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中":泰和年间,
# 泰和:金章宗完颜璟年号。
"大名民家小儿女":大名府民间有对男女青年,
# 大名:宋时大名府,元时大名路(今河北大名县)。
"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因痴情相爱却不能如意地在一起而双双投水自杀,
"官为踪迹之":官府搜寻他们的踪迹,
"无见也":却不能找到。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之后,种藕的人在水塘中找到两具尸,
"衣服仍可验":衣物可辨,
"其事乃白":此事才真相大白。
"是岁此陂荷花开":这一年,这个水塘中的荷花盛开,
# 陂:水塘。
"无不并蒂者":而且株株皆开并蒂莲。
"沁水梁国用":沁水的梁国用,
"时为录事判官":当时担任录事判官,
"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向内翰李用章这样叙述。
"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这首曲子是以乐府《双蕖怨》命篇。
"咀五色之灵芝":咀嚼五色灵芝,
# 灵芝:古人迷信,认为芝是仙草,服则长生,故称灵芝。
"香生九窍":香气从九窍中溢出;
"咽三危之瑞露":吞咽三危山的祥瑞甘露,
# 瑞露:吉祥的晨露。
"春动七情":春意萌动,令七情都随之苏醒”,
"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引用韩偓《香奁集》自序中的句子。
"问莲根、":问莲花的根,
"有丝多少":有多少根须,
"莲心知为谁苦":莲心是苦的又为谁而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并蒂莲的花为什么含情脉脉娇嫩地相互对望,
# 脉脉:含情欲吐。
"只是旧家儿女":怕是大名府那两个相爱的青年男女的化身。
# 旧家儿女:民家小儿女。
"天已许":天公这样的不公平。
# 已许:如此,这样。
"甚不教、":为什么不教相爱的人白头偕老、
# 甚:什么。
"白头生死鸳鸯浦":却让他们死于鸳鸯偶居的水塘中?
# 生死:偏义复词,指死。,浦:水滨,这里指水塘。,鸳鸯: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后用以比喻夫妇。
"夕阳无语":夕阳西下悄然无声。
"算谢客烟中":看来谢灵运经常游览的烟雾霭霭的名山胜水,
# 谢客:即谢灵运,南朝宋代诗人。
"湘妃江上":潇湘妃子殉情的湘江楚水,
"未是断肠处":都不是这对儿女的断肠处。
"香奁梦":这对恋人相亲相爱,
# 香奁:盛放香粉、镜子之类的匣子,引申为香艳之意,比喻恋人的相亲相爱。
"好在灵芝瑞露":本可以在灵芝仙草与吉祥晨露中,
# 瑞露:吉祥的晨露。,灵芝:古人迷信,认为芝是仙草,服则长生,故称“灵芝”。
"人间俯仰今古":幸福生活长生不老。
# 俯仰:瞬息,指生活。⁵相思树:指古代韩凭夫妇的悲剧故事。
"海枯石烂情缘在":他们的感情即使“海枯石烂”情缘仍然长存,
"幽恨不埋黄土":但被迫死去的幽恨是黄土无法掩埋的。
"相思树":被害死去的韩凭夫妇所化的相思树,
"流年度":随着时光的流逝,
# 流年:年华,如流水之易逝。
"无端又被西风误":又无缘无故地被秋风所摧残。
# 误:指损伤、摧残。,西风:秋风。,无端:无缘无故。
"兰舟少住":精美的小船稍稍停一停。
# 住:停一停。,少:稍稍。,兰舟:船之美称,指精美的小船。
"怕载酒重来":让我再看看并蒂莲 怕将来我载酒重来时,
"红衣半落":它们已红瓣飘零,
# 红衣半落:指荷花花瓣飘落。
"狼藉卧风雨":散乱地卧于风雨中了。
# 狼藉:纵横散乱,引申为破败不可收拾,形容花瓣散乱。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此词以一个爱情悲剧为题材,全词以情见长,句句有情,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青年男女爱情不幸的同情以及对顽固守旧势力的愤怒。
2. 写作手法
用典:以“谢客”指代谢灵运,借其善写伤感之词,与湘妃投江典故并提,以古衬今,强调此青年男女殉情之哀更胜古人。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并蒂莲奇观起兴,层层揭开爱情悲剧的源头。首句“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以一个“问”字破空而来,既扣人心弦又饱含痛惜。“丝”谐音“思”,暗喻殉情男女沉于荷塘却藕断丝连,相思之念长存不灭;“莲心”双关人心,写尽相爱却只能同赴黄泉的深冤巨痛。这般起句,非独寻问事因,更似怒涛奔涌,是悲怆的寻问、是激愤的责问、更是对世道的斥问,字字句句皆见词人闻听此事后难以按捺的悲恸之情,其感触之深、悲愤之切,于笔端一泻无余。“双花脉脉娇相向”两句,以并蒂莲花喻指痴情男女,写其至死不渝的爱恋,情态缠绵悱恻;“天已许”两句忽转诘问:既蒙苍天垂怜化为此花,生死相依,缘何人世偏不容其白头偕老?这一诘问如利剑出鞘,锋芒直指禁锢情爱自由的封建礼教,比“鸳鸯浦”的意象更添愤懑之情。结句“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以夕阳沉思烘托哀悼之意,谓谢灵运笔下的烟霞愁绪、湘妃投江的泣竹悲境,皆不及此殉情之痛。此处化用典故而不囿于故迹,借古喻今更显哀婉,“未是断肠处”五字欲言又止,沉痛之意却溢于言外。下片转以浓墨重彩赞咏青年男女的爱情精神,兼刺世道之昏暗。“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两句,化用小序中韩偓《香奁集》自序语,以灵芝仙露喻其情爱之纯洁神圣,如仙葩缀于凡尘;“人间俯仰今古”一句叹光阴荏苒,而“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则陡然振起,盛赞其情坚如金石,纵黄土掩身而怨恨不灭,直似誓言凿凿,响彻天地。“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三句,以“西风”喻指迂腐礼教势力,言情缘虽被摧残耽误,然相思精魂终难磨灭。继而“兰舟少住”数语,写词人停舟凭吊,心绪难平,唯恐再来时见“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的残败之景。以残荷遭风雨摧残喻指世道险恶,忧愤之情沛然莫御,其对殉情者的同情之深、对情爱精神的珍爱之切,皆从字里行间汩汩流出。
4. 作品点评
全词以情为骨,字字含情,情致深婉而意韵沉郁。句句有情,情真意切,语言清隽,既寄哀婉同情于痴男怨女之恋殇,复寓愤懑孤愤于世道礼教之酷烈,诸般情致交织于词中,如莲丝萦绕,绵密而深沉。至若手法之妙,尤见匠心或直抒胸臆以论情,或借景传情以寄慨,或铺陈其事以叙事,或援典入词以达意,数者交相为用而终归情本,更以顿挫之笔写就悲剧之境,令殉情之哀、礼教之虐皆跃然纸上,读之令人扼腕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