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
juān
piān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2
huā
chán
juān
fàn
chūn
quán
zhú
chán
juān
lóng
xiǎo
yān
chán
juān
cháng
yán
yuè
chán
juān
zhēn
lián
bàn
héng
é
cháo
tài
rén
jiān
běn
líng
hàn
gōng
chéng
chǒng
duō
shí
fēi
yàn
jié
xiāng

译文

花朵明媚娇艳,倒映在春泉中荡漾。竹枝秀挺美好,笼罩在晨雾里朦胧。歌女容颜娟丽,却难葆青春妍丽。月色皎洁明媚,真是惹人怜爱啊。夜半时分嫦娥朝拜太一神,人间原本就没有完美的佳偶。汉宫女子受宠不过短暂时光,赵飞燕与婕妤曾互相嫉妒猜忌。

逐句剖析

"花婵娟":花朵明媚娇艳,

"泛春泉":倒映在春泉中荡漾。

"竹婵娟":竹枝秀挺美好,

"笼晓烟":笼罩在晨雾里朦胧。

"妓婵娟":歌女容颜娟丽,

"不长妍":却难葆青春妍丽。

"月婵娟":月色皎洁明媚,

"真可怜":真是惹人怜爱啊。

"夜半姮娥朝太一":夜半时分嫦娥朝拜太一神,

"人间本自无灵匹":人间原本就没有完美的佳偶。

"汉宫承宠不多时":汉宫女子受宠不过短暂时光,

"飞燕婕妤相妒嫉":赵飞燕与婕妤曾互相嫉妒猜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婵娟篇》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收录于《全唐诗》。全诗以“婵娟”为核心意象,通过花、竹、妓、月四种意象的铺陈,暗喻人世间的美好与短暂。诗中“花婵娟,泛春泉”以春泉映衬花的绚烂,“竹婵娟,笼晓烟”以晨雾烘托竹的清雅,展现自然之美的同时,暗含对纯净品格的向往。后四句转向人事,借“妓婵娟,不长妍”讽刺美貌易逝与世态炎凉,“月婵娟,真可怜”则寄托对孤寂命运的同情。末尾两句引入嫦娥奔月的传说与汉宫飞燕争宠的典故,揭露权力斗争的虚伪与人生无常的悲凉。通过“不长妍”“真可怜”等直白评价,体现孟郊对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批判。诗中“人间本自无灵匹”一句,既是对神话传说的解构,亦暗含对现实人际疏离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孟郊生活在751到814年间,写这首诗时,中唐已陷入动荡不安。他前前后后考了四次科举都落了榜,直到五十岁才总算中了进士。常年的穷困潦倒,让他对世间的种种变化有了格外深切的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全诗以“婵娟”为核心意象,通过自然物象与人间典故的铺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

2. 写作手法

用典:“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运用“嫦娥奔月”:传说上古时期,后羿射日后前往昆仑山拜见西王母,求得长生不老之仙药,后羿将药交予妻子嫦娥保管。后羿的弟子逢蒙觊觎仙药,趁后羿外出时欲强行盗取,嫦娥为保护仙药,无奈吞下,最终停留在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和“太一”:为道教最高神祇,代表宇宙本源。的典故,以神话场景暗喻人间秩序的荒诞。批判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疏离与虚伪。对比:“​​月婵娟,真可怜​​”“​​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嫦娥奔月后永困孤寂,与赵飞燕、班婕妤的争宠形成对照。前者是永恒的孤独,后者是短暂的权欲斗争,共同指向“美好终归虚妄”的主题。比喻:​“飞燕婕妤”​​:借汉代赵飞燕与班婕妤的宫斗故事,​​比喻人性中的妒忌与倾轧​​。赵飞燕以美色夺宠,班婕妤因才德失势,二人“相妒嫉”的结局,成为宫廷斗争的缩影。

3. 分段赏析

“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开篇以“花”“竹”两种高洁意象起兴,叠用“婵娟”强化其美好姿态。“泛春泉”“笼晓烟”通过动态描写,展现春日清晨的灵动与朦胧。花影映泉、竹色含烟的画面,既渲染自然之美,又暗含对短暂春光的珍惜。“妓婵娟,不长妍。月婵娟,真可怜。”笔锋转向人间,以“妓”与“月”对比:妓女容颜易老,明月虽美却孤寂。“不长妍”直指红颜薄命的悲哀,“真可怜”则赋予月亮人格化情感,暗示人间美好终将消逝的无奈。“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引入神话意象“姮娥”(嫦娥)与“太一”(天帝),将视角从人间延伸至仙界。姮娥夜半朝拜天帝的孤独身影,隐喻人间缺乏真挚情感与永恒知音。“无灵匹”三字点明主题:无论仙凡,孤独是永恒的宿命。“汉宫承宠不多时,飞燕婕妤相妒嫉。”以汉代赵飞燕姐妹争宠的史实作结,揭示权力与美貌的脆弱性。“不多时”强调荣宠的短暂,“相妒嫉”则批判宫廷斗争的残酷。历史典故的运用,深化了全诗对人生虚妄的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风华秀艳,有古乐府之意。

明杨慎《升庵诗话》

# 认为全诗重心仍在“月婵娟”的意象升华。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日》

下一篇:唐·刘皋《长门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