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ér
·
·
wèn
lián
gēn
yǒu
duō
shǎo

朝代:金作者:元好问浏览量:1
tài
zhōng
míng
mín
jiā
xiǎo
ér
yǒu
qíng
shuǐ
zhě
guān
wèi
zōng
zhī
jiàn
hòu
ǒu
zhě
èr
shī
shuǐ
zhōng
réng
yàn
shì
nǎi
bái
shì
suì
bēi
huā
kāi
bìng
zhě
qìn
shuǐ
liáng
guó
yòng
shí
wéi
shì
pàn
guān
wèi
yòng
zhāng
nèi
hàn
yán
yuè
shuāng
yuàn
mìng
piān
zhī
líng
zhī
xiāng
shēng
jiǔ
qiào
yàn
sān
wēi
zhī
ruì
chūn
dòng
qíng
”,
”,
hán
xiāng
lián
zhōng
wèn
lián
gēn
yǒu
duō
shǎo
lián
xīn
zhī
wèi
shuí
shuāng
huā
jiāo
xiāng
xiàng
zhǐ
shì
jiù
jiā
ér
tiān
shèn
jiào
bái
tóu
shēng
yuān
yāng
yáng
suàn
xiè
yān
zhōng
xiāng
fēi
jiāng
shàng
wèi
shì
duàn
cháng
chù
xiāng
lián
mèng
hǎo
zài
líng
zhī
ruì
rén
jiān
yǎng
jīn
hǎi
shí
làn
qíng
yuán
zài
yōu
hèn
mái
huáng
xiāng
shù
liú
nián
duān
yòu
bèi
西
fēng
lán
zhōu
shǎo
zhù
zài
jiǔ
chóng
lái
hóng
bàn
luò
láng
fēng

译文

泰和年间,大名府民间有对男女青年,因痴情相爱却不能如意地在一起而双双投水自杀,官府搜寻他们的踪迹,却不能找到。之后,种藕的人在水塘中找到两具尸,衣物可辨,此事才真相大白。这一年,这个水塘中的荷花盛开,而且株株皆开并蒂莲。沁水的梁国用,当时担任录事判官,向内翰李用章这样叙述。这首曲子是以乐府《双蕖怨》命篇。咀嚼五色灵芝,香气从九窍中溢出;吞咽三危山的祥瑞甘露,春意萌动,令七情都随之苏醒”,引用韩偓《香奁集》自序中的句子。问莲花的根,有多少根须,莲心是苦的又为谁而苦?并蒂莲的花为什么含情脉脉娇嫩地相互对望,怕是大名府那两个相爱的青年男女的化身。天公这样的不公平。为什么不教相爱的人白头偕老、却让他们死于鸳鸯偶居的水塘中?夕阳西下悄然无声。看来谢灵运经常游览的烟雾霭霭的名山胜水,潇湘妃子殉情的湘江楚水,都不是这对儿女的断肠处。这对恋人相亲相爱,本可以在灵芝仙草与吉祥晨露中,幸福生活长生不老。他们的感情即使“海枯石烂”情缘仍然长存,但被迫死去的幽恨是黄土无法掩埋的。被害死去的韩凭夫妇所化的相思树,随着时光的流逝,又无缘无故地被秋风所摧残。精美的小船稍稍停一停。让我再看看并蒂莲 怕将来我载酒重来时,它们已红瓣飘零,散乱地卧于风雨中了。

逐句剖析

"泰和中":泰和年间,

# 泰和:金章宗完颜璟年号。

"大名民家小儿女":大名府民间有对男女青年,

# 大名:宋时大名府,元时大名路(今河北大名县)。

"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因痴情相爱却不能如意地在一起而双双投水自杀,

"官为踪迹之":官府搜寻他们的踪迹,

"无见也":却不能找到。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之后,种藕的人在水塘中找到两具尸,

