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霞神彩绝人烟":饮露餐霞的风采超凡脱俗,隔绝了人间烟火气,
"古今谁可称书仙":从古到今,有谁能够称得上“书仙”。
"石门崖下摩遗碣":在石门山的崖壁下,摩挲遗留的碑刻,
"跨鹤骖鸾欲上天":仿佛乘着仙鹤驾着鸾车,即将飞升天际。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1858~1927),清末民国初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更生,广东南海(今属佛山)人。清光绪进士,1888年首次上书清帝,建议变法。1895年联合举人“公车上书”,反对《马关条约》。1898年促成“百日维新”,失败后逃亡国外,组织保皇会,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参与张勋复辟。康有为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领袖,与梁启超并称为“康梁”。其思想强调“变”为“物之理”,主张君主立宪,推崇孔子为“托古改制”的圣人,糅合《公羊》“三世”说与《礼运》“大同”思想,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依据。他的文学创作,服务于其政治要求。其诗风格雄肆,反映世界新事物,饱含爱国精神,为“诗界革命”派代表。他工散文,议论记叙,浩荡开阖。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康南海先生诗集》等。今辑有《康有为全集》。
1. 分段赏析
“餐霞神彩绝人烟”一句,以“餐霞”这一富有仙气的意象起笔,描绘《石门铭》的书法神采。“餐霞”本指服食云霞,常用来形容超逸的气质,这里用来形容书法,让《石门铭》的神采仿佛脱离了人间烟火,凸显出其清雅超凡。“古今谁可称书仙”一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书仙”即书法中的仙人,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在他看来,古往今来能配得上“书仙”这一称号的,《石门铭》的书法当属其一,直接体现了对《石门铭》书法水准的高度认可。“石门崖下摩遗碣”一句,转向实景描写。“石门崖下”点明地点,“摩”即摩挲,“遗碣”指遗留的碑刻,也就是《石门铭》。这一句简单直白地写出了诗人在石门山的崖壁下,亲手触摸《石门铭》碑刻的情景,充满了对这一珍贵碑刻的珍视之情。“跨鹤骖鸾欲上天”一句,再次运用浪漫意象。“跨鹤骖鸾”指骑着仙鹤、驾着鸾鸟,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飞升仙境的意象。诗人观赏《石门铭》后,仿佛自己也驾乘仙鹤鸾鸟,想要飞升到天上,这一描写将观赏碑刻时的精神感受具象化,生动地展现出《石门铭》的书法魅力带给诗人的超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