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芍药含春泪":含情的芍药仿佛带着春天的泪水,
"无力蔷薇卧晚枝":娇弱的蔷薇夜晚无力地躺在枝头。
# 无力:没有力气,没有力量;纤柔。
"拈出退之山石句":提到韩愈的《山石》诗,
# 退之:指韩愈,字退之。
"始知渠是女郎诗":才知这首诗风格柔美,像出自女子之手。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诗歌评论题材诗。描绘了芍药含露、蔷薇卧枝的柔美画面,以之代表一种纤弱婉媚的诗风,通过与韩愈刚健雄放的《山石》诗句作对比,体现出诗人元好问对不同诗歌风格的审视,营造出探讨诗歌风格差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崇尚刚健雄浑诗风,对过于柔媚纤弱诗风的评判态度,展现其独特的诗歌审美观念。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诗人描绘出芍药花饱含着露珠,仿佛带着春日的泪水,而蔷薇则在傍晚的枝头显得柔弱无力地卧伏着。这两句诗勾勒出一幅细腻、柔美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纤巧、婉约的氛围,代表了一种较为阴柔的诗歌风格。后两句:“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诗人引出韩愈《山石》中的诗句,通过与前两句所代表的诗风对比,认为前一种诗风如同女子所作的诗,过于柔弱。这里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出诗人的诗歌审美观点,即更倾向于刚健、雄浑的诗风。
下一篇: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