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日减带":华美的衣裳因日渐消瘦而显得束带宽松,
# 减带:缩减衣带。表示消瘦。,日:每日,日日。,绮罗:绮罗:泛指华贵的五彩丝织品或丝绸衣服。绮,有文彩的丝织品。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
"桃李无颜色":桃花李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也指少妇容颜憔悴)。
# 桃李:桃花和李花。形容红颜美貌,喻青春年少。《诗经 召南 何彼穠矣》‘何彼穠矣,华如桃李。’穠,《说文》衣厚也。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思君君未归":思念夫君啊,夫君却还没有归来,
# 未归:没有归家。,思君:思念君王或君子或夫君。
"归来岂相识":夫君归来时,怎能还认识我呢。
# 相识:彼此认识,互相识别。,岂:岂能,怎能。,归来:回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闺怨诗。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妇因思念久未归家的夫君,日渐消瘦,容颜憔悴,同时担忧夫君归来后可能不再认识自己的情景,体现了少妇独守空闺的苦闷与对情爱变迁的焦虑,营造出哀怨忧愁的氛围,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不安。
2. 写作手法
双关:“桃李无颜色”既指春光逝去、花朵凋零,又暗指少妇容颜憔悴,青春流逝,一语双关,强化了相思的苦楚。
3. 分段赏析
“绮罗日减带”:这句诗以少妇所穿的“绮罗”代指她的形体,“日减带”写出她的束带因腰肢日渐纤细而显得宽松。这是从侧面展现她因深切思念夫君,身体日渐消瘦的状态,不直接说思念的痛苦,却让这份思念通过形体的变化自然流露出来,让人感受到她相思的煎熬。“桃李无颜色”:此句既描绘了春天过去,桃花李花凋零的景象,暗示离别时间的漫长;又以“桃李”比喻少妇的容颜,写出她因思念而容颜憔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与上句相呼应,既体现了时光的流逝,又暗含了她对青春易逝、容颜衰老的担忧。“思君君未归”:这句直接抒发了少妇的心思,她深深思念着夫君,可夫君却一直没有归来。简单直白的话语中,饱含着她日复一日的期盼与失落,将独守空闺的苦闷直接传递出来,让人体会到她等待的艰辛。“归来岂相识”:这句以反问的语气,写出少妇心中的忧虑:等到夫君归来,他还能认出自己吗?这不仅是担心自己容颜的变化,更深藏着对两人情感可能因分离而改变的恐惧,让相思之情中多了一层不安,情感表达更为深刻。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通过直笔白描的手法,展现了少妇的相思之苦,继承了《古诗十九首》中关于相思导致形体变化的意象,体现出北朝诗歌质实致密的特色,与南朝诗歌的婉曲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邢邵诗风质朴凝重、直抒胸臆,与王融的借景烘托、费昶的叙事含情均不相同;但它骨子里的华艳特质,使其经得起反复品味,愈嚼愈觉醇厚。
下一篇:南北朝·何逊《拟轻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