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i
lǎng
yuè
xíng

朝代:南北朝作者:鲍照浏览量:2
lǎng
yuè
chū
dōng
shān
zhào
chuāng
qián
chuāng
zhōng
duō
jiā
rén
bèi
yāo
qiě
yán
jìng
zhuāng
zuò
zhàng
dāng
nòng
qīng
xián
bìn
duó
wèi
xùn
jué
fēi
yàn
xiān
wèi
jūn
dāng
zuò
lǎng
yuè
piān
jiǔ
zhì
yán
jiě
shēng
xīn
xuān
qiān
jīn
zhòng
suǒ
cún
jiān

译文

皎洁明亮的月亮从东山升起,清辉照亮了我那雕饰华美的窗前。窗户里有许多姿容美丽的佳人,她们穿着奇巧艳丽的衣服,格外娇妍。精心梳妆打扮后,她们安坐在帐幕里,正对着门户拨弄着清越的琴弦。她们鬓发的美丽超过了卫子夫的迅疾之美,体态的婀娜绝冠于赵飞燕,比她还要美妙。为您唱上一曲,权且当作这朗月的诗篇。饮下美酒,脸上自然流露出欢畅之色,歌声和谐,内心的情感也尽情宣泄。千两黄金又哪里值得看重呢,所珍视的是那在这相聚时刻的意气相投。

逐句剖析

"朗月出东山":皎洁明亮的月亮从东山升起,

# 东山:东方的山。又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

"照我绮窗前":清辉照亮了我那雕饰华美的窗前。

# 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细绫裱糊的窗子。绮,细绫,有花纹的丝织品。

"窗中多佳人":窗户里有许多姿容美丽的佳人,

# 佳人:容貌佳好的女子。美好的人,指怀念的或理想中的君子贤人。

"被服妖且妍":她们穿着奇巧艳丽的衣服,格外娇妍。

# 妖且妍:妖娆并且妍丽。妍,巧慧美丽。,被服:披服,披着衣服。被褥服装。

"靓妆坐帐里":精心梳妆打扮后,她们安坐在帐幕里,

# 坐帐里:空自坐在帷帐里。,靓妆:淑静艳丽的妆扮。妆饰艳丽。靓,幽静艳丽。方言(liàng),好看,漂亮。

"当户弄清弦":正对着门户拨弄着清越的琴弦。

# 清弦: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拨动其弦,则发出清亮的乐音。弹奏清商乐的琴弦。,弄:拨弄。玩弄。,当户:面对门户。当,对着。

"鬓夺卫女迅":她们鬓发的美丽超过了卫子夫的迅疾之美,

# 迅:迅捷。先机。,卫女:特指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见宠于武帝,卫后鬓鬒一直是古诗歌的题材。张衡《西京赋》“卫后兴于鬓发,飞燕宠于体轻”。泛指卫国女子。,鬓夺:(姣好的)鬓发(使其)夺取到。

"体绝飞燕先":体态的婀娜绝冠于赵飞燕,比她还要美妙。

# 先:先前(的先人)。为先。前无古人也。,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皇后。以体态轻盈,善跳掌中舞。,体绝:(轻盈的)体态断绝了。体态绝世。

"为君歌一曲":为您唱上一曲,

# 歌一曲:唱一首歌曲。,为君:为了君王或君子。

"当作朗月篇":权且当作这朗月的诗篇。

# 篇:诗篇。

"酒至颜自解":饮下美酒,脸上自然流露出欢畅之色,

# 酒至颜自解:美酒到了面容的颜色自然缓解。

"声和心亦宣":歌声和谐,内心的情感也尽情宣泄。

# 心亦宣:心绪也可以明言。亦,也。宣,宣布,公开说出。,声和:声音和谐。

"千金何足重":千两黄金又哪里值得看重呢,

# 重:看重,重视。,何足:如何足以。哪里值得。反问语气,表示不足以或不值得。,千金:千两黄金。

"所存意气间":所珍视的是那在这相聚时刻的意气相投。

# 意气间:都在意气之间。意气,意志和气概。恩义、情意。,所存:所存在(的东西)。谓心志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朗月行》为南朝宋文学家鲍照所作的乐府诗,收录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及相关典籍中。此诗以“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发端,通过刻画月下佳人抚琴放歌的情景,呈现出六朝士大夫的宴饮游乐生活。李白在其《古朗月行》的题解里,明确表示承袭该诗的题目;杜甫则以“俊逸鲍参军”评其诗风,这都体现出它在乐府诗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目前可见的版本载于《乐府诗集》《广文选》等文献,诗中“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等语句,凸显了鲍照诗作豪放洒脱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朝宋文学家,“元嘉三大家”之一

