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知何世":世事兜兜转转,今夕何夕,
"江山尚此亭":幸好山河间还有此亭。
"登临皆旷士":古来多少旷士曾登临,
# 旷士:胸襟开阔之士。
"丧乱有遗经":世间离乱,昔人已去,作品长留存。
# 遗经:流传下来的古代典籍。
"已识乾坤大":我见识过天地辽阔、斗转星移,
"犹怜草木青":却也怜惜脚下这卑微的草木,青青可喜。
"长空送鸟印":就像那天空中的飞鸟呀,鸟去无痕,
"留幻与人灵":然而那飞翔的幻影,何尝不值得珍惜。
1. 分段赏析
首联“流转知何世,江山尚此亭”:诗人开篇便发出对时间与空间的喟叹。“流转知何世”,一个“流转”,将世事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如走马灯般呈现,让人顿感时光无情、世事沧桑,仿佛置身于历史洪流中,难以把握时代的脉搏。而“江山尚此亭”,则将动荡的世事与岿然不动的旷怡亭形成鲜明对比。江山历经风雨,这座亭子却依然屹立,它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也暗示着在这动荡不安的世界里,仍有一处相对恒定的存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与依托。颔联“登临皆旷士,丧乱有遗经”:“登临皆旷士”,表明能登上此亭的人,心境必定豁达开阔。在这动荡的年代,他们超脱于世俗的纷扰,以一种高瞻远瞩的姿态看待世界。“丧乱有遗经”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即便社会处于丧乱之中,先圣遗留下来的经典却未曾消逝。这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也暗示着在困境中,人们可以从经典中汲取力量,坚守内心的精神家园,不至于在乱世中迷失方向。颈联“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此联境界大开,成为千古名句。“已识乾坤大”,诗人仿佛站在宇宙的高度,俯瞰世间万物,对天地间的规律、世事的兴衰有着深刻的洞察与体悟,尽显其视野的宏大与心胸的开阔。“犹怜草木青”笔锋一转,即便已参透世间万象,却依然对平凡的草木充满怜惜与热爱。这种对细微生命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温柔与悲悯,将宏大的宇宙视野与细腻的人文情怀完美融合,体现了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尾联“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长空送鸟印”,诗人将目光投向浩渺长空,飞鸟掠过,留下短暂的痕迹,这一画面充满了空灵与虚幻之感。“留幻与人灵”,进一步阐述宇宙万物皆为虚幻,然而这种虚幻却能与人的心灵产生奇妙的感应。诗人借这一联传达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即世间万物看似虚幻无常,但在这虚幻之中,却蕴含着与人心灵相通的灵性,引导人们去探寻生命的真谛,在虚幻中寻找真实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