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还乡兮挂锦衣":带着荣耀还乡啊穿着华丽的衣服,
# 三节:本指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这里泛指佳节。
"碧天朗朗兮爱日晖":蓝天晴朗啊阳光明媚。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功成在道路上啊排列着旌旗,
"父老远来兮相追随":父老乡亲从远方来啊跟随在后面。
"家山乡眷兮会时稀":家乡的亲人啊相聚的时间稀少,
"今朝设宴兮觥散飞":今天设宴啊酒杯交错飞舞。
# 觥散飞:指传杯畅饮。觥:古时饮酒的一种器具。
"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天上斗牛分野(吴越之地)没有灾星侵扰,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欺压,
# 无孛:不曾违背。孛通“悖”。,斗牛:北斗星和牵牛星。
"吴越一王兮驷马归":吴越唯一的君王啊,驾着驷马之车荣耀归来。
# 吴越一王兮驷马归:《湘山野录》云:“时父老不解此歌,王复以吴音歌云:‘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长在我侬心子里。’至今狂童游女能效之。”
五代吴越国创建者。
钱镠(liú)(852-932)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吴越国创建者。唐末拥兵两浙,统十二州,封吴王、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后自称吴越国王,在位四十一年。谥号武肃王,葬安国县衣锦乡茅山。钱王本人不仅能征善战,还留下许多诗文,诗文中多显英雄气概,令人仰慕。不仅如此,他的书法也颇有造诣,擅长草隶,蜚声中原。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钱镠钟情发妻,留下陌上花爱情典故,临终前为其子孙留有万余字的遗嘱,钱家后人世世代代相传。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纪行诗。描绘了钱镠衣锦还乡的场景,表达了他功成名就后的喜悦以及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营造出一种荣耀、欢乐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开篇两句直接点明主题,“三节还乡”表明钱镠以隆重的仪式回到家乡,“挂锦衣”则体现了他功成名就后的荣耀,身着华丽的锦袍,衣锦还乡。同时,描绘了碧天朗朗、阳光明媚的景象,以美好的天气烘托出欢快的氛围,也暗示着钱镠此时的心情如同这晴朗的天空一样明朗。“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这两句进一步描述归乡的场景,“功成道上”强调了钱镠是在取得巨大成就后归来,道路上排列着旌旗,彰显出他的威严和功绩。“父老远来兮相追随”,写出了家乡父老对他的敬仰和欢迎,他们纷纷赶来,追随在钱镠的身后,从侧面表现出钱镠在家乡人心目中的地位。“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前一句感慨与家乡亲人相聚的时光稀少,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后一句则描绘了当下的欢乐场景,今朝设宴,酒杯交错,大家尽情欢乐,体现了钱镠与乡亲们欢聚一堂的热闹氛围,也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厚情谊。“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斗牛无孛”寓意着天下太平,没有灾乱,“民无欺”则体现了钱镠治理下的吴越地区民风淳朴。最后一句“吴越一王兮驷马归”,自豪地宣称自己作为吴越之王,如今驾车归来,尽显王者风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治理吴越地区成就的自信和骄傲。
上一篇:唐·李洞《华山》
下一篇:唐·白居易《长安正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