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ùn
shī
sān
shí
shǒu
èr
shí
sān

朝代:金作者:元好问浏览量:1
xué
huāng
xiǎo
shuō
pái
xié
shī
jīn
rén
xiào
rén
zhuō
chú
què
yán
dōu
zhī

译文

邪僻荒诞的学说和浅薄的笔记杂说都是欺骗,滑稽戏谑的内容与粗野漫骂的言辞怎么配得上称为诗歌?如今的人总爱嘲笑古人写得笨拙,可除了空谈“高雅的言辞”之外,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懂。

逐句剖析

"曲学虚荒小说欺":邪僻荒诞的学说和浅薄的笔记杂说都是欺骗,

# 欺:虚夸骗人。,小说:指街谈巷语等传说故事,和残丛小语。,虚荒:虚假荒唐,不可信。,曲学:邪曲的学问。也指说唱文学。

"俳谐怒骂岂诗宜":滑稽戏谑的内容与粗野漫骂的言辞怎么配得上称为诗歌?

# 诗宜:一作“宜时”。,俳谐:说笑话。戏谑取笑的言辞。

"今人合笑古人拙":如今的人总爱嘲笑古人写得笨拙,

# 合笑:共同讥笑。

"除却雅言都不知":可除了空谈“高雅的言辞”之外,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懂。

# 雅言:古雅纯正之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三)》是金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中的第二十三首,继承杜甫《戏为六绝句》开创的以诗论诗传统,用绝句形式系统地阐述其诗歌理论。前两句指出“曲学”“小说”内容虚浮荒诞,“俳谐怒骂”的随意风格不符合诗歌应有的得体规范;后两句讽刺今人嘲笑古人不够灵巧,却只会用粗鄙语言,完全不懂雅正的表达。全诗通过对比古今诗风,强调诗歌需遵循雅正传统,反对俚俗、随意的创作倾向。语言直白明确,观点鲜明,体现了对诗歌创作中“雅言”价值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论诗诗,介绍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批评与主张。全诗通过对比古今诗风,强调诗歌需遵循雅正传统,反对俚俗、随意的创作倾向。

2. 分段赏析

第一句“曲学虚荒小说欺”,“曲学”指邪僻不合正道的学问,“虚荒”形容内容虚假荒诞,“小说”此处或指琐屑无价值的笔记杂说。此句直指这类虚妄之学如同欺骗,暗含对当时文坛追逐奇谈怪论现象的不满。第二句“俳谐怒骂岂诗宜”,“俳谐”是滑稽戏谑的内容,“怒骂”指激烈指责的言辞。诗人用反问语气质疑:这类低俗戏谑、粗野漫骂的内容,怎么配得上称为诗歌?进一步强调诗歌需有严肃高雅的品格。第三句“今人合笑古人拙”,笔锋转向当下,说如今的人总爱嘲笑古人写诗不够灵巧。第四句“除却雅言都不知”,紧接反驳:他们除了会空谈“雅言”(高雅的语言),根本不懂诗歌真正的精髓。通过“古人拙”与“今人不知”的对比,讽刺今人盲目否定古人、自诩“创新”却胸无点墨的浅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六)》

下一篇:金·元好问《秋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