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uán
bēi
zuò
shī

朝代:魏晋作者:曹丕浏览量:2
xiōng
gòng
xíng
yóu
chē
chū
西
chéng
tián
guǎng
广
kāi
chuān
xiāng
jīng
shǔ
liú
bēi
shēng
líng
qiàn
绿
shuǐ
róng
dān
róng
liǔ
chuí
zhòng
yīn
绿
xiàng
chí
biān
shēng
chéng
zhǔ
wàng
cháng
zhōu
qún
niǎo
huān
huá
míng
píng
zǎo
fàn
làn
dàn
dàn
suí
fēng
qīng
wàng
yōu
gòng
róng
chàng
qiān
qiū
qíng

译文

兄弟一同出行游玩,驾车从西城出发。田野广阔,大量被开垦,河流和水渠相互交错。黍和稷生长得多么茂盛,水波荡漾,发出阵阵声响。菱角和芡实覆盖在碧绿的水面上,荷花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柳树垂下浓密的绿荫,向着我生长在池塘边。登上小洲眺望长长的水中陆地,群鸟欢快地鸣叫。浮萍和水藻在水中四处漂浮,轻轻随着风倾斜晃动。一同悠然自得,忘却忧愁,尽情享受这份长存的情谊。

逐句剖析

"兄弟共行游":兄弟一同出行游玩,

# 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

"驱车出西城":驾车从西城出发。

# 西城:指邺城之西门。

"野田广开辟":田野广阔,大量被开垦,

"川渠互相经":河流和水渠相互交错。

# 互相经:互相交通。经,经过。此为交叉之意。

"黍稷何郁郁":黍和稷生长得多么茂盛,

# 郁郁:茂密的样子。,黍稷:泛指农作物。黍,黄小米。稷,高粱。

"流波激悲声":水波荡漾,发出阵阵声响。

# 悲声:动听的响声。,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

"菱芡覆绿水":菱角和芡实覆盖在碧绿的水面上,

# 菱芡:水生植物菱角和鸡头,皆可食用。

"芙蓉发丹荣":荷花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 丹荣:红花。,芙蓉:荷花。

"柳垂重荫绿":柳树垂下浓密的绿荫,

# 荫:树荫。

"向我池边生":向着我生长在池塘边。

"乘渚望长洲":登上小洲眺望长长的水中陆地,

# 洲:水中的陆地。,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乘:登上。

"群鸟欢哗鸣":群鸟欢快地鸣叫。

# 欢:一作“讙”,喧哗。

"萍藻泛滥浮":浮萍和水藻在水中四处漂浮,

# 泛滥:一作“滥泛”。,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类植物。

"澹澹随风倾":轻轻随着风倾斜晃动。

# 倾:倒。,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忘忧共容与":一同悠然自得,忘却忧愁,

# 容与:舒缓安适的样子。

"畅此千秋情":尽情享受这份长存的情谊。

# 千秋情:永恒的友谊,此或仅指兄弟手足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于玄武陂作》是魏文帝曹丕创作的诗篇。作为一篇纪游写景之作,诗人以直叙笔法,细致描绘了与弟弟同游玄武池时所见的景致,以及游览过程中悠然忘忧的心境。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聚焦田园风光展开描摹,字里行间流淌着田园诗特有的闲适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魏国君主,文学家

曹丕(187~226),魏文帝,三国时魏国的建立者,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次子。在位期间,行九品中正制,确立和巩固士族门阀政治特权,得到世家大族支持。后代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建元黄初。曹丕与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其工诗,长于写情,文风清丽婉约。诗作内容多为个人的喜怒哀乐,仅有的几首记事作品,抒发了“惆怅窃自怜,相痛惜”的凄凉感受。形式上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细致,其中《燕歌行》是文人七言诗的优秀之作。著有《魏文帝集》《典论·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魏文帝曹丕青年时期,大多留守于曹氏集团统治核心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其身边汇聚众多文士,形成以他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该集团以曹丕为领袖,曹植为重要成员,“建安七子”中的多数人也参与其中。平日里,他们宴饮游乐,斗鸡走狗,弹棋击剑,弋射田猎,尽享奢华的贵族生活。曹丕的游宴诗多创作于建安年间。彼时,他身为五官中郎将、曹操长子,建安二十二年后更成为魏太子,大部分时光都过着悠然闲适的公子生活。这一时期的诗作,在极力描绘游宴的盛大场面与欢愉氛围后,常常会抒发对生命的感慨。《于玄武陂作》便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此类诗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描绘了诗人与兄弟出游玄武陂时所见的田园山水风光,体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的闲适喜悦之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中先描绘玄武池广阔田野、茂盛庄稼、交错川渠、美丽池景等,再以“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结尾,将欣赏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与兄弟情谊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情与景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3. 分段赏析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开篇直叙,点明了人物是兄弟二人,事件是行游,地点是从西城出发,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行游的基本信息,为后文描写沿途及玄武池的景色做了铺垫。“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这两句从宏观角度描绘了出城后看到的景象,展现出野外田地广阔,河渠纵横交错的画面,给人一种开阔、壮观的感觉,让读者对诗人所处的环境有了一个整体的印象。“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前一句承接“野田广开辟”,具体描写田野里的庄稼,“郁郁”一词生动地表现出黍稷生长茂盛的样子;后一句承接“川渠互相经”,写流水之声,“激悲声”将流水声赋予了情感,动听而富有感染力,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乘渚望长洲,群鸟欢哗鸣。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这八句集中笔墨描写玄武池的景物。先写菱芡覆盖绿水,荷花绽放红花,色彩鲜明;接着写垂柳在池边生长,柳荫浓郁;然后写站在小洲上远望长洲,群鸟欢快鸣叫;最后写萍藻在水中漂浮,随波荡漾。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细致描绘,从植物到动物,从静态到动态,有声有色地展现出玄武池的美丽与生机。“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结尾两句由景及情,在如此美好的景色中,诗人和弟弟忘却了忧愁,尽情享受这悠闲时光,抒发了兄弟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将这种情感延伸到千秋万代,使诗歌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自然地收束了全诗。

4. 作品点评

《于玄武陂作诗》是一首记游写景诗。诗人以直白的笔触,描绘了与弟弟同游玄武池的所见所感,展现出悠然忘忧的心境。不同于建安时期其他以宴乐为主题的游宴诗,此作摒弃宴饮之乐的描写,以自然质朴的语言聚焦田园风光,率先呈现出后世田园诗的韵味,别具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亦野望,亦田园,自不入王、孟,岂不在气体之间?

明王夫之《古诗评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陶渊明《杂诗(其三)》

下一篇:魏晋·曹植《豫章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