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雄河岳":潼关这里的地势雄峙于黄河和西岳华山之间,
# 河岳:黄河和西岳华山。地雄河岳:指潼关地势雄踞于黄河、华山之间。
"疆分韩晋":它疆界清晰地界分春秋时的韩国和晋国,
# 韩晋:战国时有韩、赵、魏三国,是由晋国韩、赵、魏三家有势力的大夫分出来的,史家又称为韩晋、赵晋、魏晋。韩晋地区包括今山西东南角和河南中部。
"潼关高压秦头":它的地势高高遮盖号称秦头的汉中地区。
# 秦头:这里指潼关居原秦国之东头。,潼关:关名,在陕西省潼关县北。周、春秋为桃林塞地,东汉末置潼关,西接华山,南临商岭,北距黄河,东接桃林,当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要地。一本作“重关”,指险要的关塞,即潼关。
"山倚断霞":华山背靠片片的云霞,
# 断霞:片段的云霞。
"江吞绝壁":黄河水势吞噬岸边的绝壁,
# 江:这里指黄河之水。
"野烟萦带沧州":荒僻处的霭霭雾气回旋笼单着黄河水滨的滩地。
# 沧州:犹言水滨、水边。,萦带:环绕。
"虎旆拥貔貅":军中印有虎图案的军旗下,集聚着勇猛的战士。
# 貔貅:古书上说的一种猛兽。这里比喻威武的军队。,虎旆:虎旗,军中的旗帜。
"看阵云截岸":料想他们形如战阵的浓云跨越河岸,
# 截:拦住的意思。,阵云:云叠起,如兵阵。
"霜气横秋":刺骨的寒气横亘秋空。
# 横秋:充塞秋空。,霜气:寒气。
"千雉严城":千雉面积的大城是座戒备森严的城池,
#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严:险。,千雉: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雉。千雉是很大一个城市了。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尺为一雉。
"五更残角月如钩":远处隐约的角声在淡月如钩的五更天传来。
# 残角:隐约的号角声。
"西风晓入貂裘":早晨的秋风吹来寒入皮衣,
# 貂裘:貂皮做的衣服。,晓:天刚亮的时候。
"恨儒冠误我":真遗憾我是个读书人耽误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 儒冠:儒生戴的帽子。这里指儒生、书生。
"却羡兜鍪":反倒羡慕起严装甲胄的战将。
# 兜鍪:战士戴的头盔。这里借指从军战士。
"六郡少年":他们都曾是六郡的良家少年,
# 六郡:指边地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个郡。汉代六郡良家子多出名将。
"三关老将":中不少人已成为名动京师的边疆老将,
# 三关:指上党关、壶口关、石陉关。《后汉书》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关:一作明。
"贺兰烽火新收":由于官兵有这样精良的素质才使得贺兰山一带的战事得以刚刚结束。
# 烽火:战火。,贺兰:山名,又叫阿拉善山,在今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当时是金与西夏竞相争夺之地。
"天外岳莲楼":天边西岳华山莲花峰上的楼阁。
# 岳莲楼:在西岳华山附近。
"想断云横晓":像一片云彩横亘于早晨的天空,
# 横晓:横浮在早晨的空中。,断云:片云。
"谁识归舟":什么人还有心去辨识返航的船呢?
"剩著黄金换酒":将士们把身上多馀的铜钱都拿出来买酒,
# 黄金换酒:晋朝阮孚为散骑长侍,常以金貂换酒吃。比喻豪迈的气概。,著:把,将。一作:着,剩:更。
"羯鼓醉凉州":大醉于有羯鼓伴奏的《凉州》曲歌舞中。
# 凉州:古地区名,州治在今甘肃武威。凉州辖境内的酒泉出名酒,所以说“醉凉州”。,羯鼓:乐器名。传说是古代羯族人首先使用的。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金代词人金达折元礼创作的一首歌咏军旅的词作。全词语笔雄健豪迈,气势自然磅礴。作者活跃于金章宗当政时期,彼时金国国力正盛,雄踞中原。此作既展现金军的强盛之势,也传递出作者因此激发的豪迈情怀。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凯旋盛况”为核心,开篇从大处着笔,凸显潼关地势之雄奇:首句写其“雄踞黄河与华山之间”,次句点“韩晋之冲”的疆域要冲地位,第三句强调“关中东大门”的险隘身份,三句层层递进,勾勒出潼关“形胜、疆域、险隘”的磅礴气象。继而以“山倚断霞”“江吞绝壁”“野烟萦带沧州”三组意象,从仰视、俯视、远视多角度铺展山河:“山倚断霞”写山之高,如倚断云霞。“江吞绝壁”写水之急,欲把在它冲激下形成的绝壁也一口吞掉。“野烟”句则写河面之阔,“沧洲”指的是黄河岸边的沙洲。这几句一动一静、一高一远,形象地描绘出潼关一带河岳的宏伟画面。起首几句重在写气势,这几句则重在写具象,是起首几句的深化、补充。“虎旆”以下几句写军阵之势。军阵如云把河岸分开,军容壮观。“霜气”、“角声”、“残月”和月下的“千雉严城”,则突出了军阵的肃杀气氛。河山的险峻和军阵的肃杀,自然渲染出金军的威武。六句景物描写由宏观到具象,动静结合,为凯旋之师的出现铺垫了宏大背景。随后三句“看”字领起,聚焦军阵:虎旗猎猎,士兵披坚执锐,战云已被阻于远岸,军容严整威猛,尽现“胜军”之姿。段末转写潼关城:“五更月钩”“残角清响”“千雉严城”,以凄清夜景反衬军队的坚不可摧,景中藏势。下片转向个人心绪与军功抒怀。换头“西风晓入貂裘”紧承上片“五更残角”,寒风入裘的微颤,更衬出词人胸臆激荡——见将士凯旋的荣耀,他懊悔“被儒冠耽搁”,未早投笔从戎。此处以“懊悔”侧面烘托军功之盛。继而以“六郡少年”“三明老将”为例,盛赞将士素质:“六郡”典出汉代良家子选羽林的尚武传统,“三明”借晋代名臣喻金军将领智勇双全,二典合璧,凸显军队精锐;“贺兰烽火新收”虽实无战事,却借“收烽火”暗喻金军威慑,呼应“雄霸中原”的国力。末段以“想”字领起想象:天色微明,华山莲花峰上的“岳莲楼”似在天外,断云横晓而无“识归舟”之人——无人思乡,唯志在立功。结句“黄金换酒”“羯鼓醉凉州”更以豪饮、雄乐收束,将“从军豪情”推向高潮:羯鼓本匈奴乐器,凉州曲含边塞雄音,二者并现,更添军乐勇武之气。全词上片“景中含势”,下片“情中见景”,以潼关险隘起笔,以凯旋豪情收束,既展现金军强盛之姿,又抒发“欲驰边塞、立功建业”的英雄本色。“六郡少年”“羯鼓凉州”等句,正是这种“闻鼙鼓思杀敌”的军人本色的生动写照。此词气势磅礴,语言整饬,意境壮丽,是一首典型的豪放词。
# 全词清劲能刺骨。
清况周颐《新编词谱词例选评》
上一篇:金·吴激《晚春言怀寄燕中知旧》
下一篇: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