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嗟塞上兮暗红尘":不要哀叹塞上啊红尘飞扬而昏暗,
# 勿嗟:不要嗟叹。塞上暗红尘,指女真人日见强盛,渐渐南侵。
"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要悲伤多灾多难啊害怕女真人;
# 夷人:本指少数民族,此指女真人。
"不如塞奸邪之路今":不如堵塞好邪之路啊,
# 塞奸:堵塞掉。
"选取贤臣":择任用贤臣。
"直须卧薪尝胆兮":只需要卧薪尝胆啊,
# 直须:只须。
"激壮士之捐身":激励壮士献身,
# 捐身:献身。
"可以朝清漠北兮":便可以早晨扫清沙漠啊,
# 朝清漠:早晨扫清沙漠。此指扫荡北方的女真人。
"夕枕燕云":晚上枕燕云。
# 燕云:指燕云十六州,后晋石敬塘为称帝取得辽的支持,割让给辽国。北宋开国后直想收复而未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骚体诗,也是一首讽谏诗。通过描写边关形势的严峻险恶、朝野畏敌的恐惧心态,以及提出“塞奸”“取贤”的政治方略和劝帝王自励的主张,描述了辽国当时的危局及改良政治的思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社稷的殷忧、对政治的清醒认识和对辽国复兴的热忱期盼。
2. 分段赏析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两个否定句切入,显得十分醒目。这两个否定句并列,既概括了边塞尘土飞扬、局势动荡的现实,又体现了当时人们为之嗟叹、哀伤且畏惧边敌的心理,更关键的是蕴含了作者坚定鲜明的政治立场,为后文提出治国主张铺垫。“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诗人在提出治国主张的同时,也直接指出了天祚帝的昏庸。他若不能堵塞奸佞的进路、选拔贤能的臣子,空自嗟叹悲伤又有什么用呢?“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诗人以“卧薪尝胆”这一典故为喻,劝谏帝王须如越王勾践般自我磨砺、发愤图强,用“直须”一词强调“刻苦自励”的紧迫性。“激壮士之捐身”则进一步指出,唯有君主以身作则、励精图治,才能激发将士们的报国热忱,使其心甘情愿为国家献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朝清”“夕枕”以夸张手法展现收复失地的迫切愿望与必胜信念,在她看来,若能如此,便能实现“朝清漠北”“夕枕藏云”的理想。萧瑟瑟身处封建皇妃的身份,却不附庸于皇权,对朝政有着独立的见解,且敢于直言不讳地劝谏皇帝,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篇幅短小,实际上只有两个复句构成。第一句采用选择句式,从反面否定了面对边患时的错误态度,明确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语气坚决果断。第二句是条件句式,从正面直接阐述治国方略,表述简捷明快。全诗一反一正,结构紧凑,既包含对朝政弊端的讽谏,又提出具体的革新主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政治见解。此外,这首诗明显受到骚体诗的影响。在形式上,它运用了类似散文的句式,灵活自由;在内容上,延续了屈原举贤任能、远离奸佞以及忠君爱国的理念。但与屈原作品相比,它缺少浪漫奇幻的想象和九死不悔的炽烈情感,当然,这与诗篇篇幅短小、格局有限有关,我们不能过分苛求。
上一篇:辽·辽无名氏《国人谚》
下一篇:辽·萧瑟瑟《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