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林花多媚":春暖花开时节,野外林中花木争奇斗艳,明媚可爱,
# 多媚:多妩媚。,春林:春天的树林。
"春鸟意多哀":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鸟儿的鸣叫声显得孤哀凄绝。
# 多哀:多孤哀。,意:鸣叫之意。,春鸟:春天的鸟,青鸟。
"春风复多情":拂面的春风令人醉,多情的它似乎善解人意,
# 多情:富于感情,常指对情人感情深挚。,复:又。再。,春风:春天的风。
"吹我罗裳开":轻轻撩起游春少女的衣衫。
# 罗裳: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制作的下裳。犹罗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爱情诗。全诗通过写春天之美景,展现了男女之恋情,表现出了一种春日游园少女的天真情态与含蓄婉转的爱情的萌动。
2. 写作手法
比喻:“春林花多媚”用林以花暗喻“女人以色媚人”,“春鸟意多哀”用鸟以意哀来暗喻“男以情动人”。
3. 分段赏析
首句“春林花多媚”:诗人以“媚”字点睛,既描绘春林花木繁盛、娇艳欲滴的自然景观——阳光穿透枝叶洒落斑驳光影,花瓣层叠如锦缎铺陈,又暗含双关隐喻。此处的“花”既是实指春日植物,亦隐喻少女青春曼妙之姿,其“媚”态恰似女性含蓄绽放的魅力。这种以物喻人的手法,将自然属性与人性特质巧妙交融。次句“春鸟意多哀”:笔锋转向听觉维度,鸟鸣本应传递欢愉,诗人却以“哀”字赋予其哀婉情调。枝头青鸟婉转啼鸣,声声似诉离愁别绪,与上句明艳之景形成情感张力。此处的“鸟意哀”实为男子情思的外化,通过鸟鸣的幽咽反衬少年面对心仪女子时的忐忑心境,构成“乐景衬哀情”的独特意境。三句“春风复多情”:全诗转折之处,诗人将无形春风拟人化。春风本属自然现象,却被赋予“多情”人格——它轻柔拂过少女罗裙的动作,暗含撩动心弦的细腻情愫。此句既延续前文拟人传统(如“鸟意哀”),又以“复”字强化情感递进,暗示少女在花鸟春风的多重触动下,内心情愫逐渐苏醒。末句“吹我罗裳开”:收束于动态画面,春风掀动罗裙的瞬间,既是物理动作的捕捉,更是情感爆发的象征。裙裾轻扬的刹那,既展现少女娇羞无措的情态,又暗示其内心对爱情的热切渴望。这种以衣饰变化映射心理波动的手法,与《诗经·郑风》“青青裙裾,悠悠我心”异曲同工,将含蓄情思外化为具象场景。
4. 作品点评
《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全篇未出现任何直白的情爱表述,字里行间却充盈着缠绵悱恻的情感氛围。创作者运用借物咏怀的手法,将春禽与惠风拟人化为多情眷侣,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既展现巧思又不失婉转,形成了极具穿透力的美学效果。短短四行二十余字,将妙龄女子情窦初开的微妙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其情感涌动犹如春潮拍岸般跃然纸上。
上一篇:南北朝·鲍照《代白头吟》
下一篇:南北朝·谢灵运《入彭蠡湖口》