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晓鞴雕鞍":清晨的时候,骏马已经备上鞍辔,
# 鞴:把鞍辔等套在马上,动词。
"罗帏乍别情难":罗帐里的二人还在依依难舍忘情缠绵。
# 罗帏:指闺阁之中。
"那堪春景媚":怎忍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
"送君千万里":送君远去千里之外。
"半妆珠翠落":无心妆饰,连首饰也忘了佩戴,
# 半妆:妆饰散乱,不完备。据《南史·后妃传》载:梁元帝徐妃以元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去,这里指送行后回来卸下残妆。
"露华寒":窗外晨露都凝结成雪花。
# 露华:露凝结而成雪花状。
"红蜡烛":看着那陪伴良宵的红烛,
"青丝曲":那弹过《青丝曲》的琴弦,
# 青丝曲:弦琴所弹的曲调。
"偏能钩引泪阑干":都能引得我泪流涟涟。
# 泪阑干:泪纵横。
"良夜促":良宵苦短,
"香尘绿":月光下的大地一派浅绿,
# 香尘绿:月光下大地一派浅绿色。
"魂欲迷":神魂迷茫,
"檀眉半敛愁低":愁眉不展低头忍泪。
# 檀眉:香眉。又解:檀为颜色一种,浅红色,形容眉色。
"未别心先咽":还未分手心中已经在哭泣,
"欲语情难说":多少要说的知心话都还没来得及说。
"出芳草":送君走出芳草地,
"路东西":从此后路分东西天各一方,
"摇袖立":我久久地挥手伫立。
"春风急":春风急促,
"樱花杨柳雨凄凄":凄凄春雨笼罩了樱花杨柳。
# 樱花:花名。《蕙风词话》载:中国樱花,不繁而实;日本樱花,繁而不实。薛昭蕴《离别难》云,“樱花杨柳雨凄凄”,此中国樱花也,入词殆自此始。
唐末词人
薛昭蕴(?~?),唐代词人。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曾官至侍郎,《花间集》称其为“薛侍郎”。他的词作内容多写闺情宫怨,友情离思以及女道士清冷生涯,间及文人及第得意情景。词风清绮精艳,接近韦庄。《花间集》收其词十九首。王国维辑有《薛侍郎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送别词,描绘春日离别场景,通过人物情态与凄迷春景,表达难舍的哀怨之情。
2. 分段赏析
上片以景衬情,细腻勾勒离别之痛。开篇“宝马晓鞴雕鞍,罗帏乍别情难”直入主题,以情人备马远行的场景,点出别离在即的无奈。“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运用情景交融手法,以明媚春光反衬离人悲痛,形成强烈情感反差;“半妆珠翠落,露华寒”则通过女子无心梳妆、珠翠散落的细节刻画,将哀伤之情具象化。而“红蜡烛,青丝曲”的话别场景,更以烛泪喻人泪,渲染出缠绵悱恻的伤别氛围。“偏能钩引泪阑干”一句,以“钩引”赋予事物无形牵引之力,生动描绘出情感如潮涌般难抑,泪落不止的悲戚,感染力极强。下片聚焦临别瞬间,深化不舍之情。“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以女子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展现相处短暂、行期急迫的惆怅;“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精准捕捉离别前的复杂心绪,将未言先泣的悲怆推至高潮。结尾“芳草路东西,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以景结情,借风雨中摇曳的樱花杨柳,既勾勒出送行者伫立凝望的身影,又以凄迷春景烘托出无尽的离情别绪,余韵悠长。
3. 作品点评
薛昭蕴的这首《离别难》是《花间集》中最长的词作,全篇情感真挚,结构精巧,将离愁别绪层层递进地铺陈开来。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曾对此词赞叹道:“未语先咽的离别最是凄楚,欲诉难言的情思愈发深切;若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定是因未到伤心处。”
上一篇:唐·雍陶《洛中感事》
下一篇:唐·白居易《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