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文章有坦途":古以来,写文赋诗,都有它的传统格律和诗道原则可遵循,
# 坦途:既平且真的大道。
"纵横谁似玉川卢":有谁像卢全那样横冲直马,任意奔驰,不走平道,而专走险途?
# 玉川:卢全自号玉川子。中唐元和长庆间诗人。,纵横:横冲直码,任意驰骋。这里有不走平道走险途之意。
"真书不入今人眼":这就如同今人学习书法,不是先学楷书,
# 真书:吴世常《论诗绝句二十种辑注》即正书、楷书。
"儿辈从教鬼画符":而去学狂草,从而使孩子习字如同鬼画符似的。
# 鬼画符:乱涂。,从教:听凭。,儿:一作而。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1. 分段赏析
“万古文章有坦途”以书法为喻,提出文学创作本有正统法度(“坦途”指隶书、楷书的规范笔法)。元好问借书法正体暗喻诗歌应遵循“言志载道”的本质功能,呼应其《论诗》组诗中“一语天然万古新”的审美观。需注意的是,韩孟诗派虽追求险怪,但其反传统本身具有突破盛唐窠臼的积极意义,此句并非全盘否定创新,而是强调不可背离文学本质。“纵横谁似玉川卢”中玉川卢指中唐诗人卢仝(号玉川子),其险怪诗风受韩愈“以文为诗”影响。元好问用“纵横”二字暗含双关:既肯定其突破常规的才气(如《月蚀诗》以1400余字铺陈月食奇观),也暗示其诗风如草书般肆意纵横而失法度。卢仝所属的韩孟诗派虽“创造雄奇险怪意象”,但元好问作为金代诗坛领袖,更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真书不入今人眼”中“真书”指楷书正统,喻指《诗经》以来“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此句批判中唐至宋末诗坛的两种现象:一是韩孟后学为求新异而“用奇字、造拗句”,二是江西诗派过度强调“点铁成金”的技法。元好问并非反对所有变革,而是担忧“拼凑堆砌、玩弄技巧的形式主义”成为主流。“儿辈从教鬼画符”以“鬼画符”比喻卢仝诗风中过度晦涩的弊病。此句有三重深意分别是:批评盲目追随者忽视卢仝的创新精神,只模仿其险怪外壳;揭示文学传承的困境——韩孟诗派“反对传统锐意创新”的初衷;暗含诗史观,认为这种诗风偏离了汉魏风骨与盛唐气象的正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