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浥新装画不成":汗水浸湿新制的舞衣,那灵动风姿难以用画描绘成形,
"丝催急节舞衣轻":丝乐催动急促节拍,轻盈舞衣随舞姿飘飞。
"落花绕树疑无影":落花绕着树木飞舞,似有似无,仿佛没了影子,
"回雪从风暗有情":如同回转的雪花随风舞动,悄然间蕴含着深情。
中唐诗人
顾况(727?~806?),唐代诗人。字逋翁,又号悲翁,祖籍云阳(今江苏丹阳),迁家海盐(今属浙江)衡山。早年曾读书山林。至德进士及第,曾官著作佐郎,因嘲诮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顾况的诗,题材广泛,注意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形式多样,尤长于歌行。其诗风不拘一格,语言平易,不避俚俗。代表作品有《露青竹杖歌》《李供奉弹箜篌歌》。著有《华阳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宴乐题材的七言绝句,介绍了顾况在王郎中妓席上,描绘舞者因舞动汗湿新衣、在丝乐急节中舞衣轻盈飘飞,又以落花无影、回雪含情喻舞姿曼妙,展现舞蹈的动态美与情感韵,表达对宴乐场景中精彩舞蹈的欣赏。
2. 写作手法
侧面烘托:以“汗浥新装画不成”,借绘画难以呈现舞姿,侧面烘托舞蹈的灵动美妙,不直接写舞姿,却让读者感知其艺术感染力。比喻:“落花绕树疑无影”,以落花绕树喻舞姿轨迹,“回雪从风暗有情”以雪花回风喻舞姿形态,将抽象舞姿化为具体、优美的自然意象,增添诗意与画面感。对比:“汗浥新装画不成”是现实中舞者汗湿新衣、舞姿难绘的真实场景;后三句以“落花”“回雪”为喻,转入想象层面的诗意描绘。现实的直观与想象的优美形成对比,拓宽意境,让舞蹈从具体表演升华为艺术化的诗意呈现。
3. 分段赏析
“汗浥新装画不成”开篇聚焦舞者服饰与状态,“汗浥新装”写因舞动剧烈,汗水浸湿崭新舞衣,“画不成”从绘画角度侧面烘托—舞姿灵动美妙到难以用画笔定格,凸显舞蹈的动态美感与艺术感染力,让读者未观舞姿,先感其热烈。“丝催急节舞衣轻”承接首句,“丝催急节”写丝竹乐器催动急促节奏,营造紧张欢快氛围;“舞衣轻”刻画舞衣因舞者快速舞动而飘飞的轻盈,以“丝乐节奏”衬舞动频率,“轻”字凸显舞姿的灵动,展现舞蹈的韵律与形态之美。“落花绕树疑无影”转入舞姿的诗意比喻,以“落花绕树”喻舞者穿梭舞动的轨迹,“疑无影”写舞姿轻盈迅捷,似落花纷飞难留影子,把具象舞姿化为优美意象,增添朦胧美感,让舞蹈有了诗意的意境烘托。“回雪从风暗有情”延续比喻,以“回雪从风”喻舞者旋转、飘动的姿态,“暗有情”赋予舞姿情感,似雪花随风舞动蕴含深情,将舞蹈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情感交融,让读者在欣赏舞姿美时,感受其情感传递,升华诗意。
上一篇:唐·柳宗元《夏初雨后寻愚溪》
下一篇:唐·李洞《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