的《凉州》曲歌舞中。

# 凉州:古地区名,州治在今甘肃武威。凉州辖境内的酒泉出名酒,所以说“醉凉州”。,羯鼓:乐器名。传说是古代羯族人首先使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望海潮·地雄河岳》是金代诗人折元礼所创作的一首赞颂军旅生涯的词,雄浑豪放。上阙写景,重点描写了潼关一带的险要地形和森严的军阵;下阙抒情,表现了作者的复杂的内心活动:有怀才不遇的愤闷和对投笔从戎的向往,以及千金一掷醉倒沙场的悲凉心绪。作者处于金章宗时代,当时金国雄霸中原,这首词就反映了金军的强盛以及作者由此激发的雄豪气概。全词的节奏激越,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金折元礼踏入仕途时,正值金章宗(1190—1208年在位)统治阶段。这一时期,蒙古成吉思汗刚完成草原统一,虽已称汗,却尚未对金国形成实质威胁;但西夏政权内部则接连遭遇动荡。结合词中“贺兰烽火新收”等表述推断,此作应围绕金大安年间(1209—1211)西夏对金发起的两次战事展开。该词被收录于金代元好问编纂的《中州集》,原题《从军舟中作》。词中记录的是金与西夏之间的一场战役,金军取胜后,战船沿黄河东下,途经潼关之际,词人写下这篇记录胜利的词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金代词人金达折元礼创作的一首歌咏军旅的词作。全词语笔雄健豪迈,气势自然磅礴。作者活跃于金章宗当政时期,彼时金国国力正盛,雄踞中原。此作既展现金军的强盛之势,也传递出作者因此激发的豪迈情怀。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凯旋盛况”为核心,开篇从大处着笔,凸显潼关地势之雄奇:首句写其“雄踞黄河与华山之间”,次句点“韩晋之冲”的疆域要冲地位,第三句强调“关中东大门”的险隘身份,三句层层递进,勾勒出潼关“形胜、疆域、险隘”的磅礴气象。继而以“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州”三组意象,从仰视、俯视、远视多角度铺展山河:“山倚断霞”写山之高,如倚断云霞。“江吞绝壁”写水之急,欲把在它冲激下形成的绝壁也一口吞掉。“野烟”句则写河面之阔,“沧洲”指的是黄河岸边的沙洲。这几句一动一静、一高一远,形象地描绘出潼关一带河岳的宏伟画面。起首几句重在写气势,这几句则重在写具象,是起首几句的深化、补充。“虎旆”以下几句写军阵之势。军阵如云把河岸分开,军容壮观。“霜气”、“角声”、“残月”和月下的“千雉严城”,则突出了军阵的肃杀气氛。河山的险峻和军阵的肃杀,自然渲染出金军的威武。六句景物描写由宏观到具象,动静结合,为凯旋之师的出现铺垫了宏大背景。随后三句“看”字领起,聚焦军阵:虎旗猎猎,士兵披坚执锐,战云已被阻于远岸,军容严整威猛,尽现“胜军”之姿。段末转写潼关城:“五更月钩”“残角清响”“千雉严城”,以凄清夜景反衬军队的坚不可摧,景中藏势。下片转向个人心绪与军功抒怀。换头“西风晓入貂裘”紧承上片“五更残角”,寒风入裘的微颤,更衬出词人胸臆激荡——见将士凯旋的荣耀,他懊悔“被儒冠耽搁”,未早投笔从戎。此处以“懊悔”侧面烘托军功之盛。继而以“六郡少年”“三明老将”为例,盛赞将士素质:“六郡”典出汉代良家子选羽林的尚武传统,“三明”借晋代名臣喻金军将领智勇双全,二典合璧,凸显军队精锐;“贺兰烽火新收”虽实无战事,却借“收烽火”暗喻金军威慑,呼应“雄霸中原”的国力。末段以“想”字领起想象:天色微明,华山莲花峰上的“岳莲楼”似在天外,断云横晓而无“识归舟”之人——无人思乡,唯志在立功。结句“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更以豪饮、雄乐收束,将“从军豪情”推向高潮:羯鼓本匈奴乐器,凉州曲含边塞雄音,二者并现,更添军乐勇武之气。全词上片“景中含势”,下片“情中见景”,以潼关险隘起笔,以凯旋豪情收束,既展现金军强盛之姿,又抒发“欲驰边塞、立功建业”的英雄本色。“六郡少年”“羯鼓凉州”等句,正是这种“闻鼙鼓思杀敌”的军人本色的生动写照。此词气势磅礴,语言整饬,意境壮丽,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全词清劲能刺骨。

清况周颐《新编词谱词例选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金·吴激《晚春言怀寄燕中知旧》

下一篇: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选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