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桨木兰船":金质的船桨划着木兰木制成的精美船只,
# 木兰船:木兰香木的船。木兰,香木名。又名杜兰、林兰。皮似桂而香,状如楠树。,金桨:金质的船桨。
"戏采江南莲":在江南水面上嬉戏采摘莲花。
# 江南莲:江南的莲蓬或莲花。,戏采:戏耍采撷。
"莲香隔浦渡":莲花的香气隔着水边飘向对岸,
# 隔浦渡:隔着蒲草渡过来。隔着蒲草的渡口。,莲香:莲花莲子的香气。
"荷叶满江鲜":荷叶满布江面,显得分外鲜艳。
# 满江鲜:满江都是鲜艳的颜色。
"房垂易入手":莲蓬低垂,容易采摘,
# 易入手:容易入手(摘取)。,垂:下垂。,房:莲房,莲蓬。
"柄曲自临盘":莲柄弯曲着,仿佛自己靠近了盘子。
# 曲:弯曲。,柄:莲叶像手柄一样的茎杆。
"露花时湿钏":带着露水的莲花有时会打湿手腕上的玉镯,
"风茎乍拂钿":风吹动荷叶,它们的茎会突然拂过头上的金钿。
# 钿: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南朝梁诗人,骈文家
刘孝威(?~548)南朝梁诗人、骈文家。名不详,字孝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刘孝威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属于描绘江南水乡生活题材。通过对采莲女采莲过程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对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采莲这种劳动生活的喜爱,体现出采莲女劳作时的愉悦心情,让读者感受到江南水乡独特的生活情趣。
2. 分段赏析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开篇点题,描绘出一幅华丽的采莲画面。“金桨”“木兰船”不仅体现了采莲工具的精美,也暗示了采莲活动的闲适与愉悦。“戏采”一词则生动地表现出采莲女们的轻松愉快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描绘了江南莲塘的美景。“莲香隔浦渡”,通过莲花的香气隔着渡口传来,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氛围;“荷叶满江鲜”,则用鲜明的色彩描绘出满江荷叶的鲜嫩翠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具体描写了采莲的过程,体现了采莲女的娴熟技艺。“房垂易入手”,形象地描绘出莲蓬低垂的状态,让人感受到采莲的轻松与容易;“柄曲自临盘”,则表现出荷柄的自然弯曲,仿佛是特意为采莲女准备的,生动地展现了采莲过程的自然流畅。“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通过描写采莲女与自然的互动,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美感。“露花时湿钏”,带着露水的莲花不时打湿腕上的镯子,表现出采莲女在采莲过程中的专注与投入;“风茎乍拂钿”,风中的荷茎忽然轻拂头上的花钿,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采莲女在采莲过程中的欢快心情,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浪漫。
3. 作品点评
这首五言八句的短诗,以凝练的形制勾勒出独特意境。画面中动静交织、虚实相生,斑斓的色彩跃然纸上,文字质朴自然,如清泉流淌般婉转动人,处处洋溢着清新明朗的气息。诗中采莲之景并非重点,诗人真正想要传递的,是在嬉戏游玩间感悟到的那份平和从容与对自然本真的向往。
上一篇:南北朝·沈约《古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