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郡治今山东郯城北)人。出身寒微,曾任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临海王刘子顼起兵失败,鲍照为乱兵所杀。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体裁多样,题材丰富,长于乐府,尤擅七言之作,风格俊逸,对唐诗人李白、岑参等影响深远。其诗多不平之慨,表现了寒门之士积极进取的愿望和对士族专权现状的不满。亦擅赋及骈文。代表作品有乐府诗《拟行路难》十九首、赋《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著有《鲍参军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鲍照的这首《代朗月行》写于南朝宋年间。诗里“被服妖且妍”等内容,与南朝贵族的生活风气相互印证,在继承汉魏乐府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以月夜宴饮为题材的新样式。据文献记载,此诗在《乐府诗集》中被归入《杂曲歌辞》,唐之前的乐府诗集中大多以《朗月行》为标题。宋代的《广文选》、明代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也都收录了这篇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宴乐诗。借“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的月夜景象及佳人抚琴放歌的情景,写出了六朝士大夫的宴饮游乐生活,彰显了鲍照豪放洒脱的创作风格。

2. 写作手法

起兴:以“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起兴,借朗月照窗的景象引出下文窗中佳人,自然开启对宴乐场景的描写。用典:“鬓夺卫女迅”中,“卫女”源自《诗经·卫风》,该诗中多描绘卫国女子的美丽容貌与风采,此句借卫女之美作比,说佳人的鬓发之美胜过卫女,突出佳人容颜娇俏;“体绝飞燕先”里,“飞燕”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她以体态轻盈、善舞闻名,诗句用赵飞燕的典故,夸赞佳人的体态远超于她,彰显佳人的身姿曼妙。远近结合:“朗月出东山”是远景,描绘出东山上升起的朗月,展现开阔的月夜背景;“照我绮窗前”“窗中多佳人”等是近景,聚焦窗前及窗中佳人,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地勾勒出月夜宴饮的场景。意象组合:“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当户弄清弦”等句中,“朗月”“绮窗”“佳人”“清弦”等意象组合,构建出月夜朗照、窗前佳人梳妆弄弦的场景,共同展现出六朝士大夫宴乐生活的雅致。

3. 分段赏析

“朗月出东山,照我绮窗前”两句交代背景,点明明亮的月亮从东山升起,洒下清辉照亮雕花窗前。“朗月”“东山”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氛围,“照我”拉近与读者距离,为后文写窗前佳人做铺垫,奠定了舒缓的叙事基调。“窗中多佳人,被服妖且妍”此句引出诗中主角,写窗前有众多佳人,她们的穿着服饰艳丽且美丽。“多佳人”点明人物群体,“妖且妍”直接夸赞佳人服饰之美,简洁地勾勒出佳人外在形象,引发读者对佳人具体姿态的想象。“靓妆坐帐里,当户弄清弦”描绘佳人精心梳妆后坐在帐中,对着窗户拨弄琴弦的画面。“靓妆”突出佳人妆容精致,“坐帐里”“当户”交代其所处位置,“弄清弦”则展现出佳人优雅的举止,赋予佳人娴静温婉的气质。“鬓夺卫女迅,体绝飞燕先”运用对比,将佳人的鬓发与卫女相比,称其更秀美灵动;将佳人的体态与赵飞燕相较,言其更轻盈绝妙。通过与历史上的美人对比,极力渲染佳人容貌与体态的绝美,使佳人形象更具感染力。“为君歌一曲,当作朗月篇”写佳人为心中郎君歌唱一曲,将此曲当作献给明月的诗篇。“为君”点明歌唱对象,体现出佳人的深情,“当作朗月篇”把歌声与朗月相联系,增添浪漫氛围,使情感表达更富诗意。“酒至颜自解,声和心亦宣”描述佳人饮酒后,脸上自然露出愉悦神色,歌声和谐,内心的情感也得以畅快抒发。“酒至”是触发情感表达的契机,“颜自解”“心亦宣”生动展现出佳人放松、快意的状态,凸显其率真性情。“千金何足重,所存意气间”结尾处佳人直言千金并不值得看重,重要的是彼此间的情意。“何足重”以反问强调对金钱的轻视,“意气间”点明佳人重视的是真挚情感,升华诗歌主旨,展现出佳人重情重义的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南北朝·谢朓《闲坐》

下一篇:南北朝·谢朓《江上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