"衣服仍可验":衣物可辨,

"其事乃白":此事才真相大白。

"是岁此陂荷花开":这一年,这个水塘中的荷花盛开,

# 陂:水塘。

"无不并蒂者":而且株株皆开并蒂莲。

"沁水梁国用":沁水的梁国用,

"时为录事判官":当时担任录事判官,

"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向内翰李用章这样叙述。

"此曲以乐府《双蕖怨》命篇":这首曲子是以乐府《双蕖怨》命篇。

"咀五色之灵芝":咀嚼五色灵芝,

# 灵芝:古人迷信,认为芝是仙草,服则长生,故称灵芝。

"香生九窍":香气从九窍中溢出;

"咽三危之瑞露":吞咽三危山的祥瑞甘露,

# 瑞露:吉祥的晨露。

"春动七情":春意萌动,令七情都随之苏醒”,

"韩偓《香奁集》中自序语":引用韩偓《香奁集》自序中的句子。

"问莲根、":问莲花的根,

"有丝多少":有多少根须,

"莲心知为谁苦":莲心是苦的又为谁而苦?

"双花脉脉娇相向":并蒂莲的花为什么含情脉脉娇嫩地相互对望,

# 脉脉:含情欲吐。

"只是旧家儿女":怕是大名府那两个相爱的青年男女的化身。

# 旧家儿女:民家小儿女。

"天已许":天公这样的不公平。

# 已许:如此,这样。

"甚不教、":为什么不教相爱的人白头偕老、

# 甚:什么。

"白头生死鸳鸯浦":却让他们死于鸳鸯偶居的水塘中?

# 生死:偏义复词,指死。,浦:水滨,这里指水塘。,鸳鸯: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后用以比喻夫妇。

"夕阳无语":夕阳西下悄然无声。

"算谢客烟中":看来谢灵运经常游览的烟雾霭霭的名山胜水,

# 谢客:即谢灵运,南朝宋代诗人。

"湘妃江上":潇湘妃子殉情的湘江楚水,

"未是断肠处":都不是这对儿女的断肠处。

"香奁梦":这对恋人相亲相爱,

# 香奁:盛放香粉、镜子之类的匣子,引申为香艳之意,比喻恋人的相亲相爱。

"好在灵芝瑞露":本可以在灵芝仙草与吉祥晨露中,

# 瑞露:吉祥的晨露。,灵芝:古人迷信,认为芝是仙草,服则长生,故称“灵芝”。

"人间俯仰今古":幸福生活长生不老。

# 俯仰:瞬息,指生活。⁵相思树:指古代韩凭夫妇的悲剧故事。

"海枯石烂情缘在":他们的感情即使“海枯石烂”情缘仍然长存,

"幽恨不埋黄土":但被迫死去的幽恨是黄土无法掩埋的。

"相思树":被害死去的韩凭夫妇所化的相思树,

"流年度":随着时光的流逝,

# 流年:年华,如流水之易逝。

"无端又被西风误":又无缘无故地被秋风所摧残。

# 误:指损伤、摧残。,西风:秋风。,无端:无缘无故。

"兰舟少住":精美的小船稍稍停一停。

# 住:停一停。,少:稍稍。,兰舟:船之美称,指精美的小船。

"怕载酒重来":让我再看看并蒂莲 怕将来我载酒重来时,

"红衣半落":它们已红瓣飘零,

# 红衣半落:指荷花花瓣飘落。

"狼藉卧风雨":散乱地卧于风雨中了。

# 狼藉:纵横散乱,引申为破败不可收拾,形容花瓣散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摸鱼儿・问莲根有丝多少》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一首词。此词取民间情侣殉情事入调,与《雁丘词》同为伤逝悼贞之并蒂之作。上片以并蒂莲花起兴,借莲根丝缕、莲心苦意破题,追溯双鬟殉水之源;下片盛赞双姝殉情之贞烈,谓海枯石烂而情缘不泯,幽恨长存于青史。通篇情语深挚,字字含血,借莲丝藕根之喻,既寄哀婉同情于痴男怨女,亦发愤懑于礼教禁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金元之际文学家、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金代文学家、史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正大元年(1224年)中博学宏词,授儒林郎,任国史院编修。金亡不仕。元好问工诗文,亦擅词。诗词风格沉郁,多伤时感事之作,题材广及山水、伤乱、咏怀、寄赠等方面。词学苏、辛一派,早期风格豪放;中年后遭际沧桑,摧刚为柔,熔豪放婉约于一炉。著作有《遗山集》。又编选金一代诗歌为《中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金章宗泰和年间,大名府有民家儿女相恋至深,为礼教所缚,竟相携赴水殉情。官衙追寻踪迹而不得,后有踏藕者于水中得二尸,观其衣物方知始末。是年,此陂塘荷花盛开,无不并蒂而生。词人闻之,感其贞烈,乃以乐府《双蕖怨》为题创作此词,借莲心藕丝之喻,抒对殉情青年的深切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此词以一个爱情悲剧为题材,全词以情见长,句句有情,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青年男女爱情不幸的同情以及对顽固守旧势力的愤怒。

2. 写作手法

用典:以“谢客”指代谢灵运,借其善写伤感之词,与湘妃投江典故并提,以古衬今,强调此青年男女殉情之哀更胜古人。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并蒂莲奇观起兴,层层揭开爱情悲剧的源头。首句“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以一个“问”字破空而来,既扣人心弦又饱含痛惜。“丝”谐音“思”,暗喻殉情男女沉于荷塘却藕断丝连,相思之念长存不灭;“莲心”双关人心,写尽相爱却只能同赴黄泉的深冤巨痛。这般起句,非独寻问事因,更似怒涛奔涌,是悲怆的寻问、是激愤的责问、更是对世道的斥问,字字句句皆见词人闻听此事后难以按捺的悲恸之情,其感触之深、悲愤之切,于笔端一泻无余。“双花脉脉娇相向”两句,以并蒂莲花喻指痴情男女,写其至死不渝的爱恋,情态缠绵悱恻;“天已许”两句忽转诘问:既蒙苍天垂怜化为此花,生死相依,缘何人世偏不容其白头偕老?这一诘问如利剑出鞘,锋芒直指禁锢情爱自由的封建礼教,比“鸳鸯浦”的意象更添愤懑之情。结句“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以夕阳沉思烘托哀悼之意,谓谢灵运笔下的烟霞愁绪、湘妃投江的泣竹悲境,皆不及此殉情之痛。此处化用典故而不囿于故迹,借古喻今更显哀婉,“未是断肠处”五字欲言又止,沉痛之意却溢于言外。下片转以浓墨重彩赞咏青年男女的爱情精神,兼刺世道之昏暗。“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两句,化用小序中韩偓《香奁集》自序语,以灵芝仙露喻其情爱之纯洁神圣,如仙葩缀于凡尘;“人间俯仰今古”一句叹光阴荏苒,而“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则陡然振起,盛赞其情坚如金石,纵黄土掩身而怨恨不灭,直似誓言凿凿,响彻天地。“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三句,以“西风”喻指迂腐礼教势力,言情缘虽被摧残耽误,然相思精魂终难磨灭。继而“兰舟少住”数语,写词人停舟凭吊,心绪难平,唯恐再来时见“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的残败之景。以残荷遭风雨摧残喻指世道险恶,忧愤之情沛然莫御,其对殉情者的同情之深、对情爱精神的珍爱之切,皆从字里行间汩汩流出。

4. 作品点评

全词以情为骨,字字含情,情致深婉而意韵沉郁。句句有情,情真意切,语言清隽,既寄哀婉同情于痴男怨女之恋殇,复寓愤懑孤愤于世道礼教之酷烈,诸般情致交织于词中,如莲丝萦绕,绵密而深沉。至若手法之妙,尤见匠心或直抒胸臆以论情,或借景传情以寄慨,或铺陈其事以叙事,或援典入词以达意,数者交相为用而终归情本,更以顿挫之笔写就悲剧之境,令殉情之哀、礼教之虐皆跃然纸上,读之令人扼腕长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二十七)》

下一篇